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UNIX一直是除個人電腦之外的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操作系統,並且為現代操作系統的成型奠定了基礎,可以說UNIX的歷史就像應用程序本身一樣耐人尋味。
UNIX的過去
回首1983年,肯.托馬森和D.裡奇由於對操作系統發展史以及UNIX操作系統應用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而榮獲圖靈獎章,這項獎也是美國計算機協會在計算機領域中所授予的最高榮譽。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他們已經開始了對操作系統的研發工作。1964年,通用公司與貝爾實驗室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共同為霍尼韋爾(Honeywell)研發被稱之為多元信息和計算服務(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即Multics)的操作系統。
1969年肯.托馬森和D.裡奇所任職的貝爾實驗室退出了Multics計劃。但這兩位年輕的計算機科學家帶著他們的奇思妙研發出一款操作系統--也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UNIX,由"multics"的諧音衍化而來。
不過UNIX操作系統的設計和核心理念和Multics還是略有不同。它遵循的是簡單實用的設計原理。廣為流傳的C程序語言也在此時與UNIX共同得到了發展。除了肯.托馬森和D.裡奇之外,Doug McIlroy和J. F. Ossanna也在UNIX操作系統的初期階段做出了突出貢獻。
UNIX的時代從1970年1月1日起分為兩個階段。也就是說,所有與UNIX有關的發展都是以這個日期為分水嶺的。
UNIX的現在
惠普(HP-UX 11i v3),IBM(AIX V5.3)和SUN(Solaris V10)作為世界領先的三大UNIX廠商控制了不斷增長的UNIX市場中將近90%的份額。這三家公司都遵循的是由Open Group指定的單一UNIX標准。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領先優勢,這三家廠商也在不斷進行著技術創新。
如今發展蓬勃的UNIX市場也是在過去20年中UNIX的用戶和廠商之間共同推動和相互影響的結果。
從前操作系統在計算機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輔助應用程序使用硬件資源的一個平台,如今用戶對UNIX操作系統寄於了更新更高的需求,諸如更為先進的管理能力,更佳的資源利用能力(虛擬化)和對業務處理中對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UNIX操作系統是商業關鍵任務應用軟件的關鍵性控制點,如今的廠商將其稱為可適應性基礎架構的基本要素。
智能虛擬化環境具備更快更有效的的靈活性--操作系統在分區和虛擬化技術應用上功能強大,自動化的虛擬化基礎架構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與關鍵任務可靠性相適應。新一代大容量存儲堆棧和對總體擁有成本的統一管理,總體擁有成本能節約高達30%,能效高達50%。
持續可用的平台能滿足全球多數企業正常工作時間的需求--操作系統在提供深層保護安全層的同時,每年的宕機時間最多為3秒。
動態可升級的基礎架構設計能滿足實時業務行為的需要--操作系統先進的性能為每一毫秒發生的業務都提供可升級平台的選擇。從刀片到Superdome,有各種豐富的平台類型來滿足業務的個性化需求。
選擇合適的操作系統還取決於其他的關鍵因素。UNIX操作系統是集實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管理性於一體的計算環境。而這些特性都是運行關鍵任務工作負載的必備條件。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款經歷了20年風雨考驗而歷久彌堅的產品,UNIX操作系統的特點還不止這些,它還能使操作過程更加簡化和自動化,從而減少預期和非預期的宕機,降低操作成本等。
UNIX操作系統的靈活性解決了當今業務流程中一些難題,能輕松應對要求苛刻的工作負載和對數據的爆炸性需求。這樣用戶就不會再遭遇IT使用環境中技術局限的阻礙,從而將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業務上。諸如軟件輔助(SWA)這樣的最新管理能力可以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簡化管理流程。
UNIX操作系統在數據中心仍將占據一席之地,在大型機級別的關鍵任務應用軟件的可靠性和實用性上還大有可為。
UNIX的將來
未來的數據中心將是這樣的:沒有宕機,虛擬化,更快更自動化的配置和更先進的操作性。UNIX的目標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