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中如果要監視一個進程的運行情況,如查看它的CPU使用效率和內存使用情況,就需要從系統的/proc目錄的讀取一些系統信息。然後分析得到結果,特別是在嵌入式中的應用程序這個功能就很重要。本文中的代碼是從top命令的源代碼分析中獲
Linux是一個多任務的操作系統,系統上同時運行著多個進程,正在執行的一個或多個相關進程稱為一個作業。使用作業控制,用戶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作業,並在需要時在作業之間進行切換。本章詳細介紹進程管理及作業控制的命令,包括啟動進程、查看進程、調
第一部分 CVS服務器的配置(以1.10版)1、 CVS簡述與CVS服務器的安裝:CVS是目前比較流行與優秀的版本管理與控制工具,它深受大多數開發人員與系統管理的喜愛,同時也是用來管理其它日常文檔(如word工作文檔之類)的一個強有力的
眾所周知,shell是Linux操作系統下的主要管理工具。系統管理員除了要掌握shell下的命令外,還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字符。這些特殊字符可以幫助系統管理員將多個命令組合成一個命令,或者說可以讓系統管理員更便捷的操作。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
簡介:本文討論 OpenSSH 支持的一些身份驗證方法。OpenSSH 是一種實現 SSH1 和 SSH2 協議的免費工具。通過本文您將了解 OpenSSH 中一些身份驗證方法的配置以及 IBM® 支持的 OpenSSH 版本中
用於Linux 開發的Rational 工具Rational 軟件提供了綜合的解決方案,讓您可以利用 Linux 構建、集成、擴展、改造和部署軟件。憑借對軟件生命周期中所有角色和活動的廣泛支持,IBM 軟件開發平台、Rational 產
RPM 是 Red Hat Package Manager 的縮寫,本意是Red Hat 軟件包管理,顧名思義是Red Hat 貢獻出來的軟件包管理;在Fedora 、Redhat、Mandriva、SuSE、YellowDog等主流發
內容摘要:將resin-version/contrib/init.resin.in復制到/etc/rc.d/init.d/resin。修改resin中的一些設置:JAVA_HOME RESIN_HOME USER 等。用/sbin/ch
通過SAMBA可以讓Linux服務器成為Windows域中的一員,也可以讓Windows客戶端通過網上鄰居來訪問Linux服務器。不過Windows與Linux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操作系統平台。即使SAMBA服務器提供了雙方溝通的一個平台,
以下腳本把所有要編輯的源文件備份到/bak目錄下,並且所有的路徑位置保持不變,比如vii /etc/hosts,則把/etc/hosts復制到/bak/etc/hosts。# cat /sh/vii#!/usr/bin/bash#判斷源
學習計算機原理,最好是實踐或看高手寫的源代碼,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再會感到原理的抽象。關於slab一些原理資料,可以在這裡下載或到網站有更多的信息和資料。Slab內存管理機制已被廣泛使用,要找到使用slab管理內存的開源代碼也不難,如一些O
誰都有可能丟東西,要是把自己服務器的root密碼丟了怎麼辦?沒關系,我們用下面的方法恢復。恢復方法方法一:直接通過lilo制定init="/bin/bash啟動來修改密碼方法二:通過光盤啟動,掛載/分區,修改/etc/shad
簡介:本文介紹了一個跨平台的自動化構建系統 CMake 在 linux 上的使用方法。 CMake 是一個比 automake 更加容易使用的工具,能夠使程序員從復雜的編譯連接過程中解脫出來。文中通過一些例子介紹使用 CMake 處理多
在PC機上安裝了雙系統,Linux有時候需要用到Windows的資源,所以選擇D盤在Linux啟動時自動掛載。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修改/etc/fstab文件。首先介紹一下/etc/fstab文件格式。/etc/fstab文件配置了所有文
摘要:MS從來沒有提供過SQLServer for Linux,所以大家也不要去嘗試在Linux系統安裝SQLServer,但是可以通過ODBC連接Windows系統的SQLServer數據庫;一、關於測試環境及Linux連接SQL S
有時程序需要存儲很大量的數據,或者在幾個進程間交換數據,這時您可能考慮到使用臨時文件。使用臨時文件要考慮幾個問題:1、保證臨時文件間的文件名不互助沖突。2、保證臨時文件中內容不被其他用戶或者黑客偷看、刪除和修改。所以在linux下有專門
對於負責提供支持的人而言,保持對問題、難題及其修訂的跟蹤,可能會是一項棘手的任務;不過,有一個完美的開源方案可以滿足這一要求:Bugzilla。安裝它之後,您就可以方便地跟蹤 bug 了,並可在發現特定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時得到通知。本文給
重要數據的丟失可能意味著致命的破壞。盡管如此,還是有無數專業人員忽視了對他們的數據的備份。雖然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最常見的一個解釋是,執行例行備份確實煩瑣。由於機器擅長於完成普通而重復的任務,因此,自動化備份的過程是降低工作內在的枯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 IPv4 地址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新一代的 IPv6 協議也日益被廣泛的接受和使用,越來越多的軟件系統都要求支持 IPv6 網絡協議。然而現有網絡環境對 IPv6 的支持仍然非常有限,這給軟件的開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