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學習,mount 命令,一定會有很多疑問。其實我想疑問來源更多的是對linux系統本身特殊性了解問題。 linux是基於文件系統,所有的設備都會對應於:/dev/下面的設備。如:
[chengmo@centos5 dev]$ ls | grep -E "^(sd|hd)"
hdc
sda
sda1
sda2
sdb
sdb1
sd*代表scic硬盤
因此,需要進行設備訪問時候,我們需要進行系統掛載(mount). 那麼mount到底能夠掛載那些設備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
一、mount可以用來掛載什麼:不同的操作系統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統格式。MS-DOS支持FAT16文件系統,Windows98支持FAT16、FAT32文件系統,WindowsNT支持FAT16、NTFS文件系統,Windows2000則支持FAT16、FAT32、NTFS三種文件系統格式,現在的xp可以支持FAT32,NTFS,現在最新版本的windows 7 引入了新的WinFS文件系統。 而 Linux差不多支持所有的文件系統格式,但一般使用ext2或ext3文件系統。很多用戶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統,如果想在運行的Linux下訪問其它文件系統中的資源的話,就要用Linux
mount命令來實現。
二、mount使用格式:mount命令[-參數] [設備名稱] [掛載點]
說明:
[掛載點]必須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這個目錄可以不為空,但掛載後這個目錄下以前的內容將不可用,umount以後會恢復正常。
[設備名稱] 可以是一個分區,一個usb設備,光驅,軟盤,網絡共享等。
常見參數說明:Mount 掛載文件系統使用幫助參數說明常見參數:-t vfstype 掛載指定的設備類型:adfs, affs, autofs, coda, coherent, cramfs, devpts, efs, ext, ext2, ext3, hfs, hpfs, iso9660, jfs, minix, msdos, ncpfs, nfs, nfs4, ntfs, proc, qnx4, ramfs, reiserfs, romfs, smbfs, sysv,
tmpfs, udf, ufs, umsdos, vfat, xenix, xfs, xiafs
一般文件類型,可以不需要指定就可以有相同自動檢測(adfs, bfs, cramfs, ext, ext2, ext3, hfs, hpfs, iso9660, jfs, minix, ntfs, qnx4, reiserfs, romfs, udf, ufs, vxfs, xfs, xiafs 等文件系統),如果探測失敗,就將訪問/etc/filesystems ,以指定文件系統探測。說明:如果清楚文件系統,最好指定具體類型。探測錯誤將帶來災難性的。
多個文件系統可以用“,”分割開來
mount -a -t nomsdos,ext
將掛載fstab文件指定所有的文件系統,除了類型為 msdos 和 ext 的那一些。
常見文件類型ext2 linux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統
msdos MS-DOS的fat,就是fat16 vfat
windows98常用的fat32
nfs 網絡文件系統
smbfs windows共享系統
iso9660 CD-ROM光盤標准文件系統
ntfs windows NT/2000/XP的文件系統
auto 自動檢測文件系統-o options指定掛載系統選項:多個選項可以用","分割.某些選項只有在出現在文件 /etc/fstab 中時才有意義。下列選項可以用於任何要掛載的文件系統(但是並非所有文件系統都關心它們,例如,選項 sync 在今天只對 ext2,ext3 和 ufs 有效)
選項說明async所有對文件系統的 I/O 操作都必須是異步完成的。atime每次存取時更新 inode 存取時間。這是默認選項。auto可以在使用 -a 選項時被掛載。defaults包含以下選項: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async.dev解析文件系統中的字符設備或塊設備。exec允許執行二進制文件_netdev文件系統居於需要網絡連接的設備上,避免斷網下,不斷掛載耗資源noatime不更新文件系統的inode存取時間(提升新聞服務器的速度)noauto只能被顯式地掛載,-a不能使它掛載nodev不解析文件系統中的字符設備或塊設備noexec不允許執行被加載的文件系統中的任何二進制文件nosuid不允許set-user-identifier 或set-group-identifier位起作用nouser禁止普通的掛載文件系統(默認)remount試圖重新掛載一個已經掛載的文件系統。通常用來改變掛載標記,如由只讀掛載改成可讀寫的。ro以只讀方式掛載rw以讀寫方式掛載suid允許set-user-identifier 或set-group-identifier位起作用sync以同步方式進行I/O操作,突然斷電不會掉資料,但加重磁盤負擔dirsync所有對文件系統內目錄的更新應當是同步完成的,影響下列系統調用:creat,link, unlink, symlink, mkdir, rmdir, mknod 以及 renameuser允許普通的用戶掛載文件系統,掛載者的用戶名被寫入mtab,從而使他可以再次卸載文件系統。這個選項暗含了選項noexec,nosuid, 以及 nodev.users允許每個用戶掛載卸載文件系統codepagecodepage=XXX代碼頁iocharsetiocharset=XXX 字符集loop掛載回旋設備 經常掛載iso文件用到usernameusername=user 訪問設備的用戶名passwordpassword=pass 訪問設備的密碼以下參數只對特殊文件系統有用:uid/giduid=value 和 gid=value 以特殊用戶及組 掛載系統ownmaskownmask=value owner權限的權限掩碼othmaskothmask=value othmask權限的權限掩碼不同文件系統所支持的屬性不一定系統。可以查找相關資料-a搜索/etc/fstab文件中滿足條件的文件系統,進行掛載操作。格式: mount -a -t type -o options 不需要指定設備/目錄-f測試mount系統,只檢查設備和目錄,並不真正掛載文件系統-n不把掛載的記錄,記錄在/etc/mtab 文件中-r將文件系統安裝為只讀,同(-o ro)-w將文件系統安裝為可讀寫,同(-o rw)-L label掛載具有指定卷標 label 的分區-w將文件系統安裝為可讀寫,同(-o rw)-v顯示詳細的掛載進度-l列出所有已經掛載的文件系統列表其它參數:--bind將文件層次的一部分重新掛載到其他地方.只掛接單一的文件系統,如果目錄有其它文件系統,將不能掛載。如果需要都掛載,可以用:--rbind 參數。 mount --bind olddir newdir 2個目錄可以訪問系統內容--move將一個目錄移到另外地方,mount --move olddir newdir-h顯示幫助-V顯示版本三、常見分區加載方法:
mount掛載iso文件:#mkdir /mnt/iso1
#mount –o loop linuxsetup.iso /mnt/iso1
在linux 不需要虛擬光驅,就可以直接讀取iso文件了。
mount掛載光驅系統一般來說CDROM的設備文件是/dev/hdc,使用方法:
#mkdir /mnt/cdrom
#mount /dev/hdc /mnt/cdrom –o iocharset=cp936
默認不指定光驅系統,可以自動搜索得到,將編碼指定為中文
mount掛載軟驅# mkdir /mnt/floppy
# mount /dev/fd0 /mnt/floppy
默認不指定文件系統,可以自動搜索得到
mount掛載windows共享文件(samba)#mkdir /mnt/winshare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w,password=w,codepage=936,iocharset=gb2312 //192.168.0.101/share /mnt/winshare
指定訪問共享的用戶名,密碼,codepage指定編碼與iocharset同意義。這裡的windows 系統是中文簡體。
codepage指定文件系統的代碼頁,簡體中文中文代碼是936;iocharset指定字符集,簡體中文一般用cp936或gb2312
mount掛載u盤如果計算機沒有其它SCSI設備和usb外設的情況下,插入的U盤的設備路徑是 /dev/sda1,用命令:
#mkdir /mnt/upan
#mount /dev/sda1 /mnt/upan
掛載即可。
mount掛載nfs系統與windows共享連接差不多。需要正確配置服務端的nfs服務。然後通過客戶端的:showmount -e 192.168.0.30 可以查看連接。
mount -t nfs 192.168.0.30:/tmp /mnt/nfs
umount卸載文件系統umount dir
如上面: umout /mnt/upan或者umount /dev/sda1以上是mount命令使用介紹。其中-o參數最為復雜。 每個不同文件系統所支持參數可能各不相同。如果遇到特殊文件系統。建議查閱相關資料。下一節將說下,與mount 相關的文件:fstab格式。
轉自: http://www.cnblogs.com/chengmo/archive/2010/10/13/185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