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開源項目中的代碼時,發現許多地方都用到了#pragma的程序。因此,就問了下谷歌老師,總結了下#pragma預編譯指令的常用用法,現在和大家分享下。
使用#progma pack預編譯指令可以改變編譯器的默認值(不是絕對的,有些編譯器只能是固定的數據對齊方式)。
2>說明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寫程序時候並不考慮對齊的問題,因為編譯器會替我們選擇對的策略。大多數編譯器都是默認四字節對齊方式。
大家可以看一個程序就明白了:
程序A:
#include<stdio.h>
struct A
{
int a;
char b;
short c;
};
int main()
{
int d;
d= sizeof (struct A);
printf(“theleng=%d\n”,d);
return 0;
}
注:
(1)一般現在我們用的都是32位的處理器,vc編譯器默認的對齊字節數目是4字節。在gcc下默認為以結構體中最大類型的變量為字節對齊方式。
結構體A中包含了4字節長度的int一個,1字節長度的char一個和2字節長度的short型數據一個。所以A用到的空間應該是7字節。但是因為編譯器要對數據成員在空間上進行對齊。所以使用sizeof(strcut A)值為8《a 占4個字節,b占一個字節,c占兩個字節,因此編譯器會把b和C放在一個4字節之內,因此結構體A占8個字節》
(2)現在我們討論下字節對齊的好處:
現代計算機中內存空間都是按照byte劃分的,從理論上講似乎對任何類型的變量的訪問可以從任何地址開始,但實際情況是在訪問特定變量的時候經常在特定的內存地址訪問,這就需要各類型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在空間上排列,而不是順序的一個接一個的排放,這就是對齊
對齊的作用和原因:各個硬件平台對存儲空間的處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平台對某些特定類型的數據只能從某些特定地址開始存取。其他平台可能沒有這種情況,但是最常見的是如果不按照適合其平台要求對數據存放進行對齊,會在存取效率上帶來損失
比如有些平台每次讀都是從偶地址開始,如果一個int型(假設為32位系統)如果存放在偶地址開始的地方,那麼一個讀周期就可以讀出,而如果存放在奇地址開始的地方,就可能會需要2個讀周期,並對兩次讀出的結果的高低字節進行拼湊才能得到該int數據。顯然在讀取效率上下降很多。這也是空間和時間的博弈
3>How to Use?
使用方法舉例:
#pragma pack(push) //保存以前的對齊狀態,push是將以前的對齊狀態壓入棧
#pragma pack(1) //指定新的對齊狀態,1個字節
//定義你的結構
//…………
#pragma pack(pop) //彈出棧,恢復以前的對齊狀態
現在我們把剛才的程序修改下:
程序B:
#include<stdio.h>
#pragma pack(push)
#pragma pack(1)
struct A
{
int a;
char b;
short c;
};
#pragma pack(pop);
int main()
{
int d;
d = sizeof (struct A);
printf(“theleng=%d\n”,d);
return 0;
}
此時因為是按一字節對齊,因此結構體A總共占用7個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