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源目前是一種草根式的發展,很頑強、很悲壯。就其模式發展而言,光靠政府部門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形成一個以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社區執行的協作開源模式。
2004年,某網站對中國開源狀況作了一個調查,總共有1059個程序員提交了答卷。調查結果顯示,50%的個人或企業采用了開源軟件,53%的個人願意無償開放自己開發的軟件源碼,66%的接受調查者認為開源的商業前景不錯,有66%的人認為開源在中國沒有前途。
盡管網絡調查與實際情況會有些出入,但調查結果回答了目前國內對開源地接受程度,同時摻雜了人們對中國能否把握開源機遇的擔心。
開源發展的制約因素
開源為什麼在中國無法發展和壯大?這是一個觸及到方方面面、有多種制約因素、將長期存在並難以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認清並克服這些消極制約因素。
·微軟的影響
微軟向社會貢獻了第一版Windows以來,人們就接受了以簡單、實用、方便的Windows文化。在中國,由於國內早期Unix普及和應用階段幾乎空白,從學校、科研機構、企業到處充斥微軟系列軟件。
只有逐步削弱人們對微軟軟件習慣性依賴,並進一步加強開源軟件的可用性、易用性,開源軟件才可能在桌面端真正有所作為。
·軟件工程師的技能不足
前高校培養軟件人才的機制已經與軟件人才市場需求脫節,具體表現在知識陳舊、編程能力低下、自學能力弱、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等。在這種情況下,高年級在校生、研究生能夠為開源社區作貢獻的能力很弱。高校在改進人才培育機制的同時,應與開源社區合作、為學生制定相應的開源學習線路圖並引導學生朝實用、創新型人才發展。
·程序員生存壓力
所有制約因素,程序員生存壓力是最大的硬傷。在中國一個沒有正式收入職位的程序員,讓他從事開源是過於勉強了。一名優秀的、有正式工作任務的高級程序員,又幾乎天天加班,迫於生計,也沒有精力和時間從事開源活動。從這些情況看,在中國想學國外一樣依靠個人努力做具有市場潛力的開源項目是不現實的。
從開源實施者角度看,只有靠企業、組織、科研院所以及國家相關部門機構來引導、組織、支持開源運動,中國的開源產業、軟件產業才會有未來。
·科研院所作用未能發揮
科研院所是最具有開源潛力的地方。眾多的科研院所每年需要承擔大量的研究課題,其中不乏軟件課題,但是發展一直不夠迅速,效果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無非缺乏監督、市場需求不清晰、技術落後,而這些通過開源模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從而真正使科研院所發揮其科研意義。
·缺少成熟的中國化開源社區
缺乏社區就缺乏開源賴以生存的土壤,缺乏成熟的中國化社區必然不可能產生具有中國特點的開源運動。中國出現過無數個帶給人眼前一亮感覺的社區,但它們大多都消亡了。
究其原因,歸根到底還是經濟問題。由於短期無利可圖,國內大企業一般不願意建設開源社區,在還沒有解決好個人生存問題前提下,靠個人長期維系的社區是不現實的。
政府將是開源社區未來最大的用戶和受益者,因此政府有必要通過引導、建立、支持和發展開源社區,形成一個以社區為中心、包括聚集人才、策劃項目、形成方案和提供服務等環節的開源產業鏈。
·盜版阻礙開源發展
美國商業軟件聯盟(BSA)曾作過多次調查,都顯示了盜版給軟件企業所帶來的巨大損失。盜版不僅會給商業軟件企業帶來損失,也同樣會給開源企業帶來損失,這一點已經被達成共識。
盜版軟件會對軟件市場造成致命的威脅。盡管開源軟件廠商主要依靠為客戶提供服務來獲得利潤,但是讓用戶接受軟件的服務價值,還需要一段時間。
開源的誤區與誤導
開源對於很多國內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的概念。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聽說過開源的概念,更有很多企業也沒有接觸到開源軟件。加上有部分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進行傾向性誤導,導致目前國內很多人對開源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開源就是免費
由於不堪商業軟件價格昂貴的重負,不少使用者將目光投向了開放源碼軟件。
很多人認為開源軟件、自由軟件是免費的,其實不然。一套可用的商業軟件至少應該包括軟件介質、配套文檔和售後服務,作為源碼可以免費獲得的開源軟件要能夠真正被用戶使用,其相應的服務是有價值的。
也正是開源存在其所應有的商業價值,IBM、惠普、CA等企業才大張旗鼓地投資支持開源。
·有關部門投資企業搞開源
從Linux進入中國的一天起,就有不少業內的專家或企業家在建議有關部門資助企業搞開源。
國家相關部門或多或少也正在這樣做,支持著幾家搞Linux的軟件企業搞開源。
在國外,類似的開源社區、開源項目不少,如法國的ObjectWeb是較為成功的模式之一。國內應借鑒國外政府資助方式,即資助對象是具體的開源社區、開源項目和開源基金,而非具體的企業或個人。
並且在資助之後,也要有合適的監督和監管機制,確保資金能夠被合理利用。此外,還要建立合適的驗收機制,對開源社區和項目的成果,進行階段性的驗收,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政府在開源社區和項目中的積極力量。
·開源就是Linux
Linux是開源軟件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具商機的開源軟件,在國內尤其如此。
在國內搞開源的公司清一色都是Linux廠商,Linux發行版眾多,個別做其他開源軟件的小公司、組織或個人極少。這種一頭獨大的現象本身就是蹊跷,加之所有做Linux的所謂開源公司的Linux系統都不開源,這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開源是一種涉及哲學、經濟學、管理學、自組織行為學多個學科,以合理的社區組織構架為核心、強調社區成員之間的協作過程、追求品質卓越的軟件產品的一種文化現象,其軟件成果包括操作系統(Linux、FreeBSD)、數據庫(MySQL、Cloudspace)、中間件(JBoss、Jonas、OpenJMS)、行業應用(OpenCMS、SugarCRM)、開發平台(Eclipse)、工具軟件等幾乎所有軟件種類,而不僅僅是作為操作系統的Linux。
所以,應該還開源一個正本清源的概念。從現在起,政府相關部門、專家以及國內願意從事開源的軟件廠商,應該在遵循開源原則基礎之上,以建設開源社區和培養人才為重點,以構建一個良性開源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政府采購與政策扶持為導向,通過引進、開發,形成一個以Linux和開源數據庫為底層、以中間件和應用平台為基礎平台、能夠滿足企業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需求的開源解決方案而努力。而不用把目光僅僅投射在Linux之上,無端地消耗過多的注意力和精力。
開源的推動力
中國開源目前是一種草根式的發展,盡管很頑強、很悲壯。大多數參與開源的人才和企業,真的是憑借著勇氣和熱情在為之奮斗。
中國開源運動先天性貧血,表現在開源人才缺乏、開源社區稀少、開源項目不多、開源認知不足、開源市場狹窄等,究其原因就是以人才為核心的開源各個環節均少人問津、人氣低落。因此,如果任憑開源在中國自發發展,其未來前景將十分渺茫。
澳大利亞政府在考慮就優先使用開源軟件進行立法、韓國政府投入資源推進本國開源發展、歐洲成立“在公共管理部門推進開源軟件協會(Cospa)”致力於該協會部分基金來自歐盟委員會,它將向願意使用開放軟件的政府部門提供專家和建議,目的是在歐洲地區提高和推廣開放軟件的普及,在歐洲培育一個良好的開源“生態系統”。
因此,在我國也需要類似力度的支持。政府部門將來是開源的最大用戶和受益者,自然也應該成為開源的主要推動者和支持者。
但是,作為開源軟件模式而言,光靠政府相關部門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形成一個以政府相關部門引導、企業參與、社區執行的協作開源模式。
要推動中國開源運動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起到引導開源產業良性發展的應有作用。
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引導,出政策、出資源;企業積極配合,出錢、出人;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將企業、個人協調組成相應重點項目開源社區,以研發國家和社會急需的開源軟件項目為中心,這樣才能夠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開源生態系統及生存模式,實現良性發展。cc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