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桌面Linux”是指用戶完全可以自由地理解、使用與傳播的個人計算機界面。在這裡,自由(Freedom)一詞的准確含義與自主(decide for oneself)的內涵更為接近(by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English-Chinese)),據此將其翻譯為“自主桌面”也許更為貼切。那麼,我們的真實故事在哪兒呢?
2005年11月,美國《自由軟件基金會》主席Richard Stallman與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在Tunis世界峰會上見面,兩人探討了有關“Free Ubuntu”的可能性(即Gnubuntu開發項目,後來該項目發布在FreeNode網站上),可惜的是,在當時條件下,並沒有幾個開發者能夠理解該項目的重要意義,對其目感到興趣。由此可見,具有前瞻性的重要開發項目,只有領導人“一頭熱”是不行的。事實是,直到2006年5月,愛爾蘭軟件工程師Brian Brazil在《ICT Expo》國際大會上與Paul O'Malley兩人相見,對此項目進行交流,結果,兩人一拍即合。於是,在同年6月,這種“用戶自主桌面”(即Free Ubuntu)開發項目正式開始啟動。這一事實是鮮為人知的。大家知道,該項目後來正式取名為gNewSense,其1.0版本在2006年11月發布。實際上,gNewSense項目得到《自由軟件基金會》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三年來,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終於在2009年名列全球Linux發行版第一名(by DaniWeb國際社區)。
今年10月17日上午,《Ubuntu實驗室》給我送來一只內裝gNewSense 2.3版本的自啟動U盤。這只U盤很乖,能夠順利地啟動我的台式計算機,並且能夠自動上網、識別(和驅動)打印機和音響等外圍設備。但是,上網用的浏覽器是Epiphany 2.28(該浏覽器幾乎與火狐浏覽器同時發布),浏覽網頁的效果很不錯;辦公套件用的是OpenOffice.org 2.4版本,連Maxwell方程式的排版都很出色。流媒體播放器效果也不錯,圖像和音質都很好。這都是事實。此刻,我在想,這家伙的品質真的是名不虛傳也。
10月17日下午,我和《Ubuntu實驗室》的那位朋友到對面肯德基連鎖店繼續聊天。在此期間,我們有意請一位原先不懂Linux的陌生人親自在她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上試驗啟動這只U盤。結果,令她大為吃驚。她說,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東西?老實說,在這種公開場合,gNewSense沒有給我們丟面子。我們對她說,這只U盤中的軟件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傳播,而且定價為零,不怕病毒,沒有木馬和後門等。事實上,gNewSense給用戶的第一感覺是自己能夠當家作主,使用它永遠不用擔心視頻會被黑屏。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時刻,不論出於什麼目的(包括商業們的),都可以放心地使用它。
說明:所謂“自由軟件”(實為“Freedom Software”),嚴格講來,應當翻譯為”自主軟件”,即“用戶當家作主”的意思(見Longman現代高級英語雙解字典,Freedom一詞可翻譯為“自由、自主”)。這種洋玩意兒(自由軟件),能夠讓你自主行為,很不錯。據此,我認為,所謂“桌面Linux”原本就應當是這樣的。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