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下的時間
1.1、Linux下的時間系統
1.2、Linux下與時間有關的數據結構
2、獲得當前時間
3、延時
4、定時器
4.1、alarm
4.2、setitimer
1、Linux下的時間
1.1、Linux下的時間系統
UNIX及Linux的時間系統是由"新紀元時間"Epoch(傳說中的標志Unix時代開端的那個拂曉)開始計算起,單位為秒,Epoch則是指定為1970年一月一日凌晨零點零分零秒,格林威治時間。
目前大部份的UNIX系統都是用32位來記錄時間,正值表示為1970以後,負值則表示1970年以前。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計算出其時間范圍:
2^31/86400(s) = 24855.13481(天) ~ 68.0958(年)
1970+68.0958 = 2038.0958
1970-68.0958 = 1901.9042
時間范圍為[1901.9042,2038.0958]。
准確的時間為2038年一月十八日星期一晚上十點十四分七秒。那一刻,時間將會轉為負數,變成1901年十二月十三日黑色星期五下午三點四十五分五十二秒,這就是所謂的UNIX 2038 BUG,或者您也可戲稱為Jason hatchet bug。在大部份的UNIX上,並沒有所謂Y2K問題,不過都有2038年問題。
1.2、Linux下與時間有關的數據結構
struct timeval {
int tv_sec;
int tv_usec;
};
其中tv_sec是由凌晨開始算起的秒數,tv_usec則是微秒(10E-6 second)。
struct timezone {
int tv_minuteswest;
int tv_dsttime;
};
tv_minuteswest是格林威治時間往西方的時差,tv_dsttime則是時間的修正方式。
struct timespec
{
long int tv_sec;
long int tv_nsec;
};
tv_nsec是nano second(10E-9 second)。
struct tm
{
int tm_sec;
int tm_min;
int tm_hour;
int tm_mday;
int tm_mon;
int tm_year;
int tm_wday;
int tm_yday;
int tm_isdst;
};
tm_sec表「秒」數,在[0,61]之間,多出來的兩秒是用來處理跳秒問題用的。
tm_min表「分」數,在[0,59]之間。
tm_hour表「時」數,在[0,23]之間。
tm_mday表「本月第幾日」,在[1,31]之間。
tm_mon表「本年第幾月」,在[0,11]之間。
tm_year要加1900表示那一年。
tm_wday表「本第幾日」,在[0,6]之間。
tm_yday表「本年第幾日」,在[0,365]之間,閏年有366日。
tm_isdst表是否為「日光節約時間」。
struct itimerval {
struct timeval it_interval;
struct timeval it_value;
};
it_interval成員表示間隔計數器的初始值,而it_value成員表示間隔計數器的當前值。
2、獲得當前時間
在所有的UNIX下,都有個time()的函數
time_t time(time_t *t);
這個函數會傳回從epoch開始計算起的秒數,如果t是non-null,它將會把時間值填入t中。
對某些需要較高精准度的需求,Linux提供了gettimeofday()。
int 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 tv,struct timezone *tz);
int settimeofday(const struct timeval * tv,const struct timezone *tz);
struct tm格式時間函數
struct tm * gmtime(const time_t * t);
轉換成格林威治時間。有時稱為GMT或UTC。
struct tm * localtime(const time_t *t);
轉換成本地時間。它可以透過修改TZ環境變數來在一台機器中,不同使用者表示不同時間。
time_t mktime(struct tm *tp);
轉換tm成為time_t格式,使用本地時間。
tme_t timegm(strut tm *tp);
轉換tm成為time_t格式,使用UTC時間。
double difftime(time_t t2,time_t t1);
計算秒差。
文字時間格式函數
char * asctime(struct tm *tp);
char * ctime(struct tm *tp);
這兩個函數都轉換時間格式為標准UNIX時間格式。
Mon May 3 08:23:35 1999
ctime一率使用當地時間,asctime則用tm結構內的timezone資訊來表示。
size_t strftime(char *str,size_t max,char *fmt,struct tm *tp);
strftime有點像sprintf,其格式由fmt來指定。
%a : 本第幾天名稱,縮寫。
%A : 本第幾天名稱,全稱。
%b : 月份名稱,縮寫。
%B : 月份名稱,全稱。
%c : 與ctime/asctime格式相同。
%d : 本月第幾日名稱,由零算起。
%H : 當天第幾個小時,24小時制,由零算起。
%I : 當天第幾個小時,12小時制,由零算起。
%j : 當年第幾天,由零算起。
%m : 當年第幾月,由零算起。
%M : 該小時的第幾分,由零算起。
%p : AM或PM。
%S : 該分鐘的第幾秒,由零算起。
%U : 當年第幾,由第一個日開始計算。
%W : 當年第幾,由第一個一開始計算。
%w : 當第幾日,由零算起。
%x : 當地日期。
%X : 當地時間。
%y : 兩位數的年份。
%Y : 四位數的年份。
%Z : 時區名稱的縮寫。
%% : %符號。
char * strptime(char *s,char *fmt,struct tm *tp);
如同scanf一樣,解譯字串成為tm格式。
%h : 與%b及%B同。
%c : 讀取%x及%X格式。
%C : 讀取%C格式。
%e : 與%d同。
%D : 讀取%m/%d/%y格式。
%k : 與%H同。
%l : 與%I同。
%r : 讀取"%I:%M:%S %p"格式。
%R : 讀取"%H:%M"格式。
%T : 讀取"%H:%M:%S"格式。
%y : 讀取兩位數年份。
%Y : 讀取四位數年份。
下面舉一個小例子,說明如何獲得系統當前時間:
time_t now;
struct tm *timenow;
char strtemp[255];
time(&now);
timenow = localtime(&now);
printf("recent time is : %s \n", asctime(timenow));
3、延時
延時可以采用如下函數:
unsigned int sleep(unsigned int seconds);
sleep()會使目前程式陷入「冬眠」seconds秒,除非收到「不可抵」的信號。
如果sleep()沒睡飽,它將會返回還需要補眠的時間,否則一般返回零。
void usleep(unsigned long usec);
usleep與sleep()類同,不同之處在於秒的單位為10E-6秒。
int select(0,NULL,NULL,NULL,struct timeval *tv);
可以利用select的實作sleep()的功能,它將不會等待任何事件發生。
int nanosleep(struct timespec *req,struct timespec *rem);
nanosleep會沉睡req所指定的時間,若rem為non-null,而且沒睡飽,將會把要補眠的時間放在rem上。
4、定時器
4.1、alarm
如果不要求很精確的話,用 alarm() 和 signal() 就夠了
unsigned int alarm(unsigned int seconds)
專門為SIGALRM信號而設,在指定的時間seconds秒後,將向進程本身發送SIGALRM信號,又稱為鬧鐘時間。進程調用alarm後,任何以前的alarm()調用都將無效。如果參數seconds為零,那麼進程內將不再包含任何鬧鐘時間。如果調用alarm()前,進程中已經設置了鬧鐘時間,則返回上一個鬧鐘時間的剩余時間,否則返回0。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void sigalrm_fn(int sig)
{
/* Do something */
printf("alarm!\n");
alarm(2);
return;
}
int main(void)
{
signal(SIGALRM, sigalrm_fn);
alarm(2);
/* Do someting */
while(1) pause();
}
4.2、setitimer
int setitimer(int which, const struct itimerval *value, struct itimerval *ovalue));
setitimer()比alarm功能強大,支持3種類型的定時器:
ITIMER_REAL : 以系統真實的時間來計算,它送出SIGALRM信號。
ITIMER_VIRTUAL : 以該行程真正有執行的時間來計算,它送出SIGVTALRM信號。
ITIMER_PROF : 以行程真正有執行及在核心中所費的時間來計算,它送出SIGPROF信號。
Setitimer()第一個參數which指定定時器類型(上面三種之一);第二個參數是結構itimerval的一個實例;第三個參數可不做處理。
Setitimer()調用成功返回0,否則返回-1。
下面是關於setitimer調用的一個簡單示范,在該例子中,每隔一秒發出一個SIGALRM,每隔0.5秒發出一個SIGVTALRM信號::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ys/time.h>
int sec;
void sigroutine(int signo){
switch (signo){
case SIGALRM:
printf("Catch a signal -- SIGALRM \n");
signal(SIGALRM, sigroutine);
break;
case SIGVTALRM:
printf("Catch a signal -- SIGVTALRM \n");
signal(SIGVTALRM, sigroutine);
break;
}
return;
}
int main()
{
struct itimerval value, ovalue, value2;
sec = 5;
printf("process id is %d ", getpid());
signal(SIGALRM, sigroutine);
signal(SIGVTALRM, sigroutine);
value.it_value.tv_sec = 1;
value.it_value.tv_usec = 0;
value.it_interval.tv_sec = 1;
value.it_interval.tv_usec = 0;
setitimer(ITIMER_REAL, &value, &ovalue);
value2.it_value.tv_sec = 0;
value2.it_value.tv_usec = 500000;
value2.it_interval.tv_sec = 0;
value2.it_interval.tv_usec = 500000;
setitimer(ITIMER_VIRTUAL, &value2, &ovalue);
for(;;)
;
}
該例子的屏幕拷貝如下:
?localhost:~$ ./timer_test
?process id is 579
?Catch a signal – SIGVTALRM
?Catch a signal – SIGALRM
?Catch a signal – SIGVTALRM
?Catch a signal – SIGVTALRM
?Catch a signal – SIGALRM
?Catch a signal –GVTALRM
注意:Linux信號機制基本上是從Unix系統中繼承過來的。早期Unix系統中的信號機制比較簡單和原始,後來在實踐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因此,把那些建立在早期機制上的信號叫做"不可靠信號",信號值小於SIGRTMIN(Red hat 7.2中,SIGRTMIN=32,SIGRTMAX=63)的信號都是不可靠信號。這就是"不可靠信號"的來源。它的主要問題是:進程每次處理信號後,就將對信號的響應設置為默認動作。在某些情況下,將導致對信號的錯誤處理;因此,用戶如果不希望這樣的操作,那麼就要在信號處理函數結尾再一次調用signal(),重新安裝該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