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無論本地還是遠程,需要移動或拷貝的文件較多且都不太大時,用cp命令和mv命令效率較低,可以先使用tar工具對將要拷貝/移動的內容進行打包/壓縮,之後再進行拷貝/移動,最後再解包/解壓縮。
另外,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技巧,即,不必在tar打包/壓縮完畢之後再進行拷貝,解包/解壓縮,可以通過管道一邊打包/壓縮另一邊執行拷貝解包/解壓縮。
比如,tar命令可以和nc命令結合可以快速在兩台機器之間傳輸文件和目錄:
B機器:
nc -l 5555 |tar -C /tmp/test/ -xf -
A機器:
tar cf - /tmp/test/ |nc B'IP 5555
上述步驟將A機器/tmp/test/下的內容拷貝到B機器對應的目錄中,其中tar cf - /tmp/test/ |nc B'IP 5555 將內容邊打包邊通過管道和nc命令傳輸到由對應IP地址和5555端口傳到B機器,nc -l 5555 |tar -C /tmp/test/ -xf - 監聽本機的555端口,並將接收到的內容解包至指定的目錄(-C參數指定目標目錄)
此外,tar還可與scp、ssh命令結合:
在A機打包後,復制到B機器並解包
tar -cf - /tmp/test | ssh B'IP "cd /tmp; tar -xf -"
在A機打包,並將打包好的文件復制到B機
tar -cf - /tmp/test | ssh B'IP "cd /tmp; cat - > test.tar"
tar -cf - /tmp/test | scp - B'USER@B'IP:/tmp
將A機的打包文件,復制到B機並解包
zcat test.tar | ssh B'IP "cd /tmp; tar -xf -"
也可以直接在本地這麼使用:
cd /tmp/test1
tar -cf - . | (cd /tmp/test2 ; tar -xvpf -)
但有人試驗後得出結論本地直接用cp較快
另外一些小技巧:
拷貝時除了拷貝單個文件還會拷貝目錄,有時需要連同文件/目錄的屬性一同拷貝。可以在cp命令中使用-R參數遞歸拷貝目錄,使用-p參數拷貝文件保留屬性(默認是:mode,ownership,timestamps也可以通過 --preserve[=ATTR_LIST]指定要特別保留的屬性如:context, links,xattr, all),使用-d參數拷貝文件保留連接。或者簡單的使用-a參數(相當於使用-dR --preserve=all)
如果想看到拷貝大量小文件的進度可以寫一個簡單的小腳本: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cd /tmp/test
for i in *
do
cp $i 目標目錄
echo $i is ok....
done
最後補充一條不是技巧的技巧:在使用一個工具完成一項任務之前,先思考當前用的工具是不是最適合的工具?有沒有更好的工具或辦法?如果工具確實很適用於當前任務,那麼在使用該工具時有沒有特殊的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常,查看幫助文檔可有意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