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乎離開“開源世界”一年半的時間後,我借著Ubuntu 8.10發布的機會回歸,她感受就像我在前一篇日志裡所說的那樣,想不到一年時間,Ubuntu的發行版已經有進步很大的人性化設計和用戶體驗,歎!
作為“回歸”的一次體驗,我決心要記錄下我的 8.10 安裝和配置體驗,不管這對於讀者是否有什麼用途和意義。那麼,以下,是我讓8.10在我的ThinkPad X61上“安家”的一些雜記:一、安裝
為了體驗下這個對我來說已經“久違”的版本,我這次選擇了Desktop CD的直接完整安裝。如前面所說,安裝過程和交互界面都已經很人性化,因此也相當順暢。
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分區了,對於純粹的新手而言,要謹慎些,事先應充分了解分區的原理、方法、概念。另外,要慎用Win平台下的各種分區工具,特別是那些喜歡用分區工具對自己的分區改來改去的玩家,小心各種分區工具的兼容性問題對你的數據造成毀滅性打擊啊,適當的備份還是必要的(在此前的Linux使用史上,我曾兩次因為Norton Partition Magic的糟糕兼容性而使得自己的分區表損壞)。
Ubuntu 8.10正式版的硬件識別能力相當出色,在我的X61上,一次性安裝後就已經正確識別了顯卡、聲卡、網卡、無線網卡、藍牙,以及ThinkPad特有的那些快捷鍵——總之,幾乎是完美的。
於是,重啟以後,已經順利登入了Gnome的桌面。
二、選擇進行系統日常維護的源
基於網絡的維護和升級,是Ubuntu的特色之一,因此,選擇流暢和穩定的源,幾乎是安裝後必須進行的第一項工作。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然後,我添加的源是:
deb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proposed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universe
deb-src http://ubuntu.csie.ntu.edu.tw/ubuntu/ intrepid-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我的看法:源不在多,好用就行!^_~]
保存退出以後,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你的系統已經保持到最新的狀態了!
三、安裝完整的中文環境
記得應該是大概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觸Linux(RedHat和SUSE),就是被復雜的中文化短暫的嚇退的,過了好久才有重新萌發興趣。但是今天Ubuntu的中文化已經是如此輕松的一件事情了,不能不令人感歎Linux在桌面化方面的步伐,真得是走了相當遠……
在8.10底下,訪問“系統-系統管理-語言支持”,並選擇漢語,然後確定,系統會自動提示你是否下載完整的簡體中文語言支持包,在源已經配置好的情況下,一刻鐘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個桌面環境的完全中文化了(默認GNOME的中文化相當完整無缺,倒是KDE4有些細節的翻譯貌似還沒完成)。
四、界面和字體美化
中文化完成,系統已經接近於完全可用了,只是如果你覺得默認的界面不夠理想,或者默認的文泉驛正黑字體(其實只要耐心作一番設定,文泉驛正黑的效果也相當不錯,感謝文泉驛!)顯示效果不大滿意,那麼還可以進行一番美化工作。
4.1)關於界面美化
GNOME的美化,可以參考 http://gnome-look.org http://art.gnome.org 這兩個著名站點。
同時,ubuntu的源裡本身也帶有一些不錯的主題效果,比如如下幾個包:Blubuntu(目前貌似有依賴方面的一點問題)、Peoce、Tropic、silicon等,還有黑色的ubuntu studio,黑色系很酷,但也許視覺上需要適應和接受,不管怎麼樣,我現在暫時還是用了這套Ubuntu Studio的效果,從開機的Usplash、到GDM登錄界面,再到桌面主題,這是一整套效果不錯做工細膩的美化包,最為重要的,它很省事,只需要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studio-theme ubuntustudio-icon-theme ubuntustudio-gdm-theme ubuntustudio-wallpapers usplash-theme-ubuntustudio
就可以設置使用了!
4.2)關於字體設定
字體方面的美化,也曾經是我最早接觸Linux時候很費心思的一個方面,不過簡單的明白了點陣字和矢量字,cleartype和一些字體顯示和字體渲染的基本原理以後,也就不是什麼大難題。基本上,除了默認的文泉驛正黑以外,我見到的主要美化方案無非以下幾種:文泉驛點陣宋體的美化方案、微軟字體美化(SimSun、Tahoma,以及雅黑)、蘋果的字體美化方案(Lucida Grande和華文正黑),還有其它一些字體(幼圓、華康黑體等等)。如果不清楚效果,可以Google一些各種字體方案的美化效果截圖來比較,對我而言,我已經很清除自己想要什麼——蘋果的字體美化方案仍是我的最愛。
美化的過程,概括而言有如下幾個步驟:
4.2.1)在字體目錄添加字體並刷新字體緩存
對我而言
sudo mkdir /usr/share/fonts/truetype/myfonts/
sudo cp stheiti.ttf Lucida\ Grande* /usr/share/fonts/truetype/myfonts/
當然,如果使用源裡就有的字體,直接 sudo apt-get install 也就是了。
接下來,刷新字體緩存
sudo fc-cache -f -v
4.2.2) 更改字體選擇配置
cd /etc/fonts/conf.avail/
sudo gedit 69-language-selector-zh-cn.conf
在69-language-selector-zh-cn.conf裡,將STHeiti放到Serif、Sans-Serif,和Monospace三種字體類型中漢字字體的第一位,同時,將Lacide Grande字體放入Sans-Serif字段中的第一位,我的如下:
<fontconfig>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serif</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STHeiti</string>
<string>Microsoft YaHei</string>
<string>WenQuanYi Bitmap Song</string>
<string>AR PL UMing CN</string>
<string>AR PL ShanHeiSun Uni</string>
<string>Bitstream Vera Serif</string>
<string>DejaVu Serif</string>
<string>AR PL UKai CN</string>
<string>AR PL ZenKai Uni</string>
</edit>
</match>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sans-serif</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Lucida Grande</string>
<string>Bitstream Vera Sans</string>
<string>DejaVu Sans</string>
<string>STHeiti</string>
<string>Microsoft YaHei</string>
<string>WenQuanYi Zen Hei</string>
<string>AR PL UMing CN</string>
<string>AR PL ShanHeiSun Uni</string>
<string>WenQuanYi Bitmap Song</string>
<string>AR PL UKai CN</string>
<string>AR PL ZenKai Uni</string>
</edit>
</match>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monospace</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Bitstream Vera Sans Mono</string>
<string>DejaVu Sans Mono</string>
<string>STHeiti</string>
<string>Microsoft YaHei</string>
<string>WenQuanYi Zen Hei</string>
<string>AR PL UMing CN</string>
<string>AR PL ShanHeiSun Uni</string>
<string>WenQuanYi Bitmap Song</string>
<string>AR PL UKai CN</string>
<string>AR PL ZenKai Uni</string>
</edit>
</match>
</fontconfig>
這樣,在“系統-首選項-外觀-字體”中,將除Monospace外所有字體的第一位都選擇為“Lacide Grande”,系統就可以以蘋果的字體顯示中文界面了,同樣,在Firefox裡制定字體為“Lacide Grande”,就將以此字體顯示網頁。
4.2.3) 好的字體還需要耐心調節渲染效果,對於蘋果字體,引用Nicky’s BLOG的說法,可以在fonts.conf中強制關閉對華文正黑的字體微調
sudo gedit /etc/fonts/fonts.conf
在<fontconfig>下面加入下面一段:
<match target=”font”>
<test name=”family”>
<string>STHeiti</string>
</test>
<edit name=”hinting”>
<bool>false</bool>
</edit>
</match>
然後,在“系統-首選項-外觀-字體”中,“字體渲染”選項中選擇 “最佳形狀”,然後在 “細節” 裡面把平滑選擇為 “次像素(LCD)” ,可以獲得相當漂亮的字體顯示效果。
當然,對於界面字體每個人的見解和審美不同,如果偏愛文泉驛點陣宋體或者SimSun宋體等等非平滑字體,則需要單獨定義對這些字體的antialias等屬性的設定,可以Google相關文章學習參考。即使同樣對於華文黑體,其實也可以通過在系統字體設定中的“字體渲染”和“細節”中的選項的反復調試,獲得自己最喜歡的效果。
以下是我的界面效果和網頁浏覽效果:
五、軟件選擇和一些細節的調試
完成上述配置以後,您已經獲得了一套面子上相當過得去的Ubuntu系統,下面則為了日常的使用,可以進行一些小的調整和安裝工作,以使得系統更加完善。這一部分,關於安裝調試和軟件選擇,可以說見仁見智,我只簡單說說我覺得有共性和必要的一些問題:
5.1) 安裝Java並配置中文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re sun-java6-plugin
使Java正確顯示中文:
cd /usr/lib/jvm/java-1.6.0-sun/jre/lib/fonts/
sudo mkdir fallback
cd fallback
sudo ln -sf /usr/share/fonts/truetype/“某中文字體” ./
也就是說,在java的fonts目錄下建立fallback目錄並鏈接(或直接拷貝)一種中文字體到此目錄即可。不過華文正黑在我這裡通過這種方式不能正確工作,各位可以自行測試,我最後選用了另外的字體用於Java的中文顯示。
5.2) 安裝Flash插件並配置中文
sudo apt-get install flashplugin-nonfree
如果flash不能正確顯示中文,
cd /etc/fonts/conf.d/
sudo gedit ./49-sansserif.conf (擔心出錯請先備份此文件)
將文件中的第1、2、4個後面的sans-serif或者serif用你自己系統中支持中文的字體的名字代替,注意字體名字的大小寫,例如:
<fontconfig>
<!–
If the font still has no generic name, add sans-serif
–>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ll” name=”family” compare=”not_eq”>
<string>STHeiti</string>
</test>
<test qual=”all” name=”family” compare=”not_eq”>
<string>STHeiti</string>
</test>
<test qual=”all” name=”family” compare=”not_eq”>
<string>monospace</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append_last”>
<string>STHeiti</string>
</edit>
</match>
</fontconfig>
5.3) 中文輸入法的選擇
我選擇的是FITX,很不錯,可以導入搜狗拼音的txt格式詞庫,動態詞頻調整做得也很好,在我的筆記本上反應也很快。其它的iBus,Fcitx等等都是不錯的。
到其下載地址下載deb安裝包,並預先安裝scim和scim-python,基本就可以正確安裝了。安裝完成後可以通過SCIM的配置選項“輸入法引擎”中選擇和配置FITX中文輸入法。
5.4) 一些常用軟件
以下是我的一些選擇:
看電影:mplayer
音樂:rhythmbox和Audacious
IM:pidgin和騰訊官方的QQ For Linux。
浏覽器:Firefox
基本的辦公應用:openoffice
其它一些常用軟件:星際譯王 Freemind Tomboy 等等
5.5) 自動掛載NTFS分區:
sudo apt-get install ntfs-config,然後在“應用程序”->“系統工具”->“NTFS寫入支持配置程序”然後選中“啟用內部設備寫支持”和“啟用外部設備寫支持”兩項。
5.6) 按照筆者此前的Debian和Ubuntu使用經驗,對於從外部地址下載的deb安裝包,強烈建議通過建立一個簡單的本地源的方式進行維護和管理,同時輕松應對安裝時候的依賴性問題,我使用的方法較為簡單,回避了建立復雜的標准源的目錄結構等,算是個投機取巧的方法,具體如下:
cd ~
mkdir debs
cp *.deb debs/
dpkg-scanpackages debs /dev/null |gzip > debs/Packages.gz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在sources.list文件中加入如下段落
##本地源
deb file:///home/”你的用戶名” / debs/
保存退出後,
sudo apt-get update
以後,每次debs文件夾內的包有變化,重新運行“dpkg-scanpackages debs /dev/null |gzip > debs/Packages.gz”,並“sudo apt-get update”即可。
以上,是此次安裝配置Ubuntu 8.10的一點而體驗,對於玩過一段時間的老手而言,這些安裝配置過程不過是“小兒科”了,即便對於我這個此前有過兩年ubuntu使用經驗而只是中間因為種種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的菜鳥,這些過程也實際上比較輕松。記錄下來,權當備忘和留念吧,如果僥幸對某位路過的讀者有一點而用途,那更是十分榮幸了:)
The End,Enjoy your Ubu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