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規定與操作系統無關,是由於硬盤引起的。一塊硬盤的分區劃分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如果硬盤的架構不變,這種規定也不會發生變化。
硬盤分區之後需要進行格式化(高級格式化),用來指定用戶使用的文件系統(我們放入硬盤中的文件需要管理,硬盤的使用情況也需要管理,而這個管理者就是文件系統),文件系統有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linux可以識別的文件系統有EXT2,EXT3,EXT4(默認)。linux下進行格式化時,首先將分區劃分成許多個block(每個4KB),我們將來的文件是放在這些block中的,比如我們要將10kb的一個小文件放入硬盤中,那麼它就會獨占3個block(12KB),雖然空間有剩余,但是其它文件不能使用,而且這個3個block可能不是連續的。那麼如何統計block的使用情況呢?這就需要在硬盤中劃分出一塊區域來放一個叫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的東西進行記錄。
linux中有個重要的思想:一切皆文件。所以,在linux看來,硬件設備也是文件,硬盤也不例外。既然是文件,那就得有文件名,所以每個設備在/dev/目錄下都有個文件名(這個是linux自動完成)。下面是硬件和對應的設備文件名。
圖中的表如何理解,那我的機子舉個例子
我的機子中就一塊SATA硬盤,所以在/dev下只有個sda,如果再加一塊就會出現個sdb,以此類推。然後我的硬盤中被劃分出三分區所以在sda加上1、2、3來表示第一、二、三分區。還有一點就是邏分區的編號是從5開始的。當執行圖中的命令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這一步與windows當中的分配盤符很類似。在windows中,我們劃好分區後要給每個分區命名盤符(C,D,E,F通常是這樣),而linux中稱之為掛載,要把分區放在某個的目錄下,我們稱該目錄為掛載點。這個有點難理解,系統分區的操作都還沒有完成,怎麼會有目錄呢?其實這些目錄是空目錄,當我們安裝操作系統時才會創建,現在我們就先假想有這些目錄,不然的話linux就無法正常安裝。linux要求在根目錄下需要掛載一個分區。在swap(虛擬內存)下需要掛載一個分區(最多2G),這個掛載點我們看不到,因為是給內核使用的。通常我們還會在/boot下掛載一個分區(200M即可)。linux下的目錄結構雖然是樹形結構,但是我們可以將某個分區掛載到某個子目錄中。如圖,如果我們不將sda2掛載在/home下,那麼/home下創建個文件就會放在sda3中,反之會放在sda2中。boot分區一定是sda1,因為在磁盤開始位置存在著一些系統啟動時需要的數據。
我們在安裝好vmware後會自動創建兩塊虛擬網卡
而且我們安裝的Centos6.5中會出現eth0網卡,這兩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以及如何讓虛擬機與我們的主機進行通許,甚至能訪問互聯網,可以參考下面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