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硅谷從網絡泡沫中挺了過來,所以高科技企業的領導者都很愛說:IT是成熟的產業,我們較低的增長速度一定會反映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上。
但是持這種觀點的人視角很狹隘。透過硅和軟件,你會看到一個大得多的行業,這個行業已經准備開展一些基於現有技術的業務了。阻礙這個有廣闊前景的行業繼續增長的不是技術,而是在技術的部署和消費之間的文化分歧,但是這種分歧正在慢慢的縮小。
這種文化分歧不是IT獨有的;我們以前就見過這種情景。仔細回顧一下許多重大技術的歷史,你會發現三個清晰的發展階段:定制,標准化和普及。
三個清晰的發展階段:定制,標准化和普及
歷史學家Jill Jonnes在其著作《光明帝國》中剖析了電力工業的嬰兒期。她發現,最初電力是面向客戶定制的,非常昂貴。托馬斯愛迪生曾設想在主要城市的每個小區裡都建立一個發電機,用來為他發明的燈泡供電。(他的首家發電廠為紐約市內1平方英裡的范圍供電,當時服務的對象是800個燈泡,其成本相當於現在的500萬美元。)19世紀80年代建立的許多劇院都有自己的發電機。(同時還要一名受過專門訓練的工程師來操作這些設備)。有些公司甚至設立一名,專門管理公司內部的電力。(柯達是首批建設自己發電廠的公司之一,它直到今天還在紐約州的羅徹斯特擁有兩座火力發電廠,每年要燒大約700,000噸的煤。)
上面這些情況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是因為這正是美國許多公司的數據中心目前的真實情況:龐大、成本高昂、定制的,並且由專家來維護。電力市場花了很多年才進化到下一個階段--標准化,交流電源和長距離輸電機制的確立促進了電力標准的建立,這些標准我們今天還在使用。這些標准(包括電壓、頻率等)使得電力能夠走入大眾市場。但它仍是稀缺資源;1902年,僅尼亞加拉瀑布的發電量就能排在全美國第五位。1907年,只有8%的美國家庭有電器。
這跟目前的IT行業很相似。我們(在芯片、操作系統、網絡協議等方面)已經制定了許多標准--計算已經可以走向大眾市場。但是目前對用戶而言,IT還需要巨額的費用和專門人員來維護,尤其是在大型公司的數據中心。
到了第三個階段-普及階段,電力已經被大家視為一種價格透明、質量可靠的日用品,這時電力才真正地造福全世界。
在電力從定制到標准化再到普及階段的過程中,發生了兩件事情:它的普遍性上升了,同時成本大幅下降了。除了電燈和工業的馬達之外,人們還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電器,讓普通民眾也可以享受電力的價值。
IT還是一個年輕的產業,我們在技術普及階段的門口張望
到了1930年,美國中等規模的城市也實現了電器的普及。
在1910年和1940年之間,美國的生產率在日用電力的推動下增長了300%。工業界以前從來沒有想到現在電力驅動著這麼多的創造財富的發明。 IT還是一個年輕的產業,我們還剛開始在技術普及階段的門口張望,等真正進了這個門之後,網絡帶寬和計算能力將成為和電力一樣的資源,隨時隨地可以獲得。
將電力一樣,我們必須建立一些機制來定義計算能力的單位和價格,我們必須建立可靠和安全的輸送機制,我們還需要創造一些東西,讓這種日用品能夠進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就像電烙鐵、洗衣機和熱水器把電力帶進了千萬家一樣。作為計算能力的消費者,我們也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看待在商業和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各種可以通過網絡提供的服務會迅速出現並普及。
Google就是一個例子,它有大范圍的搜索能力,而且搜索越來越人性化,還可以在任何設備上進行。
salesforce.com也屬於此類,它使用普通的網絡帶寬提供客戶關系管理服務,但是價格比競爭者便宜很多。
這只是開始。對於那些利用普通網絡提供創新的內容、網絡服務、產品和自有信息服務的公司而言,未來是光明的。這就像電燈一樣,它不是一個創意的終點,而是一場革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