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態鏈接庫技術實現和設計程序常用的技術,在Windows和Linux系統中都有動態庫的概念,采用動態庫可以有效的減少程序大小,節省空間,提高效率,增加程序的可擴展性,便於模塊化管理。但不同操作系統的動態庫由於格式 不同,在需要不同操作系統調用時需要進行動態庫程序移植。 本文分析和比較了兩種操作系統動態庫技術,並給出了將Visual C++編制的動態庫移植到Linux上的方法和經驗。
1、引言
動態庫(Dynamic Link Library abbr,DLL)技術是程序設計中經常采用的技術。其目的減少程序的大小,節省空間,提高效率,具有很高的靈活性。采用動態庫技術對於升級軟件版本更加容易。與靜態庫(Static Link Library)不同,動態庫裡面的函數不是執行程序本身的一部分,而是根據執行需要按需載入,其執行代碼可以同時在多個程序中共享。
在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中,都可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軟件設計,但他們的調用方式以及程序編制方式不盡相同。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這兩種操作系統中通常采用的動態庫調用方法以及程序編制方式,然後分析比較了這兩種方式的不同之處,最後根據實際移植程序經驗,介紹了將VC++編制的Windows動態庫移植到Linux下的方法。
2、動態庫技術
2.1 Windows動態庫技術
動態鏈接庫是實現Windows應用程序共享資源、節省內存空間、提高使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常見的動態庫包含外部函數和資源,也有一些動態庫只包含資源,如Windows字體資源文件,稱之為資源動態鏈接庫。通常動態庫以.dll,.drv、.fon等作為後綴。相應的windows靜態庫通常以.lib結尾,Windows自己就將一些主要的系統功能以動態庫模塊的形式實現。
Windows動態庫在運行時被系統加載到進程的虛擬空間中,使用從調用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分配的內存,成為調用進程的一部分。DLL也只能被該進程的線程所訪問。DLL的句柄可以被調用進程使用;調用進程的句柄可以被DLL使用。DLL模塊中包含各種導出函數,用於向外界提供服務。DLL可以有自己的數據段,但沒有自己的堆棧,使用與調用它的應用程序相同的堆棧模式;一個DLL在內存中只有一個實例;DLL實現了代碼封裝性;DLL的編制與具體的編程語言及編譯器無關,可以通過DLL來實現混合語言編程。DLL函數中的代碼所創建的任何對象(包括變量)都歸調用它的線程或進程所有。
根據調用方式的不同,對動態庫的調用可分為靜態調用方式和動態調用方式。
(1)靜態調用,也稱為隱式調用,由編譯系統完成對DLL的加載和應用程序結束時DLL卸載的編碼(Windows系統負責對DLL調用次數的計數),調用方式簡單,能夠滿足通常的要求。通常采用的調用方式是把產生動態連接庫時產生的.LIB文件加入到應用程序的工程中,想使用DLL中的函數時,只須在源文件中聲明一下。 LIB文件包含了每一個DLL導出函數的符號名和可選擇的標識號以及DLL文件名,不含有實際的代碼。Lib文件包含的信息進入到生成的應用程序中,被調用的DLL文件會在應用程序加載時同時加載在到內存中。
(2)動態調用,即顯式調用方式,是由編程者用API函數加載和卸載DLL來達到調用DLL的目的,比較復雜,但能更加有效地使用內存,是編制大型應用程序時的重要方式。在Windows系統中,與動態庫調用有關的函數包括:
①LoadLibrary(或MFC 的AfxLoadLibrary),裝載動態庫。 ②GetProcAddress,獲取要引入的函數,將符號名或標識號轉換為DLL內部地址。 ③FreeLibrary(或MFC的AfxFreeLibrary),釋放動態鏈接庫。
在windows中創建動態庫也非常方便和簡單。在Visual C++中,可以創建不用MFC而直接用C語言寫的DLL程序,也可以創建基於MFC類庫的DLL程序。每一個DLL必須有一個入口點,在VC++中,DllMain是一個缺省的入口函數。DllMain負責初始化(Initialization)和結束(Termination)工作。動態庫輸出函數也有兩種約定,分別是基於調用約定和名字修飾約定。DLL程序定義的函數分為內部函數和導出函數,動態庫導出的函數供其它程序模塊調用。通常可以有下面幾種方法導出函數:
①采用模塊定義文件的EXPORT部分指定要輸入的函數或者變量。 ②使用MFC提供的修飾符號_declspec(dllexport)。 ③以命令行方式,采用/EXPORT命令行輸出有關函數。
在windows動態庫中,有時需要編寫模塊定義文件(.DEF),它是用於描述DLL屬性的模塊語句組成的文本文件。 更多內容請看Linux安全應用寶典 Linux防火牆 Linux服務器專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