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Linux官方的吉祥物 Tux
說是“天真”,並非貶低,只是從現在來看,當年的林納斯·托瓦茲真的太過於天真的低估了這個自己課余做出的東西。
因為Linux在隨後的發展中逐步壯大,所涉范圍小到掌中設備,大到探索宇宙,遠非超他當年所想象的廣泛。
如果愛范兒說Linux是為了“自私”目的誕生的產物,想必很多人都會先嗤之以鼻。但其實Linux誕生之初,確實只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
那一年的林納斯·托瓦茲只有22歲,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學習電腦。在學習中,他為了方便訪問大學內的Unix服務器,針對自己手中設備隨手寫了一個程序,但直到程序寫的差不多的時候,林納斯才發現他寫了一個操作系統內核。在後來IEEE Spectrum的一次專訪中林納斯坦言當年的自己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如果當時我真的知道從頭建立一個操作系統的難度,肯定是不會有勇氣去做的。
Linux之父林納斯·托瓦茲
這種年少無知也讓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前人的老路編程編寫內核。但是,愛范兒想說的“自私目的”並不是指林納斯為自己需要開發這事,而是指Linux的開源。
自私的開源眾所周知的Linux是一個開源系統(雖然並非所有Linux發行版都開源),而Linux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開源社區為其提供的源源不斷的代碼支持,使其從當年一個人的“小項目”日益壯大起來。而之所以Linux能夠獲得這些資源,其實全依靠Linux采用的授權協議——GPL。
GPL全稱GNU通用公共許可協議(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自由軟件許可協議條款之一,該協議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非議)就是,任何使用GPL程序的演繹作品也要在GPL之下。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使用了GPL程序代碼的程序都需要以GPL授權來開放代碼,一份代碼就有可能引發無數的程序成為GPL,並且繼續擴散。
因為這一特性GPL獲得了“傳染病”的評價,並且有不少公司對這一協議表示反感。比如微軟前任CEO鮑爾默,他曾在2001年公開評價使用GPL的Linux為“癌症”,其根本原因就是GPL協議。之所以鮑爾默這樣評價,是因為在GPL協議下發布的Linux內核,任何使用涉及GPL協議代碼的再開發項目,都需要將代碼重新以GPL返回給開源社區。
而除了微軟之外,很多企業和公司,尤其是硬件廠商也都對Linux這種GPL十分頭疼,因為涉及到開源驅動,出於商業保密等原因,在提供支持的時候十分小心,甚至消極應對。比如Nvidia就一直不對Linux提供最新技術的驅動支持,並直接表示過不會像Linux提供和其他OS等級的支持,因為這會使得公司一直保密的技術信息暴露在所有人面前。而對於這一現象,Linux之父林納斯在一次芬蘭的采訪中直接以“國際手勢”回應,並表示Nvidia是他這輩子工作生涯中處理過的“最糟糕的故障”。
對於Linux開源所帶來的非議,林納斯可能是早有預料的。在一次和BBC的采訪中林納斯談及,他所認為的開源真正的特色是讓人人能“自私”。開源不是虛偽的“讓我們圍著篝火唱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果每人都能為他們“自私”的原因而作出貢獻,開源才能成功。
林納斯以自己來舉例,他熱愛編程並希望學習如何控制硬件,而這就是他的“自私”目的。這裡的“自私”並非是指利益回報,並且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擔心自己的努力白白被他人利用。所以林納斯使用GPLv2許可證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類似“一報還一報”的模式,在享受別人成果的同時,也承諾回報成果。
林納斯認為GPL是一種公平的許可證。連接未來的路上前行,Linux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程度絕對是當年林納斯沒有想到的。在手機中,在路由器裡,在服務器雲端,在股票交易大廳,甚至連太空的衛星都有Linux的身影。Linux在以不同的形式應用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
“自私”的應用域而在未來,Linux除了應用到更多的領域,還將更強大、專業。根據Linux基金會公布的數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發者在貢獻代碼。根據最新的數據,志願者貢獻的代碼比例低至7.7%,余下的代碼都是由企業開發者貢獻的,其中Intel以12.9%占據榜單第一。
然而當有人問林納斯Linux未來會如何時,林納斯似乎並不想考慮太過遙遠的事情。林納斯表示思考未來這事讓那群空想家去考慮好了,他只想腳踏實地的當一個程序員,嘗試做到“可以做到的最好的效果”。
原文來自:http://mobile.163.com/16/0828/20/BVJ687IA0011802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linuxprobe.com/linux-25-selfish.html
http://xxxxxx/Linuxjc/1155800.html Tech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