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C和C++不同,Objective-C中不是由一個標准組織控制的,它一開始完全被Stepstone公司掌控,然而現在卻被Apple公司取代了。 這種完全被一個公司掌控的模式可以算是一個優點和或者缺點。例如,C++規范的新版本的C + +11,歷時1
亮點:Haskell迅速接近前20上個月我們問道哪種語言將會成為下一個新的熱門語言?我們提出了Scala,Erlang和Clojure。很明顯,新語言來自函數式編程領域。一 種面向過程的語言,Haskell沒有被明顯得提及。這個月它從35名上升到25
當我第一次運行Zune時,我為這些美麗的UI所折服。當時就說這肯定不是用WPF做的,因為這些字體是如此的清晰而且UI反映的也非常快速。。而且我從維基百科上也了解到Zune的第一個版本是2006年發布的,而WPF與.NET 3.0卻是 2006 年11
C++與C語言相比是一個強類型語言,即對數據類型的匹配程度較C更為嚴格,這有助於避免程序員在編程過程中由於粗心所犯之錯。由於歷史原因,C++中仍保留了reinterpret_ cast、static_cast等用於強制類型轉換的關鍵字,但從語言向強類
注:本文節選自我正在創作的第二本書《C++跨平台與框架開發》,其中一些措詞並未就博文進行調整,閱讀時請注意。模板(template)為C++帶來了泛型編程的能力,但也帶來了使用難度。大體上,使用模板的三大動機分別是提高復用性、去除強制轉換和規避潛在錯
jQuery自定義事件:trigger(type,[data]):type (String,Event,Object) : 一個事件對象或者要觸發的事件類型;data (Array) : (可選)傳遞給事件處理函數的附加參數;$(p).click(
/***********程序設計思想*************/(1)迷宮地圖相關:利用動態二維數組來初步勾勒出迷宮:建議先用malloc申請一維數組,再用calloc申請每個元素中的一維數組,因為我用的是1來表示迷宮的通路,0表示死路,calloc
已經對棧的應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並且感覺到數據結構實在是很強大,它幾乎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關於棧的基本常識,這裡不做過多的解釋,總之,其核心就是先進後出(FILO)聯想到這種模式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棧可以有如下幾種應用:1、進制之間的
一、static關鍵字static,修飾變量時:1、限制該變量的作用域:比如靜態全局變量,只能在該模塊中使用(本c文件中)。2、決定該變量的存儲位置:修飾為靜態的變量,存儲在靜態數據區(非堆棧內)。(同比,全局變量也都存放在靜態數據區中。)帶初值和不
Java中可以以指定的編碼方式讀取字符流,比如utf-8,utf-16,utf-32和gbk等,也可以自己制定解碼算法。這裡涉及的一個class就是InputStreamReader,它用於在字節流上建立字符流。構造方式有:public InputS
聲明對象時可以用const進行修飾,稱為常對象。常對象的數據成員值在對象的整個生存期間內不能被改變。常對象必須進行初始化,而且不能更新。還可以用const修飾類成員,如下:1.常成員函數使用const關鍵字修飾的函數為常成員函數,常成員函數聲明的格式
explicit用來防止由構造函數定義的隱式轉換。隱式轉換:可以由單個實參來調用的構造函數定義了一個從形參類型到該類類型的隱式轉換。例如:#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
不同作用域聲明的標識符的可見性原則:如果存在兩個或多個具有包含關系的作用域,外層聲明了一個標識符,而內層沒有再次聲明同名標識符,那麼外層標識符在內層依然可見,如果在內層聲明了同名標識符,則外層標識符在內層不可見,這時稱內層標識符隱藏了外層同名標識符,
內聯函數不是在調用時發生控制轉移,而是在編譯時將函數體嵌入在每一個調用處。 今天在coding時遇到多次定義一個函數而使ld返回錯誤的情況。大致過程如下: 首先
在上篇文章《inline的另一用處》(見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6/62558.htm )中,提到函數實現在類定義中與類定義外的區別。 現在先看個實驗:
本文將由淺入深詳細介紹Java內存分配的原理,以幫助新手更輕松的學習Java。這類文章網上有很多,但大多比較零碎。本文從認知過程角度出發,將帶給讀者一個系統的介紹。進入正題前首先要知道的是Java程序運行在JVM(Java Vir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