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您现在的位置: Linux教程網 >> UnixLinux >  >> Linux基礎 >> Linux技術

Linux下軟件包類故障排錯方案詳解

軟件包類故障在Linux系統中比較常見,例如:需要編譯源碼包程序時系統中沒有安裝gcc編譯工具,安裝RPM軟件包時有未解決的依賴關系,程序庫文件或頭文件的安裝路徑不正確等,軟件包類故障產生的原因非常多,通常只需要根據相應的錯誤提示信息,確認安裝好編譯環境,找到所需要的依賴軟件包,糾正庫文件或對應的頭文件路徑即可。

下面主要介紹rpm數據庫損壞和找不到“.so”文件的故障解決方法。

1、rpm數據庫損壞

rpm數據庫損壞的故障並不多見,出現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於經常強制關機,誤刪除運行中的文件,強制替換一些rpm包文件等。rpm數據庫損壞後,在使用rpm工具查詢或安裝軟件時,將無法正常運行。

eg:模擬rpm數據庫損壞故障,並驗證錯誤信息。

RPM作為Linux系統中的軟件包管理機制,維護著一份獨立的文件數據庫,用於存儲在系統中已安裝的rpm包信息。當數據文件損壞時,將導致不能使用rpm命令或yum命令來查詢、安裝、升級、刪除rpm類軟件包。解決該故障一般只需要執行"rpm --rebuilddb"命令,重建數據庫即可。     

Ps:本系統httpd包已經安裝!

eg:清除損壞的rpm數據文件,並重建數據庫信息。

看圖提示可以了吧!

2、缺少*.so類文件

在通過源碼編譯的方式安裝軟件包時,程序的可執行文件、函數庫、配置文件等一般會默認安裝到"/usr/local'目錄下的相應位置(前提是你的程序安裝在"/usr/local"下喔,比如:/usr/local/mysql/bin、/usr/local/mysql/lib等),以便與系統程序的相關目錄區別開來。

*.so文件就如同Windows系統中的.dll文件一樣,是庫文件。一個程序的正常安裝和運行需要特定庫文件的支持。由於類似於"/usr/local/mysql/lib"的目錄並不包括在Linux系統的默認庫文件路徑下,當安裝其他軟件包時,如果需要用到這些目錄中的動態鏈接庫文件,將會無法找到,從而出現缺少".so"文件的錯誤信息。

在RHEL5系統中,配置文件“/etc/ld.so.conf”記錄了動態鏈接庫的默認搜索路徑。當需要添加新的庫文件搜索路徑時,則必須在該文件中進行相應修改,修改完畢後執行"ldconfig"命令,重新讀取新的配置信息。

eg:將"/usr/local/mysql/lib/mysql'目錄添加到系統的庫文件搜索路徑中。

vi /etc/ld.so.conf                //在文件末尾添加一行記錄

/usr/local/mysql/lib/mysql

ldconfig

當安裝新的應用程序時,如果提示缺少".so"文件,應首先使用find命令查找系統中是否存在對應的文件,若不存在則表示提供該鏈接庫的依賴軟件並沒有安裝,需要先獲取相應的軟件包並安裝才行。若在系統中已經存在對應的".so"文件,則可以通過上述修改ld.so.conf文件的方法解決庫文件搜索的問題。

3、修復文件系統

Linux主機經常因為非正常關機、突然斷電、設備數據讀寫異常等原因導致文件系統的破壞。比較常見的是超級塊(super-block)損壞,超級塊是文件系統的核心"檔案",它記錄了該文件系統的類型、大小、空閒磁盤塊等信息。當文件系統的超級塊數據損壞時,Linux將無法識別該文件系統,也就無法掛載使用。

當通過"/etc/fstab"配置文件自動加載的文件系統出現錯誤時,Linux系統開機後一般會自動進行檢測,並提示用戶需要進行文件系統的修復操作,例如:當"/dev/sdb1"分區的超級塊出現錯誤時,啟動後系統將提示"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

這時只需要輸入root用戶的密碼,即可進入到一個臨時的Shell環境,在這裡用戶可以對出現錯誤的文件系統進行修復。修復一般的文件系統錯誤可以使用fsck命令,結合"-t"選項指定文件系統類型,結合“-y”選擇對發現的問題自動回答“ye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該文件系統遭受破壞的情況很嚴重,則修復完畢後可能仍然會丟失一些數據,因此請慎重決定是否進行修復。

eg:使用fsck命令修復位於"/dev/sdb1"分區中的ext3文件系統。

fsck -yt ext3 /dev/sdb1

exit                    //退出臨時Shell環境後將自動重啟。

4、磁盤資料耗盡故障

顯而易見,當一個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被耗盡以後,將無法繼續在該分區創建新的文件數據,從而導致故障的出現,例如:當根分區"/"中的磁盤空間耗盡以後,將可能導致部分程序乃至整個系統無法正常啟動或進行,因為一些臨時的運行文件將無法建立。

當根分區磁盤空間不足無法啟動進入Linux系統時,可以通過RHEL5的光盤進入急救模式,轉移或清除掉根分區占用大量空間的文件。過程不再描述。

除此以外,當ext3文件系統中,i節點作為文件的索引節點,決定了該磁盤中文件數據的存儲位置。當一個文件系統被創建以後,其i節點數就已經固定下來了,從而在該文件系統中能夠使用的文件數量也就固定下來了。如果用戶在該分區中創建了巨量的細小文件(耗盡i節點),將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雖然該分區中仍然有大量的剩余磁盤空間,但是用戶卻無法再 建立新的文件。

4.1、模擬i節點耗盡故障

eg:1、以一個20M的ext3文件系統為例(“/dev/sdb2”),將其掛載到"/data"目錄下。並使用帶“-i”選項的df命令確認該分區的i節點的使用情況。

4.2、編寫一個循環創建空文件的腳本程序,運行該腳本直至耗盡sdb2分區中的i節點。

4.3、i節點耗盡以後,再次創建新的文件時,將會出現"設備上沒有空間"的錯誤信息,但是使用df命令可以查看到該分區中還有可用的剩余空間,只是i節點數已經用完。

4.4、修復i節點耗盡故障

理解i節點耗盡故障的根結以後,問題就好了點了,只要找出該分區中占用大量i節點的細小文件,並進行轉移或者刪除即可。

rm -rf `find /data -empty -a -type f`

5、無法卸載已掛載的設備

在Linux系統中,通過umount命令卸載光驅等設備時,有時候會出現"device is busy"的提示信息,而無法卸載。這表示"設備正忙",很可能是由於用戶或者其他程序正在使用設備的資料而造成的,系統基於保護性考慮,將禁止直接卸載該設備。

eg:當用戶的當前功能路徑位於光盤中的目錄時,將無法卸載該光盤設備。

由於umount命令並不會告知是那個用戶、程序正在使用該設備中的資源,因此在當前登錄的用戶數量較多、進程結構復雜的情況下會很難定位正在使用該目錄的進程。使用fuser命令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fuser命令用戶找出正在使用某個設備或文件/目錄的用戶、程序等相關信息。通過“-m”選項可以指定相應的文件或目錄,“-v”選項可以顯示詳細信息。如果使用"-k"選項,還可以強制關閉正在使用該文件或目錄的進程(當然,也可以使用kill命令終止該進程。)

eg:查看正在使用"/media"目錄的用戶、進程等相關信息,然後關閉正在使用該目錄的進程。

6、檢測硬盤壞道

磁盤壞道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前者主要由於軟件操作不當造成,可以使用軟件修復;而後者是物理性損壞,只能通過更改磁盤分區或扇區占用位置來進行改善,排除掉包含壞塊的磁盤空間。當磁盤出現一下現象時,有可能是磁盤出現壞道,需要進行檢測和修復。

>:讀取磁盤中的數據時,磁盤設備發出異常聲響。

>:訪問磁盤中的某個文件時,反復讀取且出錯,提示文件損壞。

>:對於新建立的分區無法完成格式化。

>:系統使用該磁盤時頻繁死機。

硬盤出現壞道後,如果不及時更換或進行技術出來,壞道就會越來越多,並可能造成頻繁死機和數據丟失的後果。所有必要時應該對磁盤進行定期檢測,檢測是否存在壞道。

在Linux系統中,檢測磁盤的壞道情況可以使用badblocks命令進行,在創建文件系統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mkfs命令的選項進行檢測。使用badblocks命令時,“-s”選項用戶顯示進度信息,“-v”選項用於顯示詳情。

eg:使用mkfs命令格式化"/dev/sdb2"分區,並結合"-c"選項進程壞塊檢測。

eg:使用badblocks命令檢測"/dev/sdb2"分區中是否存心壞塊。

以上為常見問題;歡迎補充~~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