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您现在的位置: Linux教程網 >> UnixLinux >  >> Linux綜合 >> Linux資訊 >> 更多Linux

安裝Linux之前

第1部分: 安裝Linux之前

本章內容:[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88]1.1    我應該選擇哪個Linux發行版本?[/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89]1.2    LINUX對硬件有什麼要求?[/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0]1.3    我的硬件支持Linux嗎?[/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1]1.4    怎樣從網上下載Linux?[/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2]1.5    怎樣獲得Linux安裝光盤?[/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3]1.6    我有RedHat安裝光盤,但沒有安裝軟盤, 應怎麼辦?[/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4]1.7    安裝前需要閱讀哪些資料?[/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5]1.8    我能在一部計算機上同時安裝Windows和Linux嗎?[/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6]1.9    應該怎樣給硬盤分區?[/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7]1.10   我的硬盤被WINDOWS分區占滿, 我能縮小Windows分區而不用重裝系統嗎?[/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8]1.11   怎樣開始安裝?[/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6999]1.12   安裝Linux 困難嗎?[/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0]1.13   我應該安裝哪些軟件包?[/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1]1.14   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圖形用戶界面,KDE還是GNOME?[/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2]1.15   我已經完成安裝了。我該如何第一次登錄?[/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3]1.16   我怎樣才能把我的Linux搞崩潰?[/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4]1.17   我可以總是在圖形用戶界面下使用Linux嗎?[/url][url=mk:@MSITStore:D:\E盤\電腦知識學習\linux新手管理員指南.chm::/lnag_p1.htm#_Toc41417005]1.18   我該如何升級Linux?[/url]1.1        我應該選擇哪個Linux發行版本? 不同發行版本間的區別是比較小的: 安裝程序, 精選的工具/應用程序包, 硬盤管理(所有發行版本中, Linux的大部分內容都在硬盤的相同位置)。 無論你選擇哪個發行版本, 你最終都得到本質上相同的Linux。基於以下原因, 我們最常使用 RedHat Linux(也稱為RedHat或 RH):1.     RedHat 很流行(無論是對新手還是專業測試者)。2.     RedHat 是一個針對大多數用戶的發行版本。3.     RedHat的安裝程序相對比較簡單。4.     RedHat對Linux 的擴充都是“公開源代碼” 的軟件(這意味著RedHat發行版本CD 中所包含的所有軟件以及所有RedHat開發的軟件都遵守“通用公開軟件許可協議”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 所以任何人可以合法的拷貝, 轉贈, 再開發等)5.     如果你不需要商業化的支持, 你可以花很少的錢得到RedHat, 甚至免費得到。 這是因為RedHat是”公開源代碼”軟件。簡而言之, 作為新手, 除非你需要其他的東西或有特殊的要求, 否則你最好使用RedHat。 RedHat最新的版本是2002年十月發行的8.0(名稱為RedHat 8.0)。之前的版本是7.3, 7.2, 7.1, 7.0. 等等。 如果從零售商那裡購買, 請注明你所需要的版本號, 因為很多零售商為了清理庫存, 會賣舊版本給你(不光是Linux零售商會這樣)。 本文的作者和RedHat(或其他Linux發行者)沒有任何聯系。我們向新手推薦RedHat, 並不否認其他Linux發行者在某些領域提供比RedHat更好的功能。 我們相信多個Linux版本並存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因為他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Linux。我們曾試用過Debian(譯者注: 另一種Linux發行版本) 而且很喜歡它。它幾乎和RedHat一樣容易使用。 但是, 它似乎沒有RedHat這樣通用(因此, 我們為新手選擇了RedHat)。 Debian最大的好處是, 它是100% 的非商業化(由黑客自願者開發, 維護, 是真正的Linux方式), 而且可能是最完全貼近Linux 標准(可能這些標准也是他們制定的)。 Debian的另外一個好處是, 它發行了無數的CD, 包含了幾千種工具和應用程序---比其他的發行版本要容易的多。 所有這些工具/應用程序都被他們很好的組織,打包(便於安裝)而且測試兼容性。 這就使得Debian看起來安全,但有一點保守,過時。 綜上所述, 我們毫不反對向新手推薦Debian作為一個一般用途的Linux發行版本。Corel公司自己的Linux 正在進行beta測試。 他們的目的是開發一個較好的Linux平台來運行他們的辦公應用程序: WordPerfect, WordProcessor, QuatroPro 電子表格, Corel presentation, Paradox 數據庫, CorelDraw 藝術家軟件包,等等。 Corel Linux是基於Debian, 因此,如果你將來打算用Corel軟件,或許你現在應選擇Debian(而不是RedHat)。Slackware似乎在“去蕪存菁”的黑客中比較流行。 他們更喜歡貼近操作系統而且會很頻繁的升級操作系統的內核。這些是道聽途說,因為我們不用它。SuSe在歐洲很流行,它是具有德國風格的一般用途的Linux發行版本, 它安裝簡單且聲譽良好。另外一個著名的,且備受尊敬的是Caldera, 其設計目標是針對公司用戶。它的安裝程序可能是最簡單的了。Mandrake是RedHat7.2的克隆, 區別是它比RedHat升級的頻率更快(為了不至於生出更多版本, RedHat傾向於較少升級)。最近Mandrake看起來很流行。許多國家也有他們自己本地化的Linux(中文版,韓國語版,日文版)。他們一般都帶有該國文字的文檔, 以便本國用戶閱讀。此外還有”特殊目的”的版本, 象”實時版”Linux(多用於自動控制和機器人工業),”最小化”版本(可能會用於下一代的CD/mp3播放器,或者基於軟盤運行的Linux), 並行運算和集群系統Linux(如果你想做自己的天氣預報系統,也許它會很有用J),等等。這裡的區別比較大, 但這些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一般用途”。作為新手,你可能不會想從這些中的一個入手, 盡管你可能會去冒這個險(他們當然顯示了Linux的力量和生存能力, 因為Linux不僅能在玩具上運行,同時運行在集群系統上的Linux還是世界上運行最快的計算機系統)。當然你所選擇的版本還必須支持你的硬件。這就意味著如果你的CPU是Intel 386,486,奔騰,cyrix,K6或類似的CPU,你就必須選擇“Intel” 或“I386”(除非你自己想編譯Linux源代碼,這對新手來說比較困難J)。這是因為Linux還有基於其他平台的版本(PowerPC, Alpha, 或許更多)。不要試圖在你的計算機上裝這些,行不通。簡而言之, 盡管新手可能會被不同的Linux版本搞的眼花燎亂, 但要知道,這些版本的存在是有理由的。這應該被認為是Linux的一個優勢而不是缺點。本指南主要針對Intel平台的RedHat5.2,6.0, 6.1。許多問題的答案應該同樣適用於其他平台的其他版本, 但是,我們沒有試過。1.2        LINUX對硬件有什麼要求? “out-of-box” Linux 能夠在一台386SX,8M內存的計算機上運行。但這樣的低端計算機只適合運行字符界面的應用程序(非X-Window)。一台16M內存,600M硬盤(沒分區)的486計算機就可以運行X-Window了。我的64M內存,主頻90的586運行Linux簡直要飛起來了。我的64M內存,奔騰2-233的計算機,即使同時運行多個大型應用程序,也能得到即時響應。我的8M內存,1G硬盤,486-33計算機在圖形方式下運行稍微有點內存不足,但在我家的網絡環境中還是很有用的(486計算機如果能有16M內存就可以運行的很好)。我那9M內存,120M硬盤,386SX-20的老Toshiba便攜計算機,運行一些Windows3.11下的老程序,當連到家裡的Linux網絡時,依然很有用。我們曾試過在這台機上運行Debian, 它在字符方式下工作的挺好。如果你願意跳過一些額外的環節,你甚至只要4M內存就可以安裝並運行Linux,但這樣做對於家用的一般用途的Linux來說可能有些不值得。我建議,用16M內存,如果可能,用32M或64M。因為當你同時運行幾個大型的圖形界面程序時,較多的內存會有較好的性能。要知道,現在內存很便宜。網絡功能是Linux的一個閃光點,所以應考慮買一個10M的以太網卡。它不很貴,但卻能將你家裡的兩台或更多的計算機連起來。也許你可以尋找一些Windows認為太老的網卡—你可以用很低的價錢買到,但卻能在Linux下很好的工作。如果只連兩台計算機,一條以太網交叉網線足夠了,如果想連多於兩台的計算機,你需要一個集線器(HUB)和普通網線(非交叉網線,如果你有更多的網卡,你可以考慮在一台計算機上裝兩塊網卡,通過交叉網線直接相連,這樣就不必用HUB了)。10base-T系統使用RJ45接頭,所有的計算機都連接到同一個設備上(稱為集線器)。集線器有一個額外的接口(稱為上連接口), 你可以通過它連接到外部網絡。你也可以用同軸電纜建立一個較老類型的網絡。這種情況不需要集線器,因為這種網絡技術比較老,你幾乎可以用免費得到的零件和網卡來建立:(為節省空間,下面郵件經過編輯)From: [email protected]: 對Linux指南的一個建議你好。好多老式的網卡都有一個同軸電纜接頭,當一些公司將網絡升級到UTP網絡後,你可以向他們要一些這樣的網卡。為每一部計算機加一個T形頭,並且在同軸電纜的兩個盡頭各增加一個50歐姆的終結頭, 你就建成了一個可以接入很多台電腦的家庭網絡。最重要的是,不用使用昂貴的集線器(或者,便宜的集線器容易出問題)。同軸電纜還有其他的優點:它不容易損壞,而且對其他設備的抗干擾能力較強。缺點:對於細同軸電纜,每個網段不能超過186米,只能接入30台計算機,只能固定在10M。但這對一般家用的網絡已經足夠了。此外如果連接其中一台機的網線有問題,整個網絡都停止工作。除非某個人拔下某段網線,否則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經常發生。你可以拔下某台機的T型頭而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簡單圖示如下, T代表T型頭, Term代表終結頭:       Term---T-----T------T------T------T------Term                                                      pc    pc     pc     pc     pc       同軸電纜的連接頭有點類似於電視/錄像機的連接頭, 不同的是它有一個掛鉤, 用來將連接頭和T型頭緊密的連接起來。1.3        我的硬件支持Linux嗎? Linux不是支持任何計算機硬件的,而是支持比較老的,或者比較標准的,或比較流行硬件。這個原則適用於以下計算機部件:SCSI卡,CDROM,可寫光盤和可重復寫光盤(CD-R和CD-RW),顯卡,打印機,鼠標,調制解調器(MODEM),網卡,掃描儀,活動硬盤等。最著名的例外是所謂的”軟調制解調器”(即基於軟件的調制解調器)。請盡量避免用它,因為它雖然比”硬調制解調器”便宜一點,但卻是有缺陷的(有些功能是由計算機的CPU處理的,而不是由調制解調器處理的)。而且目前不大可能在Linux下使用”軟調制解調器”(更多信息,請參閱: http://www.idir.net/~gromitkc/winmodem.Html)。外置調制解調器肯定不會是”軟調制解調器”。所以如果你沒把握判斷一個調制解調器卡是”軟調制解調器”還是”硬調制解調器”, 就買一個外置調制解調器(它雖然貴一點,但卻不占用你計算機內部電源,很容易從一台計算機換到另一部計算機,容易看到計算機的狀態)。此外在選購調制解調器時還應該注意:老的外置調制解調器使用Rockwell協議,效果不是很好,而Linux對新一點的USB調制解調器(2001年三月後出現)支持的也不是很好。另外一個有可能出問題的地方是顯卡。如果你有一個最新型號3D顯卡,或者比較少見的顯卡,你最好到http://www.Xfree86.org 去檢查兼容性。Linux很好的支持所有型號的活動硬盤。盡管制造商聲稱並口掃描儀是充分兼容的,但我並不指望Linux支持並口掃描儀(非SCSI口)。因此,總的來說,如果你的計算機用的都是標准部件,運行Linux應該沒有任何問題。要使用Linux,你不需要花很多錢,盡量在你現有的計算機上安裝Linux。如果你想檢查Linux是否支持你的比較新的部件或不太流行的部件,請到以下網址:http://hardware.redhat.com/hcl/genpage2.cgi 和http://metalab.unc.edu/LDP/HOWTO/Hardware-HOWTO.html每次購買新硬件時,我都會到以上網址檢查Linux兼容性。你也可以問廠家或零售商,但他們不一定能准確告訴你,因為現在很多公司的銷售人員或技術支持不是很懂。如果購買一台全新的計算機,我會考慮選購一台已經預裝了Linux的系統,許多廠家(尤其是大廠家)提供這樣的系統,也有很多不提供。但大的硬件生產廠家一般都會提供的。如果你象我一樣喜歡冒險,就不用理會上面的告誡,硬件兼容的可能性會是90%。如果你現有的Linux版本不支持某個硬件,不要放棄,有可能是以下原因:(1) Linux是支持的,不過你不知道怎麼配置(解決辦法,先放幾個星期,不要浪費時間。等你對Linux了解多點後,也許你會配置了)。(2) 你必須經過比較復雜的設置,才能使它工作(例如,一些你不知道的命令,或重新編譯內核。注意,這些東西並不象想象的那麼難)。(3) 新的Linux版本(或其他版本)或許支持。(4)或許廠家或有人已經升級了該硬件的軟件,放在internet的某個地方,你需要去尋找,然後試著安裝。(5)或許下個月Linux就支持了—因為Linux的開發速度的確很快。1.4        怎樣從網上下載Linux? 請幫你自己個忙,盡量不要下載Linux,而是訂購一個安裝光盤。Linux的確可以完全從網上下載,但作為一個很大而且很復雜的操作系統,下載可能要花很長時間,而且下載過程可能會出錯。如果你的確是高速上網(絕對不是56K modem,有可能是寬帶網),而且你不是新手,下栽Linux畢竟是你的一個選擇。從http://www.linuxiso.org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Linux版本的ISO映象文件,然後刻成光盤。1.5        怎樣獲得Linux安裝光盤? 有很多種可能的方式。(1) 從Linuxmall裡(http://www.linuxmall.com)購買RedHat或Mandrake光盤。或者從Cheapbytes(http://cart.cheapbytes.com/cgi-bin/cart/)。上次我看的時候,非官方的RedHat只要2.99美元,兩張CD。他們會只寄給你光盤,沒有手冊,沒有支持,也沒有啟動軟盤。但價錢是不錯的,而且手冊和用來制作啟動軟盤的工具都在第一張光盤裡。我從Cheapbytes買了幾次,都是很快就到貨,而且質量不錯。而且我的信用卡也沒有被亂扣錢(聲明,作者和Cheapbytes沒任何關系)。(2) 從相同的地方購買盒裝的RedHat或Mandrake,或者從你喜歡的任何零售商那裡購買。價錢可能最低都要40美元,你會得到手冊,安裝時電話或email支持(60天內?),啟動軟盤,此外還有商業應用軟件作為俯送產品,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東西。如果你的時間的確很寶貴,你還可以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服務。(3) 從你朋友那裡復制。這是合法的,因為Linux是免費的。如果你有一套Linux光盤,不要不捨得借給你的鄰居。(4) 查詢你附近的圖書館,或書店,或者http://www.amazon.com。有些Linux工具書會在附送的光盤裡帶有完整的Linux。對初學者,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因為你可以參考工具書。對於Linux數不清的工具,我需要一本工具書在身邊。但缺點是這些書都有點過時。或許應該考慮官方的Linux和手冊?(5) 參加一次當地的Linux交流會。本地的Linux高手會免費為你安裝Linux(帶著你的計算機),而且你還有可能免費得到一張Linux的光盤(也許你應該帶張空白光盤去)。搜索Linux新聞組,看看什麼時候有交流會在你附近舉行。這也是一個認識其他Linux愛好者的好機會。1.6        我有RedHat安裝光盤,但沒有安裝軟盤, 應怎麼辦? 如果你的計算機能從光驅啟動(許多早期的計算機做不到),你就不需要啟動軟盤了。檢查一下計算機的BIOS,你可以在那裡設置啟動順序(缺省的設置是先軟盤,再硬盤)。盡管我的計算機設置為先從光驅啟動,但依然不能從光驅啟動,所以有時BIOS並不能真正的反映你的計算機到底是從那裡啟動的。如果你能夠從光驅啟動,只要將RedHat安裝光盤放進光驅,重啟計算機,就可以進入RedHat Linux安裝程序了。如果你不知道怎樣進入BIOS,請閱讀以下信息。一般地,在計算機啟動時,按下正確的鍵(通常屏幕上有提示),就可進入BIOS。一般是<Del>鍵。以下是流行的BIOS所用的鍵: 宏基筆記本:                    在加電自檢後按<F2>AMI(American Megatrends):       在加電自檢後按<Del> Awards:                         在加電自檢後按<Del>或<Ctrl><Alt><Esc>Compaq:                         在啟動時右下角出現方塊後按<F10>Dell:                           <Ctrl><Alt><Enter>DTK:                            在加電自檢後按<Esc>IBM Aptiva 535:                 加電後右上角出現帶波浪線的方塊後按<F1>IBM PS/2:                       先按<Ctrl><Alt><Del>,在右上角看到光標後按<Ctrl><Alt><Ins>Mr.BIOS:                        在加電自檢後按<Ctrl><Alt><S> Packard Bell:                   有些型號在加電自檢後按<F1> 或者 <F2 >Phoenix:                        <Ctrl><Alt><Esc>,<Ctrl><Alt><S> 或者 <Ctrl><Alt><Enter>如果你的計算機不能從光驅啟動,你需要在DOS或微軟Windows的DOS 模式(僅僅用一個DOS窗口是不夠的,你必須關機,切換到MS-DOS模式)下制作啟動軟盤。一張好的軟盤很重要(甚至不能有一個壞道)。制作安裝軟盤的程序並不檢查軟盤是否正確的寫入。不要指望DOS的格式化程序幫你判斷軟盤是否壞了。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同時制作兩到三張軟盤(你可能到那時才會相信有多少軟盤有可能是壞的)。以我為例,只有第三張軟盤是好的。如果你制作的軟盤不能啟動,就另外再做一張,應該就可以了。以下是制作軟盤的命令:F:\dosutils\rawrite.exe -f F:\images\boot.img -d a: -n  制作附加軟盤的命令是:  F:\dosutils\rawrite.exe -f F:\images\supp.img -d a: -n這是假設你的光驅在DOS下是“F:”盤,你的軟盤是“A:”盤。如果你的計算機設置和此不同,請調整參數。上面命令的意思是,運行工具“rawwrite”,指定輸入文件(boot.img),輸出文件(軟盤A: ),並且跳過“插入軟盤”的提示。也許你會發現不用任何參數運行rawwrite更加簡單,因為它會提示你給出輸入文件名和輸出文件名。在Linux下,你可以在mount上RedHat光盤後,輸入以下命令(你必須是root用戶):cd /mnt/cdrom/images/dd if=boot.img of=/dev/fd0[‘dd'命令用來拷貝文件。上面命令指定輸入文件("if") 為‘boot.img’,輸出文件("of") 為第一個軟盤(/dev/fd0), 如果你想寫到第而二個軟驅,用/dev/fd1]1.7        安裝前需要閱讀哪些資料? 對Unix有一些認識將會對你很有幫助。買一本好的Linux參考書,或者找出你以前的Unix書。幾乎所有Unix的概念均適用於Linux,而且幾乎所有的Unix命令均能在Linux下運行,我發現MS-Windows的手冊沒什麼用的(點這裡,點那裡,然後看屏幕的拷貝)。但Unix的手冊卻很棒(讓你了解系統,而且對將來有益)。也許你要了解你的硬件信息,如:你有多少個硬盤?每個多大?每個硬盤有多少個分區,每個分區是什麼類型,多大?你的DOS,Windows分區在那裡?那個是DOS/Windows啟動分區(如果你打算讓你的計算機雙啟動的話)?你的鼠標是什麼型號的? 你的顯卡是什麼型號的? 你的顯示器是什麼型號的?等等。到BIOS設置中查看你的硬盤的型號和硬盤映象信息(譯者注:BIOS不得不將磁頭數,柱面數,重新影象,以支持大硬盤)。在DOS下運行fdisk來查看你的硬盤分區表,並打印它。注意觀察系統啟動信息,從而了解你的顯卡和顯存信息。啟動到Windows,到控制面板—設備,記下你的聲卡,調制解調器,網卡的類型和設置(名稱,型號,中斷好,I/O地址等)。查看鼠標下面的標簽,從而確認你的鼠標的類型(下次買鼠標時,購買一個3鍵的Logitech或類似的—Linux很好的支持他們)。閱讀你顯示器的手冊,看你顯示器支持的最大刷新頻率(水平和垂直)。千萬不要超過你顯示器支持的最大刷新頻率。因為這樣會損壞你的顯示器。你也許想流覽RedHat或Mandrake的手冊,如果你沒有書面手冊,在你的CD中有html格式的手冊,你可以用任何浏覽器閱讀。點擊這裡here 了解如何閱讀這些手冊,和你CD中一些其他的資料。1.8        我能在一部計算機上同時安裝Windows和Linux嗎? 是的,沒問題。很多Linux愛好者都使用雙啟動選項。只要你在你硬盤的一個分區上安裝Windows,並且在另外一個分區上安裝Linux。Linux帶有一個簡單的啟動管理器,稱為LILO(更復雜的一個是GRUB),會讓你在啟動的時候選擇啟動那個操作系統。你應該先安裝Windows,然後在安裝Windows。否則Windows安裝程序會讓你無法再啟動到Linux。如果你要重新安裝Windows,請准備一張啟動軟盤,因為Windows將會重寫MBR,結果是你無法進入Linux,所以你必須要用軟盤啟動到Linux,重新運行LILO,配置你的系統支持雙啟動。在Linux下,你可以讀寫Windows 分區的數據,所以數據在Windows和Linux間的轉移沒有任何問題。這樣你就可以在Linux下使用你Windows下現有的一些資源, 如聲音文件,背景,照片,字體等(首先要確認這樣做有沒有違反版權。如果你使用的是微軟租給你的軟件,你可能會有問題。我很自豪的說,在我的Linux計算機裡,沒有使用任何盜版軟件)[譯者注:微軟已經不使用”賣軟件”這個名詞,而是使用”出租軟件”]1.9        應該怎樣給硬盤分區? 在安裝Linux前,你可能真很想知道什麼是硬盤的分區。你關心這個是因為你不想刪除你的Windows分區,你想讓它們處於不同的分區,實現雙啟動。這就意味著,Windows在一個分區,而Linux在另外一個分區。通常你不會將Linux安裝在你Windows分區的剩余空間上。將Linux安裝在Windows分區上是可能的,但我們不推薦它。如果你計劃雙啟動(Linux和Windows在同一部計算機上),首先使用DOS/Windows工具FDISK制作Windows分區,留一些空間給Linux。Linux安裝程序會在安裝Linux時找到未使用空間,那時你可以給Linux分區,並格式化它。將Windows分區設為主分區,並且設為可啟動,安裝,配置,在安裝Linux前測試你的Windows系統。如果你只打算運行Linux,你只需要一塊沒用過的硬盤就行了。你可以只給Linux一個分區(如果雙啟動你需要再給Windows一個分區)。但是給Linux多個分區會更好一點,這樣你就可以將用戶數據和操作系統分離開來。這樣,如果什麼地方出錯,或者你不得不格式化硬盤,或重裝操作系統,你就不會丟失用戶的數據(如果在安裝時你跳過”重新格式化”,你可以完全重裝操作系統而不會丟失保存在/home目錄下的數據。前提是/home必須在它自己的分區上)。安裝Linux時,安裝程序會問要求你給剩余的硬盤空間進行分區。有很多種可能的選擇,取決於你的硬盤空間,要求和口味。我喜歡這樣為Linux分區(以2G的硬盤為例):安裝點(mount point)    類型(type)     大小(size) /                       ext2         300 MB /usr                     ext2      1200 MB /home                   ext2         380 MB swap                     swap       120 MB在上面的例子中,我給root分區300M空間,用來安裝Linux操作系統。給安裝點為/usr的分區1200M空間,用來存放用戶的程序(不是Linux發行版本帶的程序,而是稍後我自己裝的程序,例如StarOffice等)。我給安裝點為/home的分區380M空間,用來存放用戶的設置和數據。我給操作系統120M空間用於虛擬內存(在硬盤上虛擬的內存空間,也稱為交換區)。如果你的內核版本低於2。2(RedHat5.2以前的版本),你的交換區不能大於127M。確定交換區大小的原則是:交換區應該是內存大小2倍。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交換區空間(例如你的內存很大,或是你需要運行數據結構很大的用戶程序),你可以將交換區設的更大一點,或是稍後在增加一個交換區文件。2G的空間對喜歡運行很多程序的用戶來說足夠了(這是因為Linux比Windows下相同的程序要小的原因),但是,如果你想要安裝Linux光碟上的所有東西,2G顯然是不夠的。我的經驗是,不管硬盤有多大,最後總是裝的滿滿的,而我總是後悔硬盤不夠大 J 。如果我的硬盤確實沒有足夠的空間,我可能會考慮兩個分區的安裝方式(硬盤空間小於650M):安裝點(mount point)    類型(type)     大小(size)/                       ext2         600 MBswap                     swap       50 MB在這個例子中,我給600M空間用於安裝基本操作系統,用戶數據。給50M 空間用於虛擬內存。50M的交換區空間對於中等規模任務的系統來說足夠了。600M的空間意味著你必須要有選擇的安裝一些程序,否則你會面臨用盡磁盤空間的危險。安裝RedHat所帶的應用程序時按<F1>,它會給你一個關於該程序的簡單描述,然後你就知道你到底是否真的需要它(如果漏掉某些程序,不要擔心,你可以稍後在安裝)。如果你的選擇比較合理,你會很容易的完成RedHat的安裝,而且還有200M的剩余空間(假如你給root分區600M空間)。請注意將root分區和/home分區綁在一起,雖然能為你省一些空間,但卻不是最安全的方案。你也可以用比上面的例子更少的磁盤空間完成Linux的安裝,但這會要求你更加慎重的選擇應該安裝什麼程序。對於更大的硬盤,我推薦如下分區方式(假如你准備給Linux 15G空間):安裝點(mount point)    類型(type)     大小(size) /                       ext2         800 MB /usr                     ext2      5000 MB /usr/local               ext2      3000 MB/home                   ext2         5200 MB swap                     swap       1000 MB請注意安裝點可以在另外一塊硬盤上,Linux將所有的硬盤空間整理為唯一的一棵目錄樹。在老型號的計算機(486?)上安裝Linux時應注意以下問題。許多老的BIOS不支持啟動分區在第一塊硬盤的1024柱面之外。為了克服這個限制,你只要將第一個分區設為啟動分區,並且小於1023柱面(這樣做的結果是,/ 分區只能小於512M,但這已經足夠了)。只要Linux能夠啟動,BIOS的限制就不起作用了,因為Linux將接手硬件的管理,它能夠存取位於1024柱面之外的分區。在Linux中,你的硬盤是按如下規則命名的:had    —     第一個IDE硬盤(意思為”硬盤A”,例如連在第一個硬盤控制器上的主硬盤)hdb    —     第二個IDE硬盤(意思為”硬盤B”,例如連在第一個硬盤控制器上的輔硬盤)hdc    —     第三個IDE硬盤(意思為”硬盤C”,例如連在第二個硬盤控制器上的主硬盤)hdd    —     第四個IDE硬盤(意思為”硬盤D”,例如連在第二個硬盤控制器上的輔硬盤)數字代表著物理硬盤上的分區。“hda1”意為第一個硬盤上的第一個分區“hda2”意為第一個硬盤上的第二個分區“hda3”意為第一個硬盤上的第三個分區(如果你在第一塊硬盤上有多於一個的分區,依此類推)“hdb1”意為第二個硬盤上的第一個分區(如果你將光驅連在第一個硬盤控制器的輔設備,就只是hdb)。“hdc1”意為第三個硬盤上的第一個分區,等等。SCSI使用相似的命名規則,但卻以sd開頭,然後跟著用來表示SCSI接口的字母和用來表示SCSI設備的數字。例如:“sda4”意為第一個SCSI控制器上的第四個設備。如果你有一個外置的壓縮硬盤連到計算機的並口上,它將會顯示為“sda4”(壓縮硬盤以SCSI仿真方式工作)。Linux安裝程序為你列出的分區,將包括你計算機上已有的任何分區,例如,我的硬盤上有如下Windows分區:mount point    type     size        comment[no mount]     vfat     1200 MB     [“Win C drive, hda1”] /mnt/dos_hdd2  vfat     1600 MB     [“Win D drive, hdd2”] 如果你想要支持雙啟動的話,在Linux安裝過程中不要刪除這些Windows分區。如果你刪除這些分區,就會刪掉Windows系統。如果不是很肯定,就在安裝Linux前先備份Windows系統。msdos, fat, vfat,ntfs 通常是DOS/windows系統使用的文件系統。作為一個快速參考,這裡是關於Linux分區類型的一個簡單小結。我從Linux手冊拷貝過來的。有下劃線的文件系統則是你最有可能使用的文件系統。其他文件系統(沒列出來)作為附加項也很容易得到。minix         是Minix操作系統使用的文件系統,是Linux最先使用的文件系統。它有許多缺點:分區只能小於64MB,只支持短文件名,單一的時間戳,等等。在軟盤和動態磁盤領域仍然有用。ext    是對Minix的擴展。已完全被ext2取代,內核最終將不會支持它。ext2   是Linux使用的,性能很好的文件系統,用於固定文件系統和可活動文件系統。它是作為ext文件系統的擴展而設計的。ext2在Linux所支持的文件系統中,提供最好的性能(在速度和CPU使用方面),簡短的說,ext2是Linux的主要文件系統。ext3   是對ext2增加日志功能後的擴展。它向前,向後兼容ext2。意為ext2不用丟失數據和格式化就可以轉換為ext3,ext3也可以轉換為ext2 而不用丟失數據(只要重新安裝該分區就行了)。我從2001年10月就使用ext3,它簡單且穩定。在RedHat7.2和Mandrake8.0,中作為一個選項。強烈推薦使用這種文件系統。xiafs  作為Minix文件系統的一個穩定,安全的擴展,提供基本的最常用的特點。目前已經停止開發和維護了。不太常使用。msdos  是DOS, Windows和一些os/2計算機使用的文件系統。文件名不能超過8個字符,然後跟一個3個字符的後綴。umsdos        是Linux使用的擴展的DOS文件系統。增加了長文件名支持,UID/GID,POSIX權限,特殊文件等而依然保持和DOS文件系統兼容。vfat   是Windows95,Windows NT使用的擴展的DOS文件系統。增加長文件名支持。proc 是一種假的文件系統,用於和內核數據結構接口, 它不占用磁盤空間,參考 man proc。iso9660 是一種針對ISO9660標准的CD-ROM文件系統。自動支持兩種擴展(看下面)。High Sierra 是ISO9660標准的前身。Linux自動支持它。Rock Ridge 是Rock Ridge interchange Protocol協議的一個產品,用於進一步向Unix系統描述ISO9660文件系統下的文件。另外提供諸如長文件名,UID/GID,POSIX權限,等信息。Linux自動支持它。hpfs   是OS/2使用的高性能的文件系統。在Linux系統中是只讀的,因為缺乏相應的文檔資料。sysv   是SystemV/Coherent文件系統在Linux上的實現。它實現了所有的Xenix,SystemV/386,和 Coherent文件系統。nfs    是用於存取遠方計算機硬盤的文件系統。smb    是支持SMB協議的網絡文件系統,Windows用它來實現工作組共享。要使用SMB文件系統,你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安裝程序,你可以在ksmbfs軟件包中找到它,也可以在這裡找到: FTP://sunsite.unc.edu/pub/Linux/system/Filesystems/smbfs      [標准的linux命令"smbmount" 也能做到]ncpfs  是Novell NetWare使用的,支持NCP協議的網絡文件系統。Devpts 是一個虛擬的文件系統,一般安裝在/dev/pts。為了得到一個虛擬終端,進程打開/dev/ptmx,然後就可使用虛擬終端。fat    不是一個單獨的文件系統,而是msdos, umsdos 和vfat 文件系統的常用部分。UFS    是一個廣泛使用於各種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swap   是一種特殊的分區,用於在內存和硬盤間交換數據的文件系統。raiserfs      是Linux內核2.4.1以後(2001年1 月)支持的,一種全新的日志文件系統。hfs    (=hierarchical files system)蘋果文件系統。現在仍然是beta版本。建議不要用於重要數據,除非只讀。ntfs--Windows NT文件系統。在Linux下依然是實驗階段。建議生產環境不要使用,除非是只讀(截至2001年8月)。1.10  我的硬盤被WINDOWS分區占滿, 我能縮小Windows分區而不用重裝系統嗎? 這是可能的。我的Redhat光碟裡有個應用程序:fips.exe就是做這個的。到你RedHat光碟的\dosutils\fipsdocs\ 目錄下尋找文檔資料。如果我是你,我會在行動前先備份我的分區。也有商業軟件可以改變分區大小而不用丟失數據。我個人比較偏愛先在一個干淨的分區安裝Windows,預留一些硬盤空間,不格式化,以便隨後安裝Linux。Windows和Linux在我硬盤中各占50%。Linux程序雖然比較小,但卻提供微軟系統要花幾千美元才能買到的功能。例如, telnet服務器, ftp服務器, http服務器, 郵件服務器,幾個數據庫,變程語言,圖像處理程序等。1.11  怎樣開始安裝? 將安裝軟盤插入軟驅,或者將安裝光盤插入光驅,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如果你能從光驅啟動,只要將安裝光盤插入光驅,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就行了。你也可以在DOS下(或Windows的真DOS下,不時DOS窗口)開始安裝,只要運行EZSTART.BAT就可以了。這個程序在我從cheapbytes買的RedHat光碟裡有。大多數安裝程序會讓你選擇字符模式或圖形模式。如果你的內存不夠,你只能使用字符模式。1.12  安裝Linux 困難嗎? 對我來說不難。其實對於大多數新手,過程也很直觀,而且一點也不痛苦。 基於你的硬件和安裝選擇,一般要花上1到2.2小時。  [對於帶有很有限的內存的運行較慢的系統,安裝時間預料會更長或可能出現問題--在我的486-33 MHz帶8 MB 內存的系統中安裝RH6.0 要花一整個晚上,系統出現了一次暫停,花了5分鐘卻什麼也沒做, 但安裝正常]。從以期的安裝版本中升級要花更長時間, 並有出現更多問題的趨向。 可是, 一些新手報告說安裝過程對他們是一場”惡夢”(硬件問題? 沒有經驗?)。如果你碰到問題,我的建議是安裝基本的系統,不要安裝那些可能你的機器上有的但需要最高安裝技巧的硬件如你的奇特的顯卡或其它復雜的硬件。 在你理解更多關於這些硬件如何在你的系統中工作之後你可以增加/配置這些。 甚至重新安裝對於新手也是一種選擇(似乎Linux高手認為重新安裝是很沒有面子的事)。似乎很多新手安裝時出現問題, 原因是他們指定了太高的顯示器分辨率 (這可能不被支持或僅支持特別地調整)。 而且為了支持某個設備而暫停整個安裝是不明智的――可以在以後增加/調整這些特別的支持。 1.13  我應該安裝哪些軟件包? Linux 所有軟件都包含在軟件包裡。 例如, 我的Linux Mandrake 7.0  CD安裝盤包含了1002 軟件包。  Mandrake 7.2 含有 2張 CD—我安裝 Mandrake 7.2將 1123 軟件包放到硬盤上。 提醒你, 這不是Linux中所有可用的軟件—只是由將Mandrake軟件分類放在一起的人所做的選擇。 Mandrake 比RedHat包含了更多的軟件。 不論哪一種版本,該CD除了包含基本的操作系統(內核,庫文件,命令行配置和維護工具的選擇等等),還帶有適當的配置和監測工具的網絡“客戶-服務器”作出選擇的軟件包,一些終端用戶文本模式的應用程序,基本的X-window系統,至少一個GUI桌面(可能有幾個)和許多基本的GUI應用程序。 該安裝程序(RedHa或者Mandrake)會問你要安裝哪些軟件包。 如果你選擇”工作站安裝”,那麼應從你的安裝中忽略那些通常在服務器端被找到的軟件包(例如, 可能略過Apache網絡服務器)。 如果你選擇”服務器安裝”, 那麼典型地不要安裝終端用戶桌面應用程序(例如,GIMP 圖形軟件被忽略)。 你也能選擇安裝“全部”, 這是我在家庭計算機安裝Linux軟件包時喜歡的選項。 最後,你可以按你所選的軟件包進行安裝——讀相關資料。選擇那些名字聽起來較有趣的軟件包或程序安裝確實是很糟糕的想法—一些軟件包有很不一般的名字, 我從不去猜它們是做什麼的。忽略了某一重要的軟件包(如庫文件)你的系統功能會被削弱。當你堅持運行包含在這個CD裡的一些名字很酷而且重要的軟件(版本“0.1”)時,你可能會覺得失望。總之, 你可能會被你定制的Linux所展現的功能(或缺少的功能)所困擾。作為新手,有時要相信由你的版本的創建者所選擇的默認選項。 所以,為了我安裝後的最終“產品”, 除非我想安裝每一個軟件, 否則我不會選擇安裝那個誘人的選項“熟練人員安裝—手動安裝軟件包”。可是對於初學者, 我喜歡安全的“最多缺省安裝項”,在你的CD中可調用該選項。 如果你沒裝某一軟件包,以後你發現你需要它——不要驚慌。安裝它很容易。 讀相關資料。1.14  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圖形用戶界面,KDE還是GNOME? 如果磁盤空間允許,二者均可。你可以在以後決定你更喜歡KDE,GNOME或其他桌面,但無論你作何種選擇,你確實要安裝KDE 和GNOME庫文件。一旦你安裝了這些庫文件,KDE程序能在GNOME下運行, 反之亦然, 取決於哪些庫文件有更好的應用。就磁盤空間的大小而言,桌面程序僅僅是KDE 和GNOME 系統的很小的部分, 所以你忽略了安裝桌面你並不會節省多少空間, 試著安裝”庫文件”。 GNOME 和 KDE是一套很好的程序和工具,所以完全安裝這兩個桌面程序確實是值得的。 我從未聽說這二個會互相干擾。 在日常工作使用中,我使用 KDE桌面,因為感覺它比GNOME更可靠。如果你喜歡更前衛,更酷的桌面, 選用GNOME,但如果有時不能完全正常工作,不要抱怨。 我也安裝了其它的“窗口管理器”選項,它們幾乎不占用什麼空間(一些確實很小), 但在一些情況下它們很有用。只要安裝了KDE 和GNOME庫文件,你就能在這些選項下運行KDE或GNOME程序。 KDE確實功能更強大。但是在舊的硬件裡(如133 MHz Pentium),我更喜歡GNOME而不是KDE。其它的窗口管理器比KDE 或GNOME更簡潔。所以在適當的硬件下,我會選擇其他的窗口管理器。1.15  我已經完成安裝了。我該如何第一次登錄? 超級用戶。 “root”是初始安裝後存在的唯一的帳戶(更新版本的安裝程序確實提示你在安裝期間創建普通用戶帳戶)。文本模式登錄的例子如下my_machine_name login: root Password:  my_passwor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在登錄提示中輸入“root”。 之後, 我輸入在初始安裝時所選擇的密碼。當我輸入時(為了安全起見),密碼不會出現在屏幕上。在我登錄後,我發現我處於一個文本模式的終端。 如果你安裝了GUI登錄界面,登錄步驟很相似,但是發生在X-window 界面上。(如果偶爾碰到輸入有問題, 可能你要記住把你的鼠標停在正確的對話框上。X-window登錄界面實現了“根據鼠標定位”規則)。在成功登錄後,我的默認的GUI桌面就出現了。“root”是具有在系統之上的絕對權力的特殊帳戶,由系統管理員使用。你以後的確需要建立至少一個以上的”普通用戶”帳戶來做日常工作(非系統管理員)。讀相關資料學會如何操作。1.16  我怎樣才能把我的Linux搞崩潰? 作為root用戶,你可以做任何事,包括加速系統崩潰。如果你真的想崩潰系統,試驗一下:cp /dev/zero /dev/mem作為root用戶,你甚至可以只要用一條簡單的命令就可以刪除你所有的文件(千萬別嘗試!)rm –fr /這並不是說Linux很容易崩潰,而是系統管理員(root)對系統有無限的權力。對應微軟的Windows也差不多,你把c:\Windows或者c:\Windows\System目錄裡的一些文件刪除,就能使整個系統癱瘓。Linux更加穩定的最重要的不同點是:普通用戶和系統管理員用戶是完全分開的。普通用戶只能操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文件。類似的,不管程序出來什麼大差錯,用戶運行的程序只能影響他們自己擁有的區域。“管理員”和“普通用戶”的帳號截然分開讓系統變得復雜,同時使Linux變成真正的多用戶操作系統。這和微軟Windows的舊版本的做法完全不同。在微軟最新版本的Windows裡,微軟也已經開始逐步走向Unix的做法。就像一個老的說法:“那些不知道UNIX的人注定要去重新發明它”。結論:不要使用root用戶來作日常工作。加一個普通用戶帳號作為日常管理工作使用,用這個帳號在Linux上做實驗,這裡顯示然後實現:adduser johnbrownpasswd johnbrown[輸入一個長的精心選擇的密碼,在中間帶數字][再次輸入相同的密碼]exit然後以 johnbrown的用戶重新登錄root帳號只用來管理和系統設置。我從來不會用root帳號運行任何我不是非常了解的程序。至少,不會在准備用來做實際工作的計算機上使用。我是說真的。我的學習過程如下: 安裝Linux 胡搞,做試驗(root或者非root,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設置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想要預知系統會如何動作――只有這樣我才能夠真正了解我在做的事情) 刪除系統 除非我沒有時間(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否則回到第二步,繼續Linux一旦在可靠的硬件上安裝完畢――命令行模式下Linux出奇的穩定--可以運行好幾個月甚至幾年!作為一個新手,由root用戶的胡亂操作或者很濫的硬件導致的問題,你會發覺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來打發你的時間。1.17  我可以總是在圖形用戶界面下使用Linux嗎? 在Linux下只使用圖形用戶界面我認為是可能的,但是我覺得對於管理來說,就不是那麼有效了。Linux下的GUI已經做得很好,但是對比於命令行下的可以使用的功能,還是顯得有些蒼白。我幾乎每天使用Linux和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我發現圖形用戶界面對於程序啟動和其他日常的工作非常有用。但是對於系統管理和自動化,圖形用戶界面還是不過靈活。命令行接口(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對我來說有更豐富的功能,而且,使用命令行接口讓我對於的系統的工作原理有更多的實際了解。引用兩個典型的說法:“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現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它限制只能執行有限的幾個基本操作,這樣學習起來也更容易上手。但是,如果這些基本操作不能符號你的要求,那你可能會有點問題”。“用戶界面友好的系統的典型特征,就是它能夠符號用戶的需要。但是,大部分用戶界面友好的系統都不是最簡捷有效的”。(引用來源:http://linux.oreillynet.com/pub/a/linux/2001/11/15/learnunixos.html)我發現圖形用戶界面和命令行的混合使用可能是最理想的。如果你希望只使用圖形用戶界面而不想學習任何命令行參數,你可以考慮推遲安裝你的Linux系統,一直到圖形用戶界面工具比現在做得更好一些,或者,現在你已經有其他的人能夠幫你管理你的計算機。如果你有計算機超級天才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然後他(或者她)可能只要運行十幾個程序,你就可以有一個專門為她(或者他)定制的非常好用的圖形用戶界面,所有圖標,菜單和按鈕都符合要求。呵呵,通過這樣的特別的鼓勵方法,可能可以讓她(或者她)很快就接受Linux!從這本指南裡,對於做資料來說使用命令行肯定要簡捷得多。圖標和菜單一般都是可以定制的,所以你在你的計算機上看到的圖標和菜單和我在我計算機上看到的肯定很不一樣。還有,設置一個圖標或者命令,我必須知道我在圖標後面的真正的命令行的位置。簡而言之,對於剛開始階段,即使在圖形用戶界面下,理解命令行對於系統設置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這本書裡沒有包含任何的屏幕截圖,是因為我們自己發現對於學習計算機,屏幕截圖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1.18  我該如何升級Linux? 對於一次完整的系統升級(比如從RedHat 7.0到RedHat 7.2):“對於升級Linux系統最省時有效的原則就是:從零開始。做一次“干淨”的系統安裝,然後再把數據加上去。是的,我們就是在說把硬盤重新分區,然後從頭開始安裝。”(引用URL來源http://www.northernjourney.com/opensource/newbies/newb025.html)全盤考慮你的硬盤分區方案,會有助於你未來的系統升級(你的數據文件可以放在你的home目錄下)。以下是在系統升級時,我給自己做的一份清單供參考:1.    以root登錄2.    將/etc目錄放到一個安全的數據不會被破壞的地方(比如zip盤)。當安裝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可以參考以前的設置。3.    復制所有在/home目錄上的重要數據。這是為了避免更糟糕的事情發生,比如,有一次我格式化了錯誤的分區4.    使用df (diskfree)命令查找和記下你文件系統的所有加載點5.    舉個例子,我的home目錄加載在一個分區名字叫做/dev/hda9的另外一塊硬盤上,而/usr/local則加載在/dev/hda8上。6.    重新安裝Linux,但是保留和不要重新格式化那些你用來保存數據的分區,比如/home和/usr/local,這些目錄經常有非常重要的數據。7.    重新啟動系統,看新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工作。8.    對於系統裡的每個用戶,根據舊的用戶名和用戶標識號,創建一個用戶登錄名。舉例:ls /home/maria/* -l  (查找用戶maria的home目錄得到她的用戶標識,假設是503)useradd maria –u 503       (創建一個用戶標識為503的帳號“maria”)從每個用戶的主目錄裡,刪除一些會導致問題的設置文件比如: “./kde”,“.ICE”,等等。這也是一個用來刪除垃圾文件的好機會,要刪除這些文件的原因是:比如KDE的新版本用新的設置文件(在第一次使用時會自動產生)應該會運行得更好。舉例:cd /home/mariarm –fr .kde注意要確保在每個用戶的主目錄下的文件屬於對應的用戶。舉個例子,我可以這樣做:cd /home/mariachown –R maria *chmod –R maria *更多的信息參見第二部分,Linux的資源,幫助和一些相關連接。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