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Vim簡介:Vim的前身為vi(visual editor)編輯器,Vi編輯器是Linux和Unix上最基本的文本編輯器,工作在字符模式下。由於不需要圖形界面,Vi是效率很高的文本編輯器。盡管在Linux上也有很多圖形界面的編輯器可用,但Vi在系統和服務管理中的功能是那些圖形編輯器所無法比擬的。它在Linux上的地位就像Edit程序在DOS上一樣。它可以執行輸出、刪除、查找、替換、塊操作等眾多文本操作,而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其進行定制,這是其他編輯程序所沒有的。Vim在Vi的基礎上改進和增加了很多特性,例如:多緩沖編輯,對於任意窗口個數的分割,單詞縮寫,崩潰時的文件恢復,遠程編輯等。Vi同Vim一樣擁有基礎的三種狀態:命令模式,底行模式和插入模式。具體的操作命令在此不做贅述,後期博文將會更新...
二、Vim的配置:本次Vim的配置環境為centos6版本,對於Mac,RedHat,Ubuntu系統可參考配置方法,但不敢保證Vim的成功配置與否,但對於centos來說是通用的。
注:對於Vim特性的配置,由於留給編輯者的自由空間很大,所以說Vim的配置很簡單,但是要是追求完美,追求細膩,追求極致的人來說,添加的指令集就相當龐大了,在此僅配置些個人感覺實用的一些常用的指令,剩余的可自行添加。
①首先要先了解.vimrc文檔:存放對於Vim編輯器特性效果的指令(代碼)。
先查看當前系統內有無該文檔,可利用find命令進行查找,例如:find -name “.vimrc”,注:文檔名前的.符號,說明該文件為隱藏型文件,直接ls是不顯示的。
若查找無果,就在/home目錄下創建該文檔。
→ ▲可以看到.vimrc的存放路徑。②關於插件的安裝:這裡需要下載安裝Taglist和Winmanager這兩個插件。 點擊下載Taglist插件 點擊下載Winmanage插件
▲下載並解壓這兩個包後,先說Taglist的壓縮包,會解壓出名為doc和plugin的文件夾,在/home目錄下的.vim文件夾下,分別創建doc和plugin兩個子目錄,然後把該文件夾中的文檔拷至對應的子目錄中。然後第二個Winmanage的壓縮包解壓出來的winmanage文件拷貝到到doc目錄中,其余的三個文件拷貝到plugin目錄中。注意:doc目錄中的文件都是以.txt作為文件名的,而plugin中的四個文件都是以.vim作為文件名的。注:藍色框為Taglist包的解壓文件,黑色框為Winmanage包的解壓文件。③打開.vimrc文檔:對於.vimrc的配置文檔,網上一搜一堆,所以可以利用現成的文檔,文檔中沒有的可自主添加。 點擊下載.vimrc文檔若已有.vimrc文檔,可復制其文檔內的指令;若之前沒有的話,不用創建該文檔,直接將此文檔粘貼在/home下就行了,有需要進去直接改即可。進入.vimrc文檔後添加以下指令:let Tlist_Show_One_File=1
let Tlist_Exit_OnlyWindow=1
let Tlist_Use_Right_Window=1
let g:winManagerWindowLayout='FileExplorer|TagList'
nmap wm :WMToggle<cr>
④保存退出後,.vimrc的基礎配置則已完成,隨便打開一個.c或.cpp文件,在Normal狀態下輸入: WMToggle,則會看到Vim編輯器的配置效果。⑤.vimrc文檔:a.顯示類的相關指令:
b.實用類的相關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