./Configure文件是一個經常被遺忘的Apache工具。本文介紹如何用./Configure進行編譯配置,避免每次編譯Apache時進行重復的操作。文章比較了常規方法與使用./Configure這兩者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手工編輯配制文件進行編譯配置。
一、優缺點比較 我們知道,配制Apache編譯選項使用的是configure。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Configure。注意兩者的差別:常用的那個配制工具是小寫c開頭的“configure”,這裡要討論的“Configure”以大寫的C開頭。 解開Apache源代碼之後,configure腳本位於頂級目錄下面。一般我們按照如下步驟使用它: tar -zvxf apache_1.3.14.tar.gz cd apache_1.3.1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make make install Configure是位於src子目錄下的腳本。它的參數不是通過命令行指定,而是在一個名為Configuration的配置文件中指定。Apache提供一個默認的配置模板文件Configuration.tmpl,其中包含了通用的默認配置值。 用Configure進行默認安裝的過程如下: tar -zvxf apache_1.3.14.tar.gz cd apache_1.3.14/src cp -f Configuration.tmpl Configuration vi Configuration ... 如必要,修改默認配置值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缺點 用Configure進行配制有幾個明顯的缺點,至少對初學者來說是這樣的。 首先,這種配制方法並不廣為人知。只要是對開放源代碼軟件有所了解的人,解開源代碼並進入它的目錄之後,或許會對它的configure腳本感到熟悉,但往往不會進入src子目錄去尋找其他什麼東西。 即使知道可以用Configure進行編譯配制,Configuration文件本身也可能成為小小的障礙。這是因為,雖然Configuration文件內部包含的說明相當完善,每一行都有豐富的注解說明其作用,但這個文件實在過於龐大,包含了許多大多數人永遠不想要加以定制的選項。 最後,雖然有關這兩種配制方法差別的資料略顯缺乏,但總地看來初學者最好使用configure,而Configure只適合於經驗豐富的用戶使用。雖然這並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缺點,但它無疑使許多用戶駐足而不敢嘗試。 優點 使用Configure進行編譯配制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方便了我們將特定的配置信息保存下來以後再用,無需記住冗長的configure命令行選項。 例如,本人上次編譯Apache時使用的configure命令如下: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enable-module=most --enable-shared=max --enable-module=auth_dbm --enable-module=auth_mysql 這還應該算是一次比較簡單的編譯。問題在於,即使是輸入上面這行命令,我也要查看各種參數的語法並努力記住各個模塊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由於我經常要重新構造Apache,這個問題就顯得比較突出了。 configure也有它的好處,它實際上會在src目錄下生成一個配制文件,我們可以保存這個文件供以後參考。這個文件就是src/Configuration.apaci。 如果我們為測試目的構造Apache,完成後又要在正式運行的系統上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構造Apache,configure的這個功能將是非常有用的。此時,我們只需要復制一份Configuration.apaci文件,將它拷貝到正式運行的服務器上,然後用這個文件編譯Apache服務器即可。 應當說明的是,雖然默認情況下配制選項由Configuration文件提供,但我們可以用-file參數指定另外的文件: ./Configure -file Configuration.saved_prefs
二、手工編輯配制文件 以前,指定編譯選項的唯一方法是手工編輯Configuration文件。當然,那時候我們還要步行上學,跋山涉水。這一切現在都已經過去。 不管怎樣,如果你准備直接使用Configuration文件,你就得仔細地了解一下它到底由什麼內容構成。Configuration文件中的大多數選項都是無需定制的,不過了解一下它們的用處是有好處的。 Configuration文件的前面是關於本文件的一個簡短說明。下面摘錄了這部分內容並給出其譯文: # There are 5 types of lines here: 這裡共有5種類型的代碼行: # &single;#&single; comment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a &single;#&single; as the first non-blank character “#”注釋,以第一個非空字符為“#”區別 # # Makefile options, sUCh as CC=gcc, etc... Make文件選項,例如 CC=gcc,等等... # # Rul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Rule" at the front. These are used to # control Configure&single;s behavior as far as how to create Makefile. 規則,以前面的“Rule”區別,用於控制Configure的行為以至 如何創建Make文件 # # Module selection lin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single;AddModule&single; at the front. # These list the configured modules, in priority order (highest priority # last). They&single;re down at the bottom. 模塊選擇行,以前面的“AddModule”區別。這些行以優先級為序列出 了已經配制的模塊(高優先級的在後面)。模塊選擇在文件最後進行。 # # Optional module selection lin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Module&single; # at the front. These specify a module that is to be compiled in (but # not enabled). The AddModule directive can be used to enable such a # module. By default no such modules are defined. 可選模塊選擇行,以前面的“%Module”區別。這些行指定了必須 編譯的模塊(但不啟用)。AddModule指令可以啟用這種模塊。默 認不定義這種模塊。 大多數用戶只需修改模塊選擇行,其他內容只適合於深入了解其含義的用戶進行修改。在文件的最後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如下形式的行: AddModule modules/standard/mod_cgi.o 它表示本次編譯Apache應啟用指定的模塊(這裡是mod_cgi模塊)。我們可以用注釋掉相應行的方法來刪除特定的模塊;反之,如果取消已注釋行的注釋將啟用該模塊。 我們可以通過SharedModule指令(而不是AddModule)將模塊編譯成DSO(共享對象,shared object): SharedModule modules/standard/mod_vhost_alias.so 注意在編譯DSO時必須啟用mod_so模塊。 用configure生成Configuration.apaci文件,然後檢查其改動之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一旦在Configuration文件中完成了所有必須的改動,只需運行./Configure即可開始編譯過程。
三、使用哪種方法好? 顯然,使用configure和使用Configure都有著各自強硬的支持者,但可以相信每一種觀點都有其派別和歷史的原因。 我們建議兩種方法都用。用configure生成Configuration文件,閱讀這些文件了解其作用,然後保存其中的部分文件供以後在Configure命令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