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裝開始
首先將計算機設定為 BIOS 為光盤優先開機 ( 如何設定不詳述 ), 在光盤開機後 , 畫面如左圖
原網站說明 , 你必須擁有 486 以上的機器 , 且有 64MB 的物理內存 , 最好再加個 64MB 的 swap 來用 , 當然執行的速度 ..., 呵呵~ -_-!
2. 系統偵測
須要注意的是 網卡 及 硬盤 的相關設定 , 若是使用 SCSI 的硬盤 (VMware 可設定虛擬系統是 SCSI 或 IDE 的硬盤 ), 在之後模塊的加載須特別注意
系統會偵測你主機的各項設備 ( 因為是利用 VMware 的虛擬機器 , 所以有些東西會不太一樣 , 有些則會跟你的硬件是相同的 , 如聲卡 , 網絡卡等 )
3. 鍵盤使用的語系
偵測過程會有一步驟問你的鍵盤使用的語系 , 一般我們使用的都是不用輸入 , 直接按 Enter 即可
4. 偵測繼續
此時計算機所偵測到的網卡正確 , 並使用 pcnet32 網卡模塊
5. 偵測結束後
計算機會告訴你 , 在這次的偵測中 , 找到的硬件有哪些 , 在本例中 , 我們找到了
pcnet32( 網卡 ),
mii( 與 pcnet32 並用 ),
BusLogic 的 SCSI 卡 ( 這是 VMware 軟件所提供的 SCSI 適配卡 ),
scsi_mod( 用以驅動 SCSI 接口 )
6. 歡迎畫面
很少看到 Linux 這麼快就要你開始 DIY 吧 ! 請按一下 Enter 以啟用主控台 (Console) 的操作 , 並且跟你說你可以用的指令有哪些 ... 此時若按 [ALT + F2] 或 [Alt + F3] 你可以切換到另外的主控台去操作 .
7. 顯示已加載的模塊
剛剛在偵測過程中順利找到的硬件 , 你現在可以下 lsmod 來觀看已經加載啟用的模塊有哪些
8. 加載模塊
雖然已經順利找到網卡 , 模塊也加載了 , 不過尚未啟用 , 所以我們輸入 ifconfig 時 , 只看到 lo 的網絡設備 , 還沒看到 eth0,
此時我們先加載其它模塊 因為刻錄機是在 SCSI 上的 , 為了在 VMware 的 SCSI 卡下可以使用該刻錄機 , 我們須先加載相關的模塊
modprobe sr_mod ( 用來偵測 SCSI 光盤設備 )
modprobe sd_mod ( 用來偵測 SCSI 硬盤設備 , 不過我在使用 VMware 時並不是用虛擬的 SCSI 硬盤 , 而是用 IDE 硬盤 , 所以這個步驟其實是多余的 )
我們在這裡找到了 SCSI 光盤 ( 即刻錄機 ), 並且得到了相關信息
9. 依序加入須要的其它模塊
若你有其它模塊想要加載的話 , 同樣地我們一樣可以使用 modprobe 來加載
modprobe nls_big5 ( 會連同 nls_cp950 一並載入 )
modprobe vfat ( 若你的系統在這時候需要 VFAT 檔案格式的話 , 當然 NTFS 也可以在此時加載 , 請參照左圖 )
若你有興趣看看有哪些模塊的話可以到 /lib/modules/2.4.19-gentool-r7/kernel/ 的目錄下看看有哪些可以用 ( 當然 , 像我去看了也沒用 ...), 此時 , [Alt + F2] 就很好用了 , 不會打亂安裝的行程
10. 使用 DHCP 取得 IP
若是網卡順利偵測到了 , 那麼要啟用它的方法就是 dhcpcd eth0 即可啟用你的網絡卡 , 現在下 ifconfig -a 的指令 , 馬上就可以看到 eth0 已加載 再來是編輯 /etc/resolv.conf 這個網絡解析檔案 , Gentoo 使用 nano ( 跟 pico 非常類似 ) 做為編輯程序 nano /etc/resolv.conf 並且在該檔裡面輸入
www.***.com ( 你自己的網域 , 嘿 , 我說是網域哦 )
nameserver ***.**.***.* (DNS 服務器地址 )
nameserver ***.**.*.* (DNS 服務器地址 , 怕不夠用再加一個吧 )
search sex.com ( 將會搜尋的網域 , 比如你輸入 www, 他會自動再去接 sex.com)
11. 確實上網了
也可以開始 ping 其它的主機了 ( 如果有連上網絡的話 ), 你將可以看到網絡主機的響應
12. 分割硬盤
Gentoo Linux 提供了最基本的硬盤分割軟件 fdisk ( 雖然名字跟微軟巧合地一樣 , 不過功能及操作完全不同 ) 輸入 fdisk /dev/hda ( 若是 SCSI 硬盤 , 便是 /dev/sda, 你得先 dmesg more 看一下你的硬盤是哪一種的 )
( 承上 )
你可以輸入 m 來查看可用的命令有哪些
a: 切換開機表的標號
b: 編輯 BSD 系統的磁盤卷標
c: 切換 DOS 兼容性的標號
d: 刪除一個分割區
l : 列出已知的分割區型式
m: 嗯 , 你現在看的就是按這鍵出來的
n: 增加一個新的分割區
o: 建立一個新的 DOS 分割區表格
p: 列出分割區的表格 ( 即這個硬盤的分割狀況 )
q: 所有做過的分割設定都不要了 , 而且馬上離開這個程序
s: 增加一個新的 SUN 磁盤卷標
t: 改變分割區的 id, 但不改變其分割型式 ( 只是改變 id, 實質上不變動分割區的內容 )
u: 改變顯示狀況
v: 確認一下某個分割區表格
w: 若做過分割區設定 , 寫進磁盤裡 , 順便離開這個煩人的程序
x: 我勸你是不要用這個比較好 ...
Gentoo Linux 安裝說明是建議我們至少做出 /boot, /, swap, 才方便進行安裝 , 分割的規畫就不在這詳述 , 請依自己的需求來分割 ! ( 嗯 , 要想清楚 !!)
13. 第一刀
先建立一個 主要 (Primary) 分割區 , 並放置於第一個 ( 將會建立成 /dev/hda1), 輸入 n 吧 !
再來會問你 , 這個分割區的起始位置 , 預設是整顆硬盤的最開頭 , 所以直接按 Enter 可以接受他給你的默認值 , 接下來是問你這個分割區要多大 ? 你可以用 +60M 表示要 60MB 的大小 再按一下 Enter 就開始執行分割了
輸入 P 你就可以看到已經預割好一塊 Linux (/dev/hda1) 的分割區了 , 大小約 64MB
13. 可以標示為哪些分割區
因為在格式化之前 , 須先指定該分割區是什麼格式的 , 在 fdisk 裡若沒有特別指定 , 會先指定為 linux 分割區的 id
若想要換成別的分割區 , 你可以先割好一塊 Linux 分割區後 , 輸入 t , 會問你要用哪一種分割區 , 若不知道有哪些可供選擇 , 那 可以再輸入 l ( 小寫的 L), 此時會有列表給你看 , 比方輸入 82, 就可以把你要切換 id 的分割區由原來的 Linux 分割區換成 Linux swap 了
14. 若你需要的實在很多 ...
假若你需要的不只四個分割區 , 那麼只好動用 Extended 區啰 , 割完三個 主分割區後 , 再把第四個分割區設給 extended, 不要再設為 primary partition 了 , 而且剩下的空間全設給 extended ( 都要用 extended 了 , 還留空間給誰 , 第五個主分割區 ? 別鬧了 , 孩子 )
有了 , extended 後 , 以後建立新分割區時 , 就直接問你要從哪兒開始 , 要多大 , 不會再問你是要割 primary 或是 extended 了
下圖是我的分割狀況 , 確認可以之後 , 輸入 w 來確定寫入硬盤的分割記錄表裡
15. 執行格式化
有了分割區之後 , 下一步便是要格式化這些分割區 , 至於要格式化成什麼格式由你自己來選擇
本例是格式化成 ext3, 使用
mke2fs -j /dev/hda1
若不加 -j 參數的話 , 則會格式化成 ext2, 因為 -j 是表示日志式的格式 , 也就是原 ext2 加上日志功能 = ext3
依序完成其它 linux 分割區的格式化 , 至於 linux swap 則不用去格式化它 左圖是格式化之後的相關信息
16. 掛載分割區
因為第一次安裝 , 須改變目前所擁有的 / ( 現在的根目錄是安裝時期暫時預設的 , 並非是我們到時候要真正哂玫 ?, 所以我們在這時候 " 假裝 " /mnt/gentoo 是我們的根目錄 , 我們須要先 mkdir 出相關的目錄進入點
mkdir /mnt/gentoo
mount /dev/hda3 /mnt/gentoo
mkdir /mnt/gentoo/boot
mount /dev/hda1 /mnt/gentoo/boot
要說明的是 , 你必須先把我們的未來真正根目錄 (/mnt/gentoo) 先掛載起來 ,
而不是依 /dev/hd? 的號碼順序去掛載 , 這樣會產生錯誤
若你先 mkdir /mnt/gentoo, 也 mkdir /mnt/gentoo/boot ( 到這裡操作上沒問題 ),
結果你先把 /dev/hda1 掛在 /mnt/gentoo/boot, 再把 /dev/hda3 掛在 /mnt/gentoo,
由於掛載的順序 , 會造成 /mnt/gentoo/boot 原先掛載的分割區 被後來的 /dev/hda3 分割區
給蓋了過去 ( 正確說來 , 是 /dev/hda1 的 /boot, 不是掛在 /dev/hda3 的 /mnt/gentoo 裡面 ),
雖然表面上看來都一樣沒問題 , 執行 mount 去看也沒錯 , 都掛上來了 ,
可是到時要做開機數據時 , 數據會寫到 /dev/hda3 下的 /mnt/gentoo/boot ,
而非 /dev/hda1 所掛載上去的 /mnt/gentoo/boot 目錄 , 這點要注意到
其它的分割區 , /dev/hda5, /dev/hda6, /dev/hda7 也必須先把我們的
假根目錄 /mnt/gentoo 先掛進來 , 才能再繼續掛載進來
再來是 swap 的建立與設置
mkswap /dev/hda2 ( 告訴系統 /dev/hda2 要做 swap 分割區 )
swapon /dev/hda2 ( 告訴系統開啟 swap, 並啟用它 )
mount /dev/hdc /mnt/cdrom -o -ro -t iso 966
而非 /dev/hda1 所掛載上去的 /mnt/gentoo/boot 目錄 , 這點要注意到
其它的分割區 , /dev/hda5, /dev/hda6, /dev/hda7 也必須先把我們的
假根目錄 /mnt/gentoo 先掛進來 , 才能再繼續掛載進來
再來是 swap 的建立與設置
mkswap /dev/hda2 ( 告訴系統 /dev/hda2 要做 swap 分割區 )
swapon /dev/hda2 ( 告訴系統開啟 swap, 並啟用它 )
mount /dev/hdc /mnt/cdrom -o -ro -t iso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