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2006年1月13日,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CESI)和自由標准組織(FSG)共同建立,由英特爾提供資金、技術和培訓支持的Linux國際標准測試實驗室在京成立並舉行了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該實驗室的建立得到了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繼英國之後,世界第二家、亞太地區首家Linux國際標准測試實驗室落戶中國,它的建立將會有效提升我國各版本Linux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之間的兼容性,並將為我國Linux軟件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發放“通行證”。
標准實驗室提高Linux兼容性
目前世界上有著高達300多個不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統,在此基礎上開發的應用軟件之間的差異,以及與基於Windows的各類硬件設備接口的差異,是阻礙Linux發展的最主要問題,Linux國際標准測試實驗室的建立就是旨在消除這種差異。實驗室在標准測試中將采用最新的由FSG制定的具有廣泛國際通用性的Linux標准LSB3.0,該標准已經成為了ISO/IEC標准。中國Linux的國家標准就是在LSB3.0基礎之上增加了中文環境應用模塊。
FSG主席Jim Zemlin說:“標准強調的互操作性是由市場所推動的。基於開放的標准,用戶可以在不同的Linux系統之間低成本轉移,提高Linux平台應用軟件的普及。”
新建立的標准測試實驗室將成為國際Linux標准在中國的測試基地,同時也將成為中國國家Linux標准測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有效防止Linux陣營的分化,提高兼容性,有利於軟件開發廠商減少開發成本,降低客戶基於Linux系統的維護、移植成本。
國際標准助推企業“走出去”
倡導Linux國際標准,不僅有利於擴大國內Linux應用的范圍,也為中國軟件企業進入國際Linux市場提供了便利。
CESI副主任高林博士表示:“原來在歐盟進行Linux招標的時候,由於中國的軟件公司沒有通過Linux國際標准測試,非常可惜地喪失了競標資格。而標准實驗室建立後,經過標准測試的國內廠商拿到國際認可的資格證書後,就可以去開拓國際市場。”
中國Linux標准測試實驗室本身的目的是非營利的,在運作中還充分考慮到了中國的現實情況,進行標准測試的費用僅為英國實驗室的一半左右,降低了國內廠商的測試成本。實驗室還將成為中國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之間的溝通平台,提高中國在國際標准制定中的參與程度。
在談到2006年實驗室的工作目標時,高林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2006年准備做50個左右的測試項目,由於國內開發的Linux操作系統版本不多,測試工作將主要集中在Linux應用軟件上。”
英特爾平台戰略支持Linux發展
英特爾渠道軟件事業部高級總監Tom Burns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英特爾為中國Linux國際標准測試實驗室提供資金、技術和培訓支持主要是基於其平台戰略。他說:“英特爾2005年開始進行轉型,要做一個平台解決方案提供商,因為僅僅提供CPU並不能給客戶帶來很多收益。同CESI合作可以通過標准推進開源軟件的發展,也可以保障它們能夠非常契合地運行在我們的平台上。”
他對英特爾為何采用平台戰略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最終用戶需要一個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英特爾不能自己提供所有的內容,這就需要和本地生態系統進行合作。”
Tom Burns再三強調的平台戰略是和英特爾最近的換標行動相吻合的,都是希望改變英特爾原有的單純芯片供應商形象,拓展英特爾產品在多個平台上的商業應用。
對於支持Linux發展是否會影響和微軟的關系,Tom表示:“我們和微軟的關系只會變得越來越好,不會止步。”但是他又接著說:“推進Linux發展是響應市場的需求,用戶應當有選擇的權利。”這似乎有些矛盾的話表明了英特爾充分重視Linux的發展潛力,不願丟失在Linux平台上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