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移動開發生態系統其技術人員都是呈現金字塔式分布的。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部分人都是開發人員,只有少數人是真正意義上的程序員。
Android系統也是一樣,在龐大的Android開發人員群體中,我認為可以由低到高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1)應用層開發
使用java語言,基於Android的框架和類庫,進行應用層程序的開發。
這類開發一般依賴於短期記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類庫王子。
這類人員,只要熟悉UI布局設計,熟悉常用的widget,寫幾個消息回調函數.
鼓搗以下網絡類,簡單的數據庫操作,調用一下播放器,發一下短消息。
再用一哈比如Gallery這樣表面上比較炫的類。
這類開發人員一般自我感覺良好,比較自大,認為Android開發也不過如此,
2)中間層開發
使用c/c++語言,基於NDK JNI方式的開發.
需要對Android的整體框架機制和Android系統codebase非常熟悉.
一般都會自己自己下載Android的系統源代碼,自己進行編譯IMAGE.
熟悉Android系統的Custom building system.
能修改和擴展Android的框架和 服務.
移植和定制nativelibray 和框架 ,如opencore,opengl,webkit
定制一套系統的UI,也就是給系統換膚。
也就是我們國內所謂的自主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
這類開發人員一般屬於稍微資深一點的,一般都有強烈的技術饑餓感,覺得自己懂的很少,不停的去提高自己。
3)操作系統級別的開發,系統定制
熟悉Linux驅動開發,Linux內核結構
針對特定硬件的移植
這類開發的技術含量其實和中間層開發差不太多,從某種意義上還不如。
其實,驅動開發更主要的要求需要一定的硬件知識。
這類開發人員一般式各大手機廠家的開發人員,由於接觸的面比較窄,技術饑餓感不如中間層開發人員。
4)找出Android的不足,幫助Google持續改進Android
這種人是真正意義上的Android程序員,他們會有選擇的去閱讀Android框架源代碼,會認真的去閱讀dalvik的源代碼。
自身知識結構也比較成熟,知識面比較廣。
會很多上面三類人都不具有的調試和跟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