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跟蹤REDIS服務端處理命令流程的時候,發現在服務端processInputBuffer裡收到的字符串並非是在客戶端輸入的,而是進行了某種編碼。比如,客戶端輸入get a,實際服務端打印出來的是
buf= *2
$3
get
$1
a
最開始認為是在服務端某段代碼對客戶端送過來的字符串進行處理,可能是出於某些考慮,後來發現從SOCKET讀取過來就已經轉換過了,所以就應該是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通信協議,我對這個就開始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和$符號必定是有特殊意義的。
客戶端處理流程
在main函數啟動後,與服務端進行連接調用repl()函數,在該函數初始化和調用命令行的歷史記錄(允許你上下翻動歷史)。
最後進入cliSendCommand函數處理命令,對於需要發送到服務端的命令調用redisAppendCommandArgv的流程。
為了分析裡面的通信協議,對redisAppendCommandArgv函數的黑盒測試,得出以下規律。
客戶輸入內容 處理結果 a *1可以得出規律,是將argc argv在具體化,第一個參數,也就是*開始相當於argc, 表示後續有幾個對象,$後面的數字表示緊跟後面的字符串有幾個字節。如get a ab,一共3個,分別是get ,a,b。 $3表示後面的get是3個字節。
官方文檔
之前都是自己根據代碼的跟蹤猜的,更詳細的更專業的回答在這裡。
http://redis.readthedocs.org/en/latest/topic/protocol.html
Redis 的詳細介紹:請點這裡
Redis 的下載地址: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