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 2. 好習慣 1 的示例:使用一個命令來定義目錄樹
~ $ mkdir -p tmp/a/b/c
您可以使用此選項來創建整個復雜的目錄樹(在腳本中使用是非常理想的),而不只是創建簡單的層次結構。
清單 3. 好習慣 1 的另一個示例:使用一個命令來定義復雜的目錄樹
~ $ mkdir -p project/{lib/ext,bin,src,doc/{html,info,pdf},demo/stat/a}
過去,單獨定義目錄的唯一借口是您的 mkdir 實現不支持此選項,但是在大多數系統上不再是這樣了。IBM、AIX®、mkdir、GNU mkdir 和其他遵守單一 UNIX 規范 (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的系統現在都具有此選項。
對於仍然缺乏該功能的少數系統,您可以使用 mkdirhier 腳本(請參見參考資料),此腳本是執行相同功能的 mkdir 的包裝:
~ $ mkdirhier project/{lib/ext,bin,src,doc/{html,info,pdf},demo/stat/a}
2. 更改路徑;不要移動存檔
另一個不良的使用模式是將 .tar 存檔文件移動到某個目錄,因為該目錄恰好是您希望在其中提取 .tar 文件的目錄。其實您根本不需要這樣做。您可以隨心所欲地將任何 .tar 存檔文件解壓縮到任何目錄——這就是 -C 選項的用途。在解壓縮某個存檔文件時,使用 -C 選項來指定要在其中解壓縮該文件的目錄:
清單 4. 好習慣 2 的示例:使用選項 -C 來解壓縮 .tar 存檔文件
~ $ tar xvf -C tmp/a/b/c newarc.tar.gz
相對於將存檔文件移動到您希望在其中解壓縮它的位置,切換到該目錄,然後才解壓縮它,養成使用 -C 的習慣則更加可取——當存檔文件位於其他某個位置時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