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如下:Android 自定義View 密碼框 例子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8/120992.htm
1 良好的自定義View
易用,標准,開放。
一個設計良好的自定義view和其他設計良好的類很像。封裝了某個具有易用性接口的功能組合,這些功能能夠有效地使用CPU和內存,並且十分開放的。但是,除了開始一個設計良好的類之外,一個自定義view應該:
Android框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類和XML標簽來幫您創建一個新的,滿足這些要求的view。忘記提供屬性和事件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當您是這個自定義view的唯一用戶時。請花一些時間來仔細的定義您view的接口以減少未來維護時所耗費的時間。一個應該遵從的准則是:暴露您view中所有影響可見外觀的屬性或者行為。
2 創建自定義View (步驟)
2.1 繼承View完全自定義或繼承View的派生子類
必須提供一個能夠獲取Context和作為屬性的AttributeSet對象的構造函數,獲取屬性,當view從XML布局中創建了之後,XML標簽中所有的屬性都從資源包中讀取出來並作為一個AttributeSet傳遞給view的構造函數。
View 派生出來的直接或間接子類:ImageView, Button, CheckBox, SurfaceView, TextView, ViewGroup, AbsListView
ViewGourp 派生出來的直接或間接子類:AbsoluteLayout, FrameLayout, RelativeLayout, LinearLayout
所有基類、派生類都是Android framework層集成的標准系統類, 可直接引用SDK中這些系統類及其API
2.2 定義自定義屬性
在資源元素<declare-styleable>中為您的view定義自定義屬性。
在項目組添加<declare-styleable>資源。這些資源通常是放在res/values/attrs.xm文件裡。如下是attrs.xml文件的一個例子:
resources>;
<declare-styleable name="PieChart">
<attr name="showText" format="boolean" />
<attr name="labelPosition" format="enum">
<enum name="left" value="0"/>
<enum name="right" value="1"/>
</attr>
</declare-styleable>
</resources>
在您的XML布局中使用指定屬性的值。
布局XML文件中可以像內建屬性一樣使用它們。唯一不同是自定義屬性屬於不同的命名空間。
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你的自定義View所在的包路徑]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custom="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com.example.customviews">
<com.example.customviews.charting.PieChart
custom:showText="true"
custom:labelPosition="left" />
</LinearLayout>
在運行時取得屬性值。
將取回的屬性值應用到您的view中。
2.3 獲取自定義屬性
當view從XML布局中創建了之後,XML標簽中所有的屬性都從資源包中讀取出來並作為一個AttributeSet傳遞給view的構造函數。盡管從AttributeSet中直接讀取值是可以的,但是這樣做有一些缺點:
帶有值的資源引用沒有進行處理
樣式並沒有得到允許
取而代之的是,將AttributeSet傳遞給obtainStyledAttributes()方法。這個方法傳回了一個TypedArray數組,包含了已經解除引用和樣式化的值。
為了時能能夠更容易的調用obtainStyledAttributes()方法,Android資源編譯器做了大量的工作。res文件夾 中的每個<declare-styleable>資源,生成的R.java都定義了一個屬性ID的數組以及一套定義了指向數組中的每一個屬性 的常量。您可以使用預定義的常量從TypedArry中讀取屬性。下例是PieChart類是如何讀取這些屬性的:
public PieChart(Context ctx, AttributeSet attrs) {
super(ctx, attrs);
TypedArray a = context.getTheme().obtainStyledAttributes(
attrs,
R.styleable.PieChart,
0, 0);
try {
mShowText = a.getBoolean(R.styleable.PieChart_showText, false);
mTextPos = a.getInteger(R.styleable.PieChart_labelPosition, 0);
} finally {
a.recycle();
}
}
注意,TypedArry對象是一個共享的資源,使用完畢必須回收它。
2.4 添加屬性和事件
屬性是控制view的行為和外觀的強有力的方式,但是只有view在初始化後這些屬性才可讀。為了提供動態的行為,需要暴露每個自定義屬性的一對getter和setter。下面的代碼片段顯示PieChart是如何提供showText屬性的。
public boolean isShowText() {
return mShowText;
}
public void setShowText(boolean showText) {
mShowText = showText;
invalidate();
requestLayout();
}
注意,setShowText調用了invalidate()和requestLayout()。這些調用關鍵是為了保證view行為是可靠的。你必須在改變這個可能改變外觀的屬性後廢除這個view,這樣系統才知道需要重繪。同樣,如果屬性的變化可能影響尺寸或者view的形狀,您需要請求一個新的布局。忘記調用這些方法可能導致難以尋找的bug。
自定義view同樣需要支持和重要事件交流的事件監聽器。
2.5 自定義繪制(實施)
繪制自定義視圖裡最重要的一步是重寫onDraw()方法. onDraw()的參數是視圖可以用來繪制自己的Canvas對象. Canvas定義用來繪制文本、線條、位圖和其他圖像單元. 你可以在onDraw()裡使用這些方法創建你的自定義用戶界面(UI).
android.graphics框架把繪圖分成了兩部分:
畫什麼, 由Canvas處理
怎麼畫, 由Paint處理
例如, Canvas提供畫線條的方法, 而Paint提供定義線條顏色的方法. Canvas提供畫矩形的方法, 而Paint定義是否用顏色填充矩形或讓它為空. 簡而言之, Canvas定義你可以在屏幕上畫的形狀, 而Paint為你畫的每個形狀定義顏色、樣式、字體等等.
onDraw()不提供3d圖形api的支持。如果你需要3d圖形支持,必須繼承SurfaceView而不是View,並且通過單獨的線程畫圖。
3 優化
3.1 降低刷新頻率
為了提高view的運行速度,減少來自於頻繁調用的程序的不必要的代碼。從onDraw()方法開始調用,這會給你帶來最好的回報。特別地,在onDraw()方法中你應該減少冗余代碼,冗余代碼會帶來使你view不連貫的垃圾回收。初始化的冗余對象,或者動畫之間的,在動畫運行時,永遠都不會有所貢獻。
加之為了使onDraw()方法更有依賴性,你應該盡可能的不要頻繁的調用它。大部分時候調用 onDraw()方法就是調用invalidate()的結果,所以減少不必要的調用invalidate()方法。有可能的,調用四種參數不同類型的invalidate(),而不是調用無參的版本。無參變量需要刷新整個view,而四種參數類型的變量只需刷新指定部分的view.這種高效的調用更加接近需求,也能減少落在矩形屏幕外的不必 要刷新的頁面。
3.2 使用硬件加速
作為Android3.0,Android2D圖表系統可以通過大部分新的Android裝置自帶GPU(圖表處理單元)來增加,對於許多應用程序 來說,GPU硬件加速度能帶來巨大的性能增加,但是對於每一個應用來講,並不都是正確的選擇。Android框架層更好地為你提供了控制應用程序部分硬件 是否增加的能力。
怎樣在你的應用,活動,或者窗體級別中使用加速度類,請查閱Android開發者指南中的Hardware Acceleration類。注意到在開發者指南中的附加說明,你必須在你的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中的<uses-sdk android:targetSdkVersion="11"/>中將應用目標API設置到11或者更高的級別。
一旦你使用硬件加速度類,你可能沒有看到性能的增長,手機GPUs非常擅長某些任務,例如測量,翻轉,和平移位圖類的圖片。特別地,他們不擅長其他的任務,例如畫直線和曲線。為了利用GPU加速度類,你應該增加GPU擅長的操作數量,和減少GPU不擅長的操作數量。
更多Android相關信息見Android 專題頁面 http://www.linuxidc.com/topicnews.aspx?ti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