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之兆已經出現在眼前……開源已獲勝,運行著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網絡和系統。如果各大軟件廠商想在這個市場分得一杯羹,就得玩開放這個游戲。
此外,微軟和蘋果都無法再從操作系統賺得大把大把的錢。兩家公司甚至免費派送主要版本的升級版。以平台來獲利的商業模式已聽到喪鐘在敲響。
不過等等......難不成 Linux 愛好者要向閉源軟件敞開懷抱?是這樣的。
容我細細道來。
混合起來我經常使用的軟件大多是開源軟件。LibreOffice、GIMP、Audacity、OpenShot、Thunderbird、Clementine......這些是我每天都在使用的開源應用程序。然而,也有幾款應用程序是閉源軟件。Chrome、Spotify 客戶軟件、Google Apps 和Insync......它們都是閉源。然而,所有這些軟件都可以在完全是開源產品的 Elementary OS Freya 上運行。所以,我平時使用的是開源軟件和閉源軟件的混合體。
很多人會告訴我,我可以把那些少數幾款閉源軟件換成開放軟件。Chromium 可以處理 Chrome 的任務,Grive2 可以取代Insync,Spotify Web 客戶軟件效果很好,幾款軟件的組合體也可以取代 Google Apps。
當然,這完全有可能。然而,我需要的是能夠高效、可靠地工作。我樂於放棄那些閉源軟件,換成開源軟件,要是有相應開源軟件的話。沒錯,Chromium 應該可以臨時替代 Chrome,但是我不止一次地發現,Chromium 和 Google Apps 並不總是相處得很好。
說實話,有些應用程序是我不可或缺的,而它們恰好又是閉源軟件。由於那些閉源應用程序可以在 Linux 上運行,我的日常任務處理起來很順暢。要是那些應用程序在 Linux 生態系統裡面無法正常使用,我也就懶得使用了。問題是,它們可以正常使用。正由於如此,我才使用它們。正由於我(及其他許多人)使用它們,它們才會存在。
理想很美好要是每一個軟件都是開源軟件,那就太好了。試想一下種種可能。天空不再是極限。然而,這一幕不會發生。雖然我們很可能生活在各大平台都是開放平台的世界,但是並不代表位於操作系統之上全都是開放的。有些公司仍需要盈利才能走開放之道,他們完全相信,如果開源核心產品,就不可能盈利。這些公司可不是微軟或蘋果(它們可以依賴來自硬件或服務的利潤),所以那些應用程序是它們賴以為生的產品。
正由於如此,又由於像微軟和蘋果這些公司已清醒地認識到了現實(“平台”想保持其重要性,唯一的出路就是開放),開源擁趸是時候敞懷擁抱閉源應用程序了。然而這絕不意味著你對自由這個理念不抱有希望。而是說,最適合某項任務的工具才是你應該使用的工具,無論是開源、閉源,還是兩者的結合體。如果你對閉源工具不予考慮,有可能錯失一些非常出色的應用程序。除此之外,你在開源環境上使用閉源應用程序越多,可供使用的軟件就會越多。這就是我所說的“反向的夢想之地”。
有人買它們,才有人開發它們。
最近我一直越來越多地看到這一幕。一款新的軟件會引起我的注意,如果我打量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為所有平台(包括 Linux)開發其工具。這麼做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想想看,許多公司在發布面向 Linux 的源代碼,我們不必請願、發郵件或懇請。我的朋友們,這是時代的標志。也許他們沒有發布源代碼,但是應用程序可以在我們選擇的平台上運行。現在,針對閉源軟件的戰斗口號可以偃旗息鼓了。
開源已經為我服務了十多年,我從來沒有想要使用閉源的桌面或服務器平台。原因何在?因為我發覺 Linux 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一種平台,可以高效、可靠地完成工作。然而,我會在那些平台上使用可以完成工作的任何工具。閉源工具、開源工具或兩者的結合體,都會使用。如果市面上出現了閉源應用程序的切實可行的開源替代版本,我很樂意換掉那個閉源軟件。不過在此之前,你也明白我的意思,我會繼續使用閉源軟件。
原文來自:http://www.tuxmachines.org/node/89433
轉載地址:http://www.linuxprobe.com/linux-close-source.html
http://xxxxxx/Linuxjc/1133913.html Tech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