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服務的使用
這次我把rsync服務使用在了web前端網站的提測、測試和更新方面。先介紹流程和配置。 www.2cto.com
1. 前提
網站上線流程太過原始:前端研發提測,郵件將提測文件打包給測試--->測試手動上傳文件到測試環境,測試通過後把提測包郵件發送給運維--->運維進行線上更新,也需要手動更新文件
這個過程太繁瑣,太漫長,即使把上線操作自動化,但是對於前段研發和測試來說,也是可以把人逼瘋的流程。尤其是在測試任務大的情況下。
www.2cto.com
2. 解決方案
2.1 給前端研發提供提測專用FTP。FTP服務的部署就不在這裡說了。
2.2 在提測專用FTP所在的系統上部署rsync服務,讓測試環境自動同步提測專用FTP上的文件。
2.3 在測試環境同樣部署rsync服務,讓生產環境手動同步測試環境的文件。
2.4 然後再進行線上跟蹤測試。
3. 環境說明
提測專用FTP:CentOS6.2 192.168.1.167
網站測試服務器:CentOS6.2 192.168.1.6
生產環境網站服務器:CentOS5.8 192.168.64.82
4. rsync服務的部署以及自動同步設置
4.1 rsync服務的部署
可以以單獨進程方式開啟,也可以配置到xinetd守護進程,讓其自動開啟。
4.1.1 安裝
非常簡單,yum安裝即可
yum install -y rsync
4.1.2 配置
創建配置文件,和密碼文件
touch /etc/rsyncd.conf
touch /etc/rsyncd.pwd
chmod 600 /etc/rsyncd.pwd #必須改成屬主讀寫權限,否則不能進行密碼校驗
下面是本例中/etc/rsyncd.conf文件和/etc/rsyncd.pwd文件的內容:
提測專用FTP服務器:192.168.1.167上的rsyncd.conf配置:
port=873
uid = root
gid = root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d.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web_update] #實例名
uid=root #使用root用戶權限,可自行制定使用的系統用戶
gid=root #使用root用戶組權限
path=/home/data01/website/ #實例根目錄所在位置
host allow=192.168.1.6 # 允許連接此服務的主機 ,指定只允許測試服務器來同步
read only=true # ture只讀權限,false讀寫權限
auth users = rsync # 允許傳送文件的用戶
secrets file = /etc/rsyncd.pwd # 指定密碼驗證文件的位置
提測專用FTP服務器:192.168.1.167上的rsyncd.pwd的配置:
rsync:yourpassword167 # 冒號前面是auth users 指定的用戶rysnc,後面是自定義的密碼。
# 密碼必須是可讀的,就是說密碼中不能有特殊字符
網站測試服務器:192.168.1.6上的rsyncd.conf配置:
port=873
uid = root
gid = root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d.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web_cms]
uid=root
gid=root
path=/home/htdocs/
host allow=192.168.64.82 # 指定只允許生產環境的服務器來同步
read only=true
auth users = rsync
secrets file = /etc/rsyncd.pwd
網站測試服務器:192.168.1.6上的rsyncd.pwd的配置:
rsync:yourpassword6
4.1.3 啟動並配置開機啟動
/usr/bin/rsync --daemon #以服務形式啟動
echo '/usr/bin/rsync --daemon' >> /etc/rc.local # 開機啟動
4.2 自動同步的配置
老方法:腳本+crontab
其實腳本就就是幾條命令拼湊的。有時為了安全可以做一下判斷,判斷在何種情況下不進行同步,或者同步出現錯誤時發送郵件或短信報警。偷懶了,不做判斷不報警,直接同步!!
內容如下:
網站測試服務器:192.168.1.6上的同步腳本:
#!/bin/bash
DATE=`date +"%Y%m%d%H%M"`
echo "########################################################" >> /data01/log/rsync.log
echo '########################################################' >> /data01/log/rsync.log
/usr/bin/rsync -vzrtopglP --delete
[email protected]::web_update /home/htdocs/ --password-file=/root/scripts/rsyncd.pwd >> /data01/log/rsync.log
# --password-file=/root/scripts/rsyncd.pwd 中的/root/scripts/rsyncd.pwd文件是指定獲取密碼的文件,內容為192.168.1.167上rsync用戶的密碼只寫密碼yourpassword167,
# 不能把用戶和冒號寫上。文件的權限也為屬主讀寫(600)。
echo "@@@@@@@@@@@@@@ The sync job was done on $DATE !!!@@@@@@@@@@@@@@@@" >> /data01/log/rsync.log
crontab定時執行:
crontab -e
*/5 * * * * /bin/bash /root/scripts/auto_sync_data.sh #auto_sync_data.sh是腳本文件的文件名
生產環境網站服務器:192.168.64.82上的同步腳本:
#!/bin/bash
DATE=`date +"%Y%m%d%H%M"`
tar -czvf /home/backup/htdocs_$DATE.tar.gz /home/htdocs/ > /dev/null 2>&1 # 備份線上的文件
rsync -azvP --delete
[email protected]::web_cms/ /home/htdocs/ --password-file=/home/scripts/rsyncd.pwd >> /home/rsync.log
#同步測試環境的文件,注意/home/scripts/rsyncd.pwd文件的內容和權限。
echo "########$DATE########" >> /home/rsync.log
手動執行上線操作,最好不要做定時執行,除非在可控的情況下。
5. 補充
這樣的一個流程和配置只能用在非應用型的服務上面,比如網站頁面文件、圖片、flash資源等。不要用在應用型的服務上。因為應用型的服務比如java、php等等,這些程序的更新都涉及到在不同環境配置文件的變更,傻瓜式同步絕對是不行的。針對應用型服務的自動部署和更新,我用的是Tomcat+Jenkins/hudson+ant+SVN這樣的一個持續集成環境。
rsync命令詳解:
-v, --verbose 詳細模式輸出
-q, --quiet 精簡輸出模式
-c, --checksum 打開校驗開關,強制對文件傳輸進行校驗
-a, --archive 歸檔模式,表示以遞歸方式傳輸文件,並保持所有文件屬性,等於-rlptgoD
-r, --recursive 對子目錄以遞歸模式處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對路徑信息
-b, --backup 創建備份,也就是對於目的已經存在有同樣的文件名時,將老的文件重新命名為~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選項來指定不同的備份文件前綴。
--backup-dir 將備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錄下。
-suffix=SUFFIX 定義備份文件前綴
-u, --update 僅僅進行更新,也就是跳過所有已經存在於DST,並且文件時間晚於要備份的文件。(不覆蓋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軟鏈結
-L, --copy-links 想對待常規文件一樣處理軟鏈結
--copy-unsafe-links 僅僅拷貝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H, --hard-links 保留硬鏈結 -p, --perms 保持文件權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屬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屬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時間信息
-S, --sparse 對稀疏文件進行特殊處理以節省DST的空間
-n, --dry-run現實哪些文件將被傳輸
-W, --whole-file 拷貝文件,不進行增量檢測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統邊界
-B, --block-size=SIZE 檢驗算法使用的塊尺寸,默認是700字節
-e, --rsh=COMMAND 指定使用rsh、ssh方式進行數據同步
--rsync-path=PATH 指定遠程服務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徑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樣的方法自動忽略文件,用來排除那些不希望傳輸的文件
--existing 僅僅更新那些已經存在於DST的文件,而不備份那些新創建的文件
--delete 刪除那些DST中SRC沒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樣刪除接收端那些被該選項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傳輸結束以後再刪除
--ignore-errors 及時出現IO錯誤也進行刪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刪除NUM個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沒有完全傳輸的文件,以是加快隨後的再次傳輸
--force 強制刪除目錄,即使不為空
--numeric-ids 不將數字的用戶和組ID匹配為用戶名和組名
--timeout=TIME IP超時時間,單位為秒
-I, --ignore-times 不跳過那些有同樣的時間和長度的文件
--size-only 當決定是否要備份文件時,僅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慮文件時間
--modify-window=NUM 決定文件是否時間相同時使用的時間戳窗口,默認為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創建臨時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樣比較DIR中的文件來決定是否需要備份
-P 等同於 --partial
--progress 顯示備份過程
-z, --compress 對備份的文件在傳輸時進行壓縮處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綁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認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務端口
--blocking-io 對遠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給出某些文件的傳輸狀態
--progress 在傳輸時現實傳輸過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從FILE中得到密碼
--bwlimit=KBPS 限制I/O帶寬,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