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QT,發現每個人搭建環境問題都不一樣,我把我的問題和步驟寫下,以供參考!
1. 選擇環境,QT需要安裝Xwindows環境的操作系統,開始我使用操作系統是沒有圖形界面的CentOS,發現怎麼安裝也不成功,新手啊!
後來選擇了Ubuntu,之所以選擇,是一個牛人和我說,這個系統驅動比較全,不至於缺這少那。
2. 我在虛擬機安裝的Ubuntu,安裝完後,要用root用戶,不然很多和外面交互,比如ssh, nfs等功能都受限制。更改用戶sudo passwd root。
3. 啟動ssd服務,為了與windows傳輸,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4. 下載QT 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解壓,並在etc/profile下增加設置
QTDIR=/usr/local/qt
PATH=$QTDIR/bin:$PATH
MANPATH=$QTDIR/man:$MANPATH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export QTDIR PATH MANPATH LD_LIBRARY_PATH
注銷,使環境變量生效,也可以直接export這些變量。
5. 在壓縮目錄下,./configure --prefix=/usr/local/qt,出現make: g++: Command not found錯誤
6. 安裝g++,首選,確認你已經安裝了build-essential程序包: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安裝過程,即安裝了g++)。
查看gcc 版本 , ls /usr/bin/gcc*
7. 運行qt下configure ,發現 Basic XLib functionality test failed!這種錯誤
分別安裝包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11-dev libXext-dev libXtst-dev
8. 打開簡單程序Helloworld
9. qmake -project; qmake; make; ./hello 注意4的環境變量要配正確,否則會找不到Qapplication.h
10. 與arm連接,這裡用超級終端,com連接,在配置參數時候,www.linuxidc.com數據流控制,應該選無,如果選擇了硬件,則不能輸入控制。
11. 編譯arm文件, 我用板子廠家提供的qmake,即arm-none-linux-gnueabi-g++ ,arm-none-linux-gnueabi-gcc
注意配置的QT環境變量,也QT linux下的對應
12. 超級終端傳輸,小的文件采用zcom傳輸協議,大的采用nfs
用nfs, arm機器作為客戶端,Ubuntu作為服務器,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用netstat -tl命令檢查nfs端口是否已經打開。
需要Ubuntu配置nfs,vi /etc/exports, 設置nfs掛載, /usr/www/src 192.168.1.* (rw,sync,no_subtree_check,no_root_squash)
重新啟動服務:/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13. 在arm 終端, 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112:/usr/www/src /mnt
14. ls /mnt就看到自己Ubuntu共享目錄,拷貝用arm配置編譯的程序,在 超級終端運行,需要後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