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盤基礎知識
1.硬盤的硬件結構
外部結構:
內部結構:
組件介紹:
磁頭:是硬盤中最昂貴的組件,采用非接觸式結構,加電後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盤表面,有讀寫合一和讀寫分離兩種形式。
磁道:當磁盤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同一位置,每個磁頭在磁盤上形成的一個圓形的軌跡,這些圓形的軌跡就被稱為磁道。
柱面:磁盤中重疊在一起的多個盤片在同一半徑下形成的磁道疊加起來就形成一個柱面。
扇區:磁道上被等分的若干個弧段,和中心形成的類似於扇形的區域稱為扇區。
2.硬盤的工作原理
磁盤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極性來記錄數據的,磁頭將磁粒子的不同極性轉換成不同的電脈沖信號,再利用數據轉換器轉變成電腦能夠識別的數據0和1,來實現數據的讀寫和擦除的。
3.硬盤的主要參數
容量: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盤最主要的參數單位:MB/GB
轉速:指硬盤盤片每分鐘轉動的圈數,單位: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
平均尋道時間:指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需要的時間,這是衡量硬盤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
數據傳輸率:指硬盤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字節每秒(MB/s)
磁盤緩沖區(Cache):主要用來平衡內部與外部的數據傳輸率
4.硬盤相關的接口介紹
IDE:電子集成驅動器,是一種早期的硬盤接口,價格低廉,兼容性好現在很少使用。
SCSI: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是一種總線型的系統接口,適應面比較廣。
SATA:串行的ATA接口,采用串行的方式傳輸數據,能夠一對一連接,獨享帶寬並支持熱插拔等新技術
SAS:和SATA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並通過縮短連接線改善內部空間。
本文URL:http://www.bianceng.cn/OS/Linux/201410/45621.htm
二、基本磁盤分區的管理
硬盤是存儲中最基本的組件,但硬盤卻不能夠直接用來存儲數據,必須格式化為相應的文件系統。現在的磁盤存儲容量都比較大,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將磁盤分割分割成的一塊一塊的硬盤區域就非常有必要了,這就是磁盤分區。磁盤分區主要有兩大類:主分區和擴展分區。
主分區:
能夠安裝操作系統,能夠進行計算機啟動的分區,這樣的分區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後安裝系統,直接存放文件。
擴展分區:
每一塊硬盤的前512個字節存放著這塊硬盤的主引導記錄。其中的前446字節是用來存放啟動加載程序,而中間的16個字節用來存放磁盤的分區信息,每個磁盤的分區信息占4個字節。這也決定了,每塊磁盤只能分成4個主分區。當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分區劃分時,就需要擴展分區來實現了。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它必須經過第二次分割成為一個一個的邏輯分區,然後才可以使用。一個擴展分區中的邏輯分區可以任意多個。
磁盤分區完成後要想使用就必須對其進行格式化,格式成什麼樣的文件系統就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了。下一部分我們來重點分析。
三、linux文件系統和目錄簡介
現存的主流的操作系統都有自己獨立的文件系統。例如windows的ntfs和fat32,linux的ext2/ext3/ext4等在安裝linux操作系統或新建系統磁盤分區時,我們可以選擇將磁盤的某個分區格式為相應的文件系統。在RHEL5中主流的格式為ext3;RHEL6進行了改進,使用ext4文件系統。以下我將通過案例在RHEL6.4上
新建一個分區並格式為ext4文件系統,同時將其掛載到相應的目錄。
RHEL6.4安裝完成默認的目錄簡介如下:
四、RHEL6.4下磁盤的分區和掛載操作
1.磁盤分區
相關命令:fdisk/sfdisk/parted
fdisk -l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的磁盤和分區
fdisk -l /dev/sda 只查看磁盤/dev/sda磁盤的分區
使用fdisk命令對磁盤進行分區:
鍵入m查看幫助信息:
本文URL:http://www.bianceng.cn/OS/Linux/201410/45621.htm
鍵入l列出磁盤分區的類型:
其中比較常用的83表示Linux系統分區;82表示swap分區;8e表示邏輯卷;fd表示軟件磁盤陣列類型。
創建一個10G主分區和一個10G邏輯分區如下:
分析:系統原先有兩個主分區,所以可以將3劃分成主分區,剩余的空間全部用來劃分擴展分區,再在擴展分區中來劃分邏輯分區,默認盤符從5開始,鍵入p打印如下並鍵入w保存。
本文URL:http://www.bianceng.cn/OS/Linux/201410/45621.htm
由於該分區是在系統所在分區劃分,所以劃分之後並沒有立即生效,可以使用“cat /proc/partitions”命令查看。
此時有兩種解決方案:
1.重啟系統
2.在RHEL5中可以使用“partprobe”命令通知內核分區的變化
在RHEL6中使用“partx -a [partition] disk”告訴內核分區的改變
2.對分區進行格式化
1.相關命令:mkfs/mke2fs
mkfs -t ext4 /dev/sda3 將該分區格式化為ext4文件系統
mke2fs -t ext4 /dev/sda3 和上面作用相同
2.命令mke2fs詳解:
選項 作用
-t 指明分區的文件系統
-b 指定分區的塊大小,常見的有1024、2048和4096單位為k
-L 設定分區的卷標
-m 指定分區預留的空間比例,默認為5%
-U 指定UUID號
另外:在文件/etc/mke2fs.conf中對mke2fs命令的默認選項進行了的設置。
3.命令tune2fs能夠顯示分區的詳細信息並對部分屬性進行更改
選項 作用
-L 重新設定卷標
-m 重新調整預留比例
-o 設定默認掛載選項
-O 設定文件系統默認支持的特性
-E 調整文件系統擴展屬性
-r 重新調整預留塊個數
本文URL:http://www.bianceng.cn/OS/Linux/201410/45621.htm
4.其它部分命令
e2label /dev/sda3 MYDATA 調整分區的標簽
blkid /dev/sda3 查看分區的部分信息UUID等
uuidgen 可以用來生成一個UUID號
3.掛載分區並使用
mount 列出當前系統中掛載的分區和相應的文件類型
創建目錄/mydata並將/dev/sda3進行掛載,查看相關結果。
4.為使掛載結果在系統下次啟動時實現開機掛載需要寫入配置文件
vim /etc/fstab
本文出自 “智慧人生”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xiongkun.blog.51cto.com/7513022/125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