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所說的Linux系統並不是說的某一個操作系統,而是指使用了由Linus Torvalds(林納斯·托瓦茲)發明並領銜開發的Linux內核的所有操作系統,Linux僅僅指的是該系統的內核,單獨的一個Linux基本上是無法運行任何程序的。
由於Linux內核是自由、免費的,所以有很多人開發了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開發這樣一個系統的大環境是GNU計劃,該計劃倡導軟件自由、免費!很多人接受了這樣一種思維並開始開發一些免費的軟件,而這些軟件當時正好苦於找不到一個好的內核,而由Linus Torvalds開發的Linux內核也同樣需要運行於該內核的軟件,於是GNU計劃與Linux內核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合。不同的人把不同的免費軟件與Linux內核結合打包成完整的操作系統,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這裡比較有影響力的有Redat Linux、Ubuntu Linux、openSUSE、Mandriva、Centos等!
但是這樣開發出來的系統就會有一些缺點,由不同的團隊開發出來的基於Linux系統自然有很多地方是無法統一的,想想如果每個開發人員都獨自開發自己的系統,並且計算機配置與使用方法完全不統一,那麼結果就是你學習了其中一個版本的Linux系統,但當你學成結業,攜帶自己的技藝進入職場後,你傻啦!因為新的Linux系統與你學的完全不同,界面不同、文件結構不同、命令不同、使用習慣不同… …
由於種種這些原因,於是LSB(Linux Standard Base)出現了,它是由Linux基金會發布的Linux標准規范,以實現天下Linux的大統一!在這份關於Linux標准文檔中就規定了Linux的文件系統機構標准(FHS)。
FHS定義了在/(根目錄)下各個主要目錄應該存放的主要文件內容,此外還專門定義了/usr和/var兩個目錄及其子目錄的結構。這樣當我們使用來自不同公司開發的Linux系統時,你就可以很快的在某個地方找到你想要的文件了。
Linux系統采用的是樹狀存儲結構,在Linux中所有文件與目錄都是由/(根)開始的。就想你使用Windows是如果想要打開C盤Windows目錄裡的fonts文件夾下的某個文件,你必須從C盤開始去找!
以下是Linux各個目錄及其存放的主要內容的說明:
/ 根目錄,所有文件、文件夾的入口
/bin 一般用戶使用的命令
/sbin 管理員使用的命令
/boot 存放啟動文件及Linux內核的地方
/dev 設備目錄,在Linux所有設備也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現的,打開/dev/sda1,就是打開了你硬盤的第一個分區
/etc 系統配置文件,在這裡你可以修改系統的很多東西,關鍵是你得熟悉這些文件
/home 每個用戶自己的個人空間
/lib 庫文件
/media 以前是掛接外部存儲器的,現在都改到/mnt下了,光盤的內容在該目錄下
/mnt 外接設備目錄,如移動硬盤、U盤的內容在次目錄下存放
/opt 部分軟件的存放地點
/root 超級管理員的個人空間
/tmp 臨時文件
/usr 絕大多數程序默認會安裝在該目錄下的某個子目錄中
/var 系統日志文件夾
這些是最主要的主目錄,如果你想深入研究各個子目錄的定義可以去http://www.pathname.com/fhs/下載全部文檔說明。
有個這樣一個標准我們可以快速的由某個Linux的發行版遷移到另一個發行版,當然FHS僅是一個參考,每個不同的發行版還是會有自己的一些獨特設計。
本文出自 “丁丁歷險”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manual.blog.51cto.com/3300438/78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