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命令是Linux系統中用於網絡診斷的命令,可檢查網絡是否連通,通常用於分析和判斷網絡故障,是個非常使用的命令,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Linux下如何使用ping命令,一起來了解下吧。
它通過發送ICMP ECHO_REQUEST數據包到網絡主機(send ICMP ECHO_REQUEST to network hosts),並顯示響應情況,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它輸出的信息來確定目標主機是否可訪問(但這不是絕對的)。有些服務器為了防止通過ping探測到,通過防火牆設置了禁止ping或者在內核參數中禁止ping,這樣就不能通過ping確定該主機是否還處於開啟狀態。
linux下的ping和windows下的ping稍有區別,linux下ping不會自動終止,需要按ctrl+c終止或者用參數-c指定要求完成的回應次數。
1.命令格式:
ping [參數] [主機名或IP地址]
2.命令功能:
ping命令用於:確定網絡和各外部主機的狀態;跟蹤和隔離硬件和軟件問題;測試、評估和管理網絡。如果主機正在運行並連在網上,它就對回送信號進行響應。每個回送信號請求包含一個網際協議(IP)和 ICMP 頭,後面緊跟一個 tim 結構,以及來填寫這個信息包的足夠的字節。缺省情況是連續發送回送信號請求直到接收到中斷信號(Ctrl-C)。
ping 命令每秒發送一個數據報並且為每個接收到的響應打印一行輸出。ping 命令計算信號往返時間和(信息)包丟失情況的統計信息,並且在完成之後顯示一個簡要總結。ping 命令在程序超時或當接收到 SIGINT 信號時結束。Host 參數或者是一個有效的主機名或者是因特網地址。
3.命令參數:
-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極限檢測。大量且快速地送網絡封包給一台機器,看它的回應。
-n 只輸出數值。
-q 不顯示任何傳送封包的信息,只顯示最後的結果。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通常是查看本機的網絡接口是否有問題。
-R 記錄路由過程。
-v 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
《p》-c 數目:在發送指定數目的包後停止。
-i 秒數:設定間隔幾秒送一個網絡封包給一台機器,預設值是一秒送一次。
-I 網絡界面:使用指定的網絡界面送出數據包。
-l 前置載入:設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發出的數據包。
-p 范本樣式:設置填滿數據包的范本樣式。
-s 字節數:指定發送的數據字節數,預設值是56,加上8字節的ICMP頭,一共是64ICMP數據字節。
-t 存活數值: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4.使用實例:
實例1:ping的通的情況
命令:ping 192.168.120.205
輸出:
代碼如下:
[root@localhost ~]# ping 192.168.120.205
PING 192.168.120.205 (192.168.120.205)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1 ttl=64 time=0.720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2 ttl=64 time=0.18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3 ttl=64 time=0.19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4 ttl=64 time=0.188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5: icmp_seq=5 ttl=64 time=0.189 ms《/p》 《p》--- 192.168.120.205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4000ms
rtt min/avg/max/mdev = 0.181/0.293/0.720/0.214 ms
[root@localhost ~]#
 123 共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