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命令是列出目錄內容(List Directory Contents)的意思。運行它就是列出文件夾裡的內容,可能是文件也可能是文件夾。
[[email protected] soft]# ls
apache-tomcat-7.0.70 app dokuwiki jdk1.7.0_79 mysql-5.7.14-linux-glibc2.5-x86_64 redis zookeeper-3.4.6
“ls -l”命令以詳情模式(long listing fashion)列出文件夾的內容。
[[email protected] soft]# ls -l
total 28
drwxr-xr-x 9 root root 4096 Sep 13 11:04 apache-tomcat-7.0.70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Sep 9 17:45 app
drwxrwxrwx 8 777 apache 4096 Aug 16 10:49 dokuwiki
drwxrwxrwx 8 uucp 143 4096 Apr 11 2015 jdk1.7.0_79
drwxr-xr-x 9 7161 31415 4096 Jul 12 21:03 mysql-5.7.14-linux-glibc2.5-x86_64
drwxr-xr-x 6 root root 4096 Sep 9 11:56 redis
drwxr-xr-x 10 1000 1000 4096 Feb 20 2014 zookeeper-3.4.6
“ls -a”命令會列出文件夾裡的所有內容,包括以”.”開頭的隱藏文件。
[[email protected] soft]# ls -a
. .. apache-tomcat-7.0.70 app dokuwiki jdk1.7.0_79 mysql-5.7.14-linux-glibc2.5-x86_64 redis zookeeper-3.4.6
[[email protected] soft]#
注意:在Linux中,文件以“.”開頭的就是隱藏文件,並且每個文件,文件夾,設備或者命令都是以文件對待。ls -l 命令輸出:
1. d (代表了是目錄).
2. rwxr-xr-x 是文件或者目錄對所屬用戶,同一組用戶和其它用戶的權限。
3. 上面例子中第一個root 代表了文件文件屬於用戶root
4. 上面例子中的第二個root代表了文件文件屬於用戶組root
5. 4096 代表了文件大小為4096字節
6. Jul 12 21:03 代表了文件最後一次修改的日期和時間.
7. 最後面的就是文件/文件夾的名字
“lsblk”就是列出塊設備。除了RAM外,以標准的樹狀輸出格式,整齊地顯示塊設備。
[[email protected] soft]#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xvda 202:0 0 4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
“lsblk -l”命令以列表格式顯示塊設備(而不是樹狀格式)。
[[email protected] soft]# lsblk -l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xvda 202:0 0 4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
注意:lsblk是最有用和最簡單的方式來了解新插入的USB設備的名字,特別是當你在終端上處理磁盤/塊設備時。
“md5sum”就是計算和檢驗MD5信息簽名。md5 checksum(通常叫做哈希)使用匹配或者驗證文件的文件的完整性,因為文件可能因為傳輸錯誤,磁盤錯誤或者無惡意的干擾等原因而發生改變。
[[email protected] app]# md5sum apache-tomcat-7.0.70.tar.gz
a551502b9f963e58e84d973216185e70 apache-tomcat-7.0.70.tar.gz
“dd”命令代表了轉換和復制文件。可以用來轉換和復制文件,大多數時間是用來復制iso文件(或任何其它文件)到一個usb設備(或任何其它地方)中去,所以可以用來制作USB啟動器。
[[email protected] app]# dd if=/home/user/Downloads/debian.iso of=/dev/sdb1 bs=512M; sync
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usb設備就是sdb1(你應該使用lsblk命令驗證它,否則你會重寫你的磁盤或者系統),請慎重使用磁盤的名,切忌。
“uname”命令就是Unix Name的簡寫。顯示機器名,操作系統和內核的詳細信息。
[[email protected] app]# uname -a
Linux linuxidc.com 2.6.32-220.23.2.al.ali1.1.alios6.x86_64 #1 SMP Sun Jan 4 15:01:53 CST 201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注意: uname顯示內核類別, uname -a顯示詳細信息。上面的輸出詳細說明了uname -a
1. “Linux“: 機器的內核名
2. “linuxidc.com“: 機器的節點名
3. “2.6.32-220.23.2.al.ali1.1.alios6.x86_64“: 內核發布版本
4. “#1“: 內核版本
5. “x86_64“: 處理器架構
6. “GNU/Linux“: 操作系統名
“history”命令就是歷史記錄。它顯示了在終端中所執行過的所有命令的歷史。
[[email protected] app]# history
22 ls
23 tar -zxvf redis-3.2.3.tar.gz
24 ls
25 cd redis-3.2.3
26 ls
27 make
28 cd src/
29 s
30 ls
31 ./redis-server
32 ./redis-cli
33 ps -aux | grep redis
34 ls
35 cd ...
36 cd ..
注意:按住“CTRL + R”就可以搜索已經執行過的命令,它可以在你寫命令時自動補全。
sudo”(super user do)命令允許授權用戶執行超級用戶或者其它用戶的命令。通過在sudoers列表的安全策略來指定。
注意:sudo 允許用戶借用超級用戶的權限,然而”su”命令實際上是允許用戶以超級用戶登錄。所以sudo比su更安全。
並不建議使用sudo或者su來處理日常用途,因為��可能導致嚴重的錯誤如果你意外的做錯了事,這就是為什麼在linux社區流行一句話:
“To err is human, but to really foul up everything, you need root password.”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擁有root密碼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 譯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在命名路徑下創建新的目錄。然而如果目錄已經存在了,那麼它就會返回一個錯誤信息”不能創建文件夾,文件夾已經存在了”(“cannot create folder, folder already exists”)
[[email protected] app]# mkdir test
注意:目錄只能在用戶擁有寫權限的目錄下才能創建。mkdir:不能創建目錄test
,因為文件已經存在了。(上面的輸出中不要被文件迷惑了,你應該記住我開頭所說的-在linux中,文件,文件夾,驅動,命令,腳本都視為文件)
“touch”命令代表了將文件的訪問和修改時間更新為當前時間。touch命令只會在文件不存在的時候才會創建它。如果文件已經存在了,它會更新時間戳,但是並不會改變文件的內容。
[[email protected] app]# touch test
“chmod”命令就是改變文件的模式位。chmod會根據要求的模式來改變每個所給的文件,文件夾,腳本等等的文件模式(權限)。
在文件(文件夾或者其它,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就使用文件)中存在3中類型的權限
Read (r)=4
Write(w)=2
Execute(x)=1
所以如果你想給文件只讀權限,就設置為’4’;只寫權限,設置權限為’2’;只執行權限,設置為1; 讀寫權限,就是4+2 = 6, 以此類推。
現在需要設置3種用戶和用戶組權限。第一個是擁有者,然後是用戶所在的組,最後是其它用戶。
rwxr-x--x abc.sh
這裡root的權限是 rwx(讀寫和執行權限),
所屬用戶組權限是 r-x (只有讀和執行權限, 沒有寫權限),
對於其它用戶權限是 -x(只有只執行權限)
//為了改變它的權限,為擁有者,用戶所在組和其它用戶提供讀,寫,執行權限。
[[email protected] app]# chmod 777 abc.sh
//三種都只有讀寫權限
[[email protected] app]# chmod 666 abc.sh
//擁有者用戶有讀寫和執行權限,用戶所在的組和其它用戶只有可執行權限
[[email protected] app]# chmod 711 abc.sh
注意:對於系統管理員和用戶來說,這個命令是最有用的命令之一了。在多用戶環境或者服務器上,對於某個用戶,如果設置了文件不可訪問,那麼這個命令就可以解決,如果設置了錯誤的權限,那麼也就提供了為授權的訪問。
“chown”命令就是改變文件擁有者和所在用戶組。每個文件都屬於一個用戶組和一個用戶。在你的目錄下,使用”ls -l”,你就會看到像這樣的東西。
root@linuxidc:~# ls -l
drwxr-xr-x 3 server root 4096 May 10 11:14 Binary
drwxr-xr-x 2 server server 4096 May 13 09:42 Desktop
在這裡,目錄Binary屬於用戶”server”,和用戶組”root”,而目錄”Desktop”屬於用戶“server”和用戶組”server”
“chown”命令用來改變文件的所有權,所以僅僅用來管理和提供文件的用戶和用戶組授權。
root@linuxidc:~# chown server:server Binary
drwxr-xr-x 3 server server 4096 May 10 11:14 Binary
drwxr-xr-x 2 server server 4096 May 13 09:42 Desktop
注意:“chown”所給的文件改變用戶和組的所有權到新的擁有者或者已經存在的用戶或者用戶組。
Debian系列以“apt”命令為基礎,“apt”代表了Advanced Package Tool。APT是一個為Debian系列系統(Ubuntu,Kubuntu等等)開發的高級包管理器,在Gnu/Linux系統上,它會為包自動地,智能地搜索,安裝,升級以及解決依賴。
root@linuxidc:~# apt-get install mplayer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package was automatically installed and is no longer required:
java-wrappers
Use 'apt-get autoremove' to remove it.
The following extra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esound-common libaudiofile1 libesd0 libopenal-data libopenal1 libsvga1 libvdpau1 libxvidcore4
Suggested packages:
pulseaudio-esound-compat libroar-compat2 nvidia-vdpau-driver vdpau-driver mplayer-doc netselect fping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esound-common libaudiofile1 libesd0 libopenal-data libopenal1 libsvga1 libvdpau1 libxvidcore4 mplayer
0 upgraded, 9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8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3,567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7,772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
root@linuxidc:~# apt-get update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Get:1 http://security.ubuntu.com raring-security Release.gpg [933 B]
Hit http://in.archive.ubuntu.com raring Release.gpg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Get:2 http://security.ubuntu.com raring-security Release [40.8 kB]
Ign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Get:3 http://in.archive.ubuntu.com raring-updates Release.gpg [933 B]
Hit http://ppa.launchpad.net raring Release.gpg
Hit http://in.archive.ubuntu.com raring-backports Release.gpg
注意:上面的命令會導致系統整體的改變,所以需要root密碼(查看提示符為”#”,而不是“$”).和yum命令相比,Apt更高級和智能。
見名知義,apt-cache用來搜索包中是否包含子包mplayer, apt-get用來安裝,升級所有的已安裝的包到最新版。
“tar”命令是磁帶歸檔(Tape Archive),對創建一些文件的的歸檔和它們的解壓很有用。
root@linuxidc:~# tar -zxvf abc.tar.gz (記住'z'代表了.tar.gz)
root@linuxidc:~# tar -jxvf abc.tar.bz2 (記住'j'代表了.tar.bz2)
root@linuxidc:~# tar -cvf archieve.tar.gz(.bz2) /path/to/folder/abc
注意: “tar.gz”代表了使用gzip歸檔,“bar.bz2”使用bzip壓縮的,它壓縮的更好但是也更慢。
“cal”(Calender),它用來顯示當前月份或者未來或者過去任何年份中的月份。
[[email protected] app]# cal
September 2016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顯示已經過去的月份,1835年2月
[[email protected] app]# cal 08 1980
August 1980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注意: 你不需要往回調整日歷50年,既不用復雜的數據計算你出生那天,也不用計算你的生日在哪天到來,[因為它的最小單位是月,而不是日]。
“date”命令使用標准的輸出打印當前的日期和時間,也可以深入設置。
[[email protected] app]# date
Sun Sep 18 23:59:27 CST 2016
[[email protected] app]# date --set='14 may 2013 13:57'
Tue May 14 13:57:00 CST 2013
[[email protected] app]#
cat”代表了連結(Concatenation),連接兩個或者更多文本文件或者以標准輸出形式打印文件的內容。
[[email protected] app]# cat a.txt b.txt
this is a
this is b
注意:“>>”和“>”調用了追加符號。它們用來追加到文件裡,而不是顯示在標准輸出上。“>”符號會刪除已存在的文件,然後創建一個新的文件。所以因為安全的原因,建議使用“>>”,它會寫入到文件中,而不是覆蓋或者刪除。
在深入探究之前,我必須讓你知道通配符(你應該知道通配符,它出現在大多數電視選秀中)。通配符是shell的特色,和任何GUI文件管理器相比,它使命令行更強大有力!如你所看到那樣,在一個圖形文件管理器中,你想選擇一大組文件,你通常不得不使用你的鼠標來選擇它們。這可能覺得很簡單,但是事實上,這種情形很讓人沮喪!
例如,假如你有一個有很多很多各種類型的文件和子目錄的目錄,然後你決定移動所有文件名中包含“Linux”字樣的HTML文件到另外一個目錄。如何簡單的完成這個?如果目錄中包含了大量的不同名的HTML文件,你的任務很巨大,而不是簡單了。
在LInux CLI中,這個任務就很簡單,就好像只移動一個HTML文件,因為有shell的通配符,才會如此簡單。這些是特殊的字符,允許你選擇匹配某種字符模式的文件名。它幫助你來選擇,即使是大量文件名中只有幾個字符,而且在大多數情形中,它比使用鼠標選擇文件更簡單。
這裡就是常用通配符列表:
Wildcard Matches
* 零個或者更多字符
? 恰好一個字符
[abcde] 恰好列舉中的一個字符
[a-e] 恰好在所給范圍中的一個字符
[!abcde] 任何字符都不在列舉中
[!a-e] 任何字符都不在所給的范圍中
{debian,linux} 恰好在所給選項中的一整個單詞
! 叫做非,帶’!’的反向字符串為真
“copy”就是復制。它會從一個地方復制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個地方。
[[email protected] app]# cp apache-tomcat-7.0.70.tar.gz apache-tomcat-7.0.70.tar.gz.bak
注意: cp,在shell腳本中是最常用的一個命令,而且它可以使用通配符(在前面一塊中有所描述),來定制所需的文件的復制。
“mv”命令將一個地方的文件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email protected] app]# mv apache-tomcat-7.0.70.tar.gz ../
注意:mv 命令可以使用通配符。mv需謹慎使用,因為移動系統的或者未授權的文件不但會導致安全性問題,而且可能系統崩潰。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在終端中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全路徑。
[[email protected] app]# pwd
/home/soft/app
[[email protected] app]#
注意: 這個命令並不會在腳本中經常使用,但是對於新手,當從連接到nux很久後在終端中迷失了路徑,這絕對是救命稻草。
最後,經常使用的“cd”命令代表了改變目錄。它在終端中改變工作目錄來執行,復制,移動,讀,寫等等操作。
[[email protected] app]# cd /home/soft/
[[email protected] soft]# pwd
/home/soft
[[email protected] soft]# ls
apache-tomcat-7.0.70 app dokuwiki jdk1.7.0_79 mysql-5.7.14-linux-glibc2.5-x86_64 redis zookeeper-3.4.6
注意: 在終端中切換目錄時,cd就大顯身手了。“cd ~”會改變工作目錄為用戶的家目錄,而且當用戶發現自己在終端中迷失了路徑時,非常有用。“cd ..”從當前工作目錄切換到(當前工作目錄的)父目錄。
這些命令肯定會讓你在Linux上很舒服。但是這並不是結束。不久,我就會寫一些其它的針對於中級用戶的有用命令。例如,如果你熟練使用這些命令,歡呼吧,少年,你會發現你已從小白級別提升為了中級用戶了。在下篇文章,我會介紹像“kill”,”ps”,”grep”等等命令,期待吧,我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