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您现在的位置: Linux教程網 >> UnixLinux >  >> Linux綜合 >> Linux命令

Linux 入門常用命令

Linux命令 1.Linux進入與退出系統
進入Linux系統:
必須要輸入用戶的賬號,在系統安裝過程中可以創建以下兩種帳號:
  1.root--超級用戶帳號(系統管理員),使用這個帳號可以在系統中做任何事情。
  2.普通用戶--這個帳號供普通用戶使用,可以進行有限的操作。
  一般的Linux使用者均為普通用戶,而系統管理員一般使用超級用戶帳號完成一些系統管理的工作。如果只需要完成一些由普通帳號就能完成的任務,建議不要使用超級用戶帳號,以免無意中破壞系統。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用戶登錄分兩步:第一步,輸入用戶的登錄名,系統根據該登錄名識別用戶;第二步,輸入用戶的口令,該口令是用戶自己設置的一個字符串,對其他用戶是保密的,是在登錄時系統用來辨別真假用戶的關鍵字。
  當用戶正確地輸入用戶名和口令後,就能合法地進入系統。屏幕顯示:
[root@loclhost /root] #
這時就可以對系統做各種操作了。注意超級用戶的提示符是“#”,其他用戶的提示符是“$”。

修改口令
  為了更好的保護用戶帳號的安全,Linux允許用戶隨時修改自己的口令,修改口令的命令是passwd,它將提示用戶輸入舊口令和新口令,之後還要求用戶再次確認新口令,以避免用戶無意中按錯鍵。如果用戶忘記了口令,可以向系統管理員申請為自己重新設置一個。

虛擬控制台
  Linux是一個真正的多用戶操作系統,它可以同時接受多個用戶登錄。Linux還允許一個用戶進行多次登錄,這是因為Linux和UNIX一樣,提供了虛擬控制台的訪問方式,允許用戶在同一時間從控制台進行多次登錄。虛擬控制台的選擇可以通過按下Alt鍵和一個功能鍵來實現,通常使用F1-F6例如,用戶登錄後,按一下Alt-F2鍵,用戶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說明用戶看到了第二個虛擬控制台。然後只需按Alt-F1鍵,就可以回到第一個虛擬控制台。 一個新安裝的Linux系統默認允許用戶使用Alt-F1到Alt-F6鍵來訪問前六個虛擬控制台。虛擬控制台可使用戶同時在多個控制台上工作,真正體現Linux系統多用戶的特性。用戶可以在某一虛擬控制台上進行的工作尚未結束時,切換到另一虛擬控制台開始另一項工作。

退出系統
  不論是超級用戶,還是普通用戶,需要退出系統時,在shell提示符下,鍵入exit命令即可。
Linux文件的復制、刪除和移動命令

cp命令
該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拷貝到另一文件或目錄中,同MSDOS下的copy命令一樣,功能十分強大。
語法: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該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復制到目標文件或把多個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目錄中。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a 該選項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拷貝目錄,其作用等於dpR選項的組合。
-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交互式拷貝。
- p 此時cp除復制源文件的內容外,還將把其修改時間和訪問權限也復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
-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為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cp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如用戶指定的目標文件名已存在,用cp命令拷貝文件後,這個文件就會被新源文件覆蓋,因此,建議用戶在使用cp命令拷貝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mv命令
用戶可以使用mv命令來為文件或目錄改名或將文件由一個目錄移入另一個目錄中。該命令如同MSDOS下的ren和move的組合。
語法: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視mv命令中第二個參數類型的不同(是目標文件還是目標目錄),mv命令將文件重命名或將其移至一個新的目錄中。當第二個參數類型是文件時,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時,源文件只能有一個(也可以是源目錄名),它將所給的源文件或目錄重命名為給定的目標文件名。當第二個參數是已存在的目錄名稱時,源文件或目錄參數可以有多個,mv命令將各參數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標目錄中。在跨文件系統移動文件時,mv先拷貝,再將原有文件刪除,而鏈至該文件的鏈接也將丟失。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為:
- I 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將導致對已存在的目標文件的覆蓋,此時系統詢問是否重寫,要求用戶回答y或n,這樣可以避免誤覆蓋文件。
- f 禁止交互操作。在mv操作要覆蓋某已有的目標文件時不給任何指示,指定此選項後,i選項將不再起作用。
如果所給目標文件(不是目錄)已存在,此時該文件的內容將被新文件覆蓋。為防止用戶用mv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使用mv命令移動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rm命令
用戶可以用rm命令刪除不需要的文件。該命令的功能為刪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它也可以將某個目錄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均刪除。對於鏈接文件,只是斷開了鏈接,原文件保持不變。
rm命令的一般形式為:
rm [選項] 文件…
如果沒有使用- r選項,則rm不會刪除目錄。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 r 指示rm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均遞歸地刪除。
- i 進行交互式刪除。
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為一旦文件被刪除,它是不能被恢復的。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使用i選項來逐個確認要刪除的文件。如果用戶輸入y,文件將被刪除。如果輸入任何其他東西,文件則不會刪除。
Linux目錄的創建與刪除命令
mkdir命令
功能:創建一個目錄(類似MSDOS下的md命令)。
語法:mkdir [選項] dir-name
說明:該命令創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錄。要求創建目錄的用戶在當前目錄中(dir-name的父目錄中)具有寫權限,並且dirname不能是當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或 文件名稱。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為:
- m 對新建目錄設置存取權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設置。
- p 可以是一個路徑名稱。此時若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 加上此選項後, 系統將自動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錄,即一次可以建立多個目錄。

rmdir 命令
功能:刪除空目錄。
語法:rmdir [選項] dir-name
說明:dir-name表示目錄名。該命令從一個目錄中刪除一個或多個子目錄項。需要 特別注意的是,一個目錄被刪除之前必須是空的。rm - r dir命令可代替 rmdir,但是有危險性。刪除某目錄時也必須具有對父目錄的寫權限。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為:
- p 遞歸刪除目錄dirname,當子目錄刪除後其父目錄為空時,也一同被刪除。如果整個路徑被刪除或者由於某種原因保留部分路徑,則系統在標准輸出上顯示相應 的信息。

cd 命令
功能:改變工作目錄。
語法:cd [directory]
說明:該命令將當前目錄改變至directory所指定的目錄。若沒有指定directory, 則回到用戶的主目錄。為了改變到指定目錄,用戶必須擁有對指定目錄的執行和讀 權限。
該命令可以使用通配符(通配符含義請參見第十章)。

pwd 命令
在Linux層次目錄結構中,用戶可以在被授權的任意目錄下利用mkdir命令創建新目錄,也可以利用cd命令從一個目錄轉換到另一個目錄。然而,沒有提示符來告知用 戶目前處於哪一個目錄中。要想知道當前所處的目錄,可以使用pwd命令,該命令顯示整個路徑名。
語法:pwd
說明:此命令顯示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ls 命令
ls是英文單詞list的簡寫,其功能為列出目錄的內容。這是用戶最常用的一個命令之一,因為用戶需要不時地查看某個目錄的內容。該命令類似於DOS下的dir命令。
語法:ls [選項] [目錄或是文件]
對於每個目錄,該命令將列出其中的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對於每個文件,ls將輸出 其文件名以及所要求的其他信息。默認情況下,輸出條目按字母順序排序。當未給出目錄名或是文件名時,就顯示當前目錄的信息。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但不列出“.”和 “..”。
- b 對文件名中的不可顯示字符用八進制逃逸字符顯示。
- c 按文件的修改時間排序。
- C 分成多列顯示各項。
- d 如果參數是目錄,只顯示其名稱而不顯示其下的各文件。往往與l選項一起使 用,以得到目錄的詳細信息。
- f 不排序。該選項將使lts選項失效,並使aU選項有效。
- F 在目錄名後面標記“/”,可執行文件後面標記“*”,符號鏈接後面標記 “@”,管道(或FIFO)後面標記“|”,socket文件後面標記“=”。
- i 在輸出的第一列顯示文件的i節點號。
- l 以長格式來顯示文件的詳細信息。這個選項最常用。
每行列出的信息依次是: 文件類型與權限 鏈接數 文件屬主 文件屬組 文件大小 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時間 名字
對於符號鏈接文件,顯示的文件名之後有“—〉”和引用文件路徑名。
對於設備文件,其“文件大小”字段顯示主、次設備號,而不是文件大小。
目錄中的總塊數顯示在長格式列表的開頭,其中包含間接塊。
- L 若指定的名稱為一個符號鏈接文件,則顯示鏈接所指向的文件。
- m 輸出按字符流格式,文件跨頁顯示,以逗號分開。
- n 輸出格式與l選項相同,只不過在輸出中文件屬主和屬組是用相應的UID號和 GID號來表示,而不是實際的名稱。
- o 與l選項相同,只是不顯示擁有者信息。
- p 在目錄後面加一個“/”。
- q 將文件名中的不可顯示字符用“?”代替。
- r 按字母逆序或最早優先的順序顯示輸出結果。
- R 遞歸式地顯示指定目錄的各個子目錄中的文件。
- s 給出每個目錄項所用的塊數,包括間接塊。
- t 顯示時按修改時間(最近優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若文件修改時間相同,則 按字典順序。修改時間取決於是否使用了c或u選頂。缺省的時間標記是最後一次修 改時間。
- u 顯示時按文件上次存取的時間(最近優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即將-t的時間 標記修改為最後一次訪問的時間。
- x 按行顯示出各排序項的信息。
用ls - l命令顯示的信息中,開頭是由10個字符構成的字符串,其中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類型,它可以是下述類型之一:
- 普通文件
d 目錄
l 符號鏈接
b 塊設備文件
c 字符設備文件
後面的9個字符表示文件的訪問權限,分為3組,每組3位。
第一組表示文件屬主的權限,第二組表示同組用戶的權限,第三組表示其他用戶的權限。每一組的三個字 符分別表示對文件的讀、寫和執行權限。
各權限如下所示:
r 讀
w 寫
x 執行。對於目錄,表示進入權限。
s 當文件被執行時,把該文件的UID或GID賦予執行進程的UID(用戶ID)或GID(組 ID)。
t 設置標志位(留在內存,不被換出)。如果該文件是目錄,在該目錄中的文件只能被超級用戶、目錄擁有者或文件屬主刪除。如果它是可執行文件,在該文件執行 後,指向其正文段的指針仍留在內存。這樣再次執行它時,系統就能更快地裝入該文件。
Linux文本處理命令
sort命令
sort命令的功能是對文件中的各行進行排序。sort命令有許多非常實用的選項,這些選項最初是用來對數據庫格式的文件內容進行各種排序操作的。實際上,sort命令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數據管理工具,用來管理內容類似數據庫記錄的文件。
Sort命令將逐行對文件中的內容進行排序,如果兩行的首字符相同,該命令將繼續比較這兩行的下一字符,如果還相同,將繼續進行比較。
語法:
sort [選項] 文件
說明:sort命令對指定文件中所有的行進行排序,並將結果顯示在標准輸出上。如不指定輸入文件或使用“- ”,則表示排序內容來自標准輸入。
sort排序是根據從輸入行抽取的一個或多個關鍵字進行比較來完成的。排序關鍵字定義了用來排序的最小的字符序列。缺省情況下以整行為關鍵字按ASCII字符順序進行排序。
改變缺省設置的選項主要有:
- m 若給定文件已排好序,合並文件。
- c 檢查給定文件是否已排好序,如果它們沒有都排好序,則打印一個出錯信息,並以狀態值1退出。
- u 對排序後認為相同的行只留其中一行。
- o 輸出文件 將排序輸出寫到輸出文件中而不是標准輸出,如果輸出文件是輸入文件之一,sort先將該文件的內容寫入一個臨時文件,然後再排序和寫輸出結果。
改變缺省排序規則的選項主要有:
- d 按字典順序排序,比較時僅字母、數字、空格和制表符有意義。
- f 將小寫字母與大寫字母同等對待。
- I 忽略非打印字符。
- M 作為月份比較:“JAN”<“FEB”
- r 按逆序輸出排序結果。
+posl - pos2 指定一個或幾個字段作為排序關鍵字,字段位置從posl開始,到pos2為止(包括posl,不包括pos2)。如不指定pos2,則關鍵字為從posl到行尾。字段和字符的位置從0開始。
- b 在每行中尋找排序關鍵字時忽略前導的空白(空格和制表符)。
- t separator 指定字符separator作為字段分隔符。

uniq命令
文件經過處理後在它的輸出文件中可能會出現重復的行。例如,使用cat命令將兩個文件合並後,再使用sort命令進行排序,就可能出現重復行。這時可以使用uniq命令將這些重復行從輸出文件中刪除,只留下每條記錄的唯一樣本。
語法:
uniq [選項] 文件
說明:這個命令讀取輸入文件,並比較相鄰的行。在正常情況下,第二個及以後更多個重復行將被刪去,行比較是根據所用字符集的排序序列進行的。該命令加工後的結果寫到輸出文件中。輸入文件和輸出文件必須不同。如果輸入文件用“- ”表示,則從標准輸入讀取。
該命令各選項含義如下:
- c 顯示輸出中,在每行行首加上本行在文件中出現的次數。它可取代- u和- d選項。
- d 只顯示重復行。
- u 只顯示文件中不重復的各行。
- n 前n個字段與每個字段前的空白一起被忽略。一個字段是一個非空格、非制表符的字符串,彼此由制表符和空格隔開(字段從0開始編號)。
+n 前n個字符被忽略,之前的字符被跳過(字符從0開始編號)。
- f n 與- n相同,這裡n是字段數。
- s n 與+n相同,這裡n是字符數。
Linux備份與壓縮命令

tar命令
tar可以為文件和目錄創建檔案。利用tar,用戶可以為某一特定文件創建檔案(備份文件),也可以在檔案中改變文件,或者向檔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最初被用來在磁帶上創建檔案,現在,用戶可以在任何設備上創建檔案,如軟盤。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錄全部打包成一個文件,這對於備份文件或將幾個文件組合成為一個文件以便於網絡傳輸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
語法:tar [主選項+輔選項] 文件或者目錄
使用該命令時,主選項是必須要有的,它告訴tar要做什麼事情,輔選項是輔助使用的,可以選用。
主選項:
c 創建新的檔案文件。如果用戶想備份一個目錄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選擇這個選項。
r 把要存檔的文件追加到檔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戶已經作好備份文件,又發現還有一個目錄或是一些文件忘記備份了,這時可以使用該選項,將忘記的目錄或文件追加到備份文件中。
t 列出檔案文件的內容,查看已經備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說,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備份文件,如果在備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則把它追加到備份文件的最後。
x 從檔案文件中釋放文件。
輔助選項:
b 該選項是為磁帶機設定的。其後跟一數字,用來說明區塊的大小,系統預設值為20(20*512 bytes)。
f 使用檔案文件或設備,這個選項通常是必選的。
k 保存已經存在的文件。例如我們把某個文件還原,在還原的過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會進行覆蓋。
m 在還原文件時,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時間設定為現在。
M 創建多卷的檔案文件,以便在幾個磁盤中存放。
v 詳細報告tar處理的文件信息。如無此選項,tar不報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確認。
z 用gzip來壓縮/解壓縮文件,加上該選項後可以將檔案文件進行壓縮,但還原時也一定要使用該選項進行解壓縮。

gzip命令
減少文件大小有兩個明顯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存儲空間,二是通過網絡傳輸文件時,可以減少傳輸的時間。gzip是在Linux系統中經常使用的一個對文件進行壓縮和解壓縮的命令,既方便又好用。
語法:gzip [選項] 壓縮(解壓縮)的文件名
各選項的含義:
-c 將輸出寫到標准輸出上,並保留原有文件。
-d 將壓縮文件解壓。
-l 對每個壓縮文件,顯示下列字段:
壓縮文件的大小
未壓縮文件的大小
壓縮比
未壓縮文件的名字
-r 遞歸式地查找指定目錄並壓縮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壓縮。
-t 測試,檢查壓縮文件是否完整。
-v 對每一個壓縮和解壓的文件,顯示文件名和壓縮比。
-num 用指定的數字num調整壓縮的速度,-1或--fast表示最快壓縮方法(低壓縮比),-9或--best表示最慢壓縮方法(高壓縮比)。系統缺省值為6。

unzip命令
用MS Windows下的壓縮軟件winzip壓縮的文件如何在Linux系統下展開呢?可以用unzip命令,該命令用於解擴展名為.zip的壓縮文件。
語法:unzip [選項] 壓縮文件名.zip
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x 文件列表 解壓縮文件,但不包括指定的file文件。
-v 查看壓縮文件目錄,但不解壓。
-t 測試文件有無損壞,但不解壓。
-d 目錄 把壓縮文件解到指定目錄下。
-z 只顯示壓縮文件的注解。
-n 不覆蓋已經存在的文件。
-o 覆蓋已存在的文件且不要求用戶確認。
-j 不重建文檔的目錄結構,把所有文件解壓到同一目錄下。
在Linux環境下運行DOS命令   
 
Linux系統提供了一組稱為mtools的可移植工具,可以讓用戶輕松地從標准的DOS軟盤上讀、寫文件和目錄。它們對DOS和Linux環境之間交換文件非常有用。它們是不具備共同的文件系統格式的系統之間交換文件的有力手段。對於一個MSDOS的軟盤,只要把軟盤放在軟驅中,就可以利用mtools提供的命令來訪問軟盤上的文件。
mtools的主要命令如下:
mcd 目錄名 改變MSDOS目錄;
mcopy 源文件 目標文件 在MSDOS和Unix之間復制文件;
mdel 文件名 刪除MSDOS文件;
mdir 目錄名 顯示MSDOS目錄;
mformat 驅動器號 在低級格式化的軟盤上創建MSDOS文件系統;
rnlabel 驅動器號 產生MSDOS卷標;
mmd 目錄名 建立MSDOS目錄;
mrd 目錄名 刪除MSDOS目錄;
mren 源文件 目標文件 重新命名已存在的MSDOS文件;
mtype 文件名 顯示MSDOS文件的內容。
提示:這些命令和對應的MSDOS命令非常相似。
Linux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命令
  Linux系統中的每個文件和目錄都有訪問許可權限,用它來確定誰可以通過何種方式對文件和目錄進行訪問和操作。
  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分為只讀,只寫和可執行三種。以文件為例,只讀權限表示只允許讀其內容,而禁止對其做任何的更改操作。可執行權限表示允許將該文件作為一個程序執行。文件被創建時,文件所有者自動擁有對該文件的讀、寫和可執行權限,以便於對文件的閱讀和修改。用戶也可根據需要把訪問權限設置為需要的任何組合。
  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可對文件或目錄進行訪問:文件所有者,同組用戶、其他用戶。所有者一般是文件的創建者。所有者可以允許同組用戶有權訪問文件,還可以將文件的訪問權限賦予系統中的其他用戶。在這種情況下,系統中每一位用戶都能訪問該用戶擁有的文件或目錄。
  每一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都有三組,每組用三位表示,分別為文件屬主的讀、寫和執行權限;與屬主同組的用戶的讀、寫和執行權限;系統中其他用戶的讀、寫和執行權限。當用ls -l命令顯示文件或目錄的詳細信息時,最左邊的一列為文件的訪問權限。例如:
  $ ls -l sobsrc. tgz
  -rw-r--r-- 1 root root 483997 Ju1 l5 17:3l sobsrc. tgz
  橫線代表空許可。r代表只讀,w代表寫,x代表可執行。注意這裡共有10個位置。第一個字符指定了文件類型。在通常意義上,一個目錄也是一個文件。如果第一個字符是橫線,表示是一個非目錄的文件。如果是d,表示是一個目錄。
  例如:
  - rw- r-- r--
  普通文件 文件主 組用戶 其他用戶
  是文件sobsrc.tgz 的訪問權限,表示sobsrc.tgz是一個普通文件;sobsrc.tgz的屬主有讀寫權限;與sobsrc.tgz屬主同組的用戶只有讀權限;其他用戶也只有讀權限。
  確定了一個文件的訪問權限後,用戶可以利用Linux系統提供的chmod命令來重新設定不同的訪問權限。也可以利用chown命令來更改某個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利用chgrp命令來更改某個文件或目錄的用戶組。
  下面分別對這些命令加以介紹。
  chmod 命令
  chmod命令是非常重要的,用於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用戶用它控制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