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ngtan.tom.com 2006年12月28日 13時23分Tom訪談 趙佶
歡迎各位TOM網友光臨TOM嘉賓訪談室,嘉賓已進入訪談現場,訪談即將開始,請TOM的各位網友稍候!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今天邀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管理與技術系黎怡蘭副教授,我們今天談的話題是從龍芯與Linux談自主軟件的創新,我們知道從2006年底國家從五中全會談了國家的自主創新的戰略到今年的提出的中長期的創新政策確定了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戰略,在這個裡面軟件業的自主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今天就這個課題來談一下。我們首先借龍芯與Linux這兩個熱點問題進行切入,我們知道在前幾天《科技日報》評選的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裡面,自主創新戰略都是龍芯啟動的,因為我們知道龍芯都是Linux啟動的,那麼我想先問一下黎老師,Linux對於龍芯的電腦和市場化的前景有哪些促進?
黎怡蘭:各位網友大家好!如果說從軟件裡面賦予硬件更多層次的應用,第一個是運算速度大,另外就是網絡化很強,那麼Linux是一個開放源代碼,有一個很低的成本,如果可以很好應用在硬件上面做一個整合,那麼我們相信對於我們國家未來的資訊產品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帶給國家的信息化的速度有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追根尋源一下,您覺得龍芯電腦為什麼要采用Linux?
黎怡蘭:我想還是基於國家的政策,就是自主嘛,因為我們現在在軟件部分我們核心是圍繞在Linux,在硬件的部分它的核心是圍繞著龍芯,所以這兩個相輔相成,所以我可以得到一個雙贏的局面,對於國家的整個科技政策來講也是很好的貢獻。因為我關注Linux是從2001年我來這邊擔任了戰略顧問,從那時候開始已經跟這些企業和官方都有很密切的聯系,當初我們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說我在2002年接受專訪的時候我曾經提出一個建議,那個時候我們龍芯還沒有成立,我個人提出了一個LinVia,Lin代表著Linux,Via代表著中國芯(威盛),因為那時候我們龍芯還沒有出現,我覺得西方有Wintel,那麼我們中國為什麼不能有LinVia呢?
主持人:那麼Linux可以在應用什麼方面呢?
黎怡蘭:其中我覺得運算化的能力還有網絡部分,我覺得更多是應該在應用層面上面的協助,不僅是用於家用的電腦,還可以用於國際知名的電影動畫的制作,比如說《指環王》、《史瑞克》等等的動畫電影,基本上利用的是Linux跟高端電腦結合,還有Shell石油公司一些信息化用的都是Linux,所以Linux使用的層面並不僅僅是在龍芯裡面體現了價格,雖然價格是它的一個優勢,但是還是更總體地體現了它更多方面的優勢。
主持人:其實我們知道現在對於Linux適用的人群其實是學生和比較高端的人士在使用,這牽扯到一個市場的問題,您怎麼看?
黎怡蘭:當初國家提龍芯政策的時候,它曾經提到我們這個龍芯能開發出來的產品,實際上是方方面面的。可以應用在所謂的家電和電腦還有稅控方面的,所以我個人的看法就是說,今天的定位如果我們不是僅僅把龍芯定位在一個PC,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層次,所以我個人的感覺,事實上可以在有限使用的范圍內可以做深做大,因為每一個市場都是細分的。比如說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強調自主創新這個創新的動機,基本上我們除了要增加我們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更大地是要發揮整個生產效益的提高,還有我們國家整體的信息化也提高了,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在稅控的部分是不是也可以做這樣的試驗,我們要把創新的東西走向產品化,甚至是走向經濟效益和產品效益的。我們國家可以把稅控電子化,我們可以有電子發票,如果基本上可以做成這樣的話,所有的商家必須要體現一個電子發票,還可以跟他的庫存管理整個結合在一起,國家可以利用這樣的終端,然後去實現它的稅控的機制,你看一下中國未來可能有幾億家的企業,商家必須要應用這樣的系統,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龍芯的定位就可以很清楚地實現了。這是目前我比較想主張和建議的,應該先找出自己的定位,不一定要打拼PC市場,因為這個技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我們講營銷的時候最關注的是差異化,如果我們今天能夠把自主創新實現在我們國家的自己自主,我們再走向全面創新是更務實的做法。
主持人:其實龍芯和Linux都適用於個體的市場,這是不是龍芯和Linux可以形成很好組合的原因?
黎怡蘭:對。
主持人:其實從低端到高端都是普遍適用的?
黎怡蘭:對,現在相對於龍芯硬件進程來講,我可以看到軟件這的發展應該是比較快的,在Linux方面的發展比較快,因為我從紅旗的桌面版1.0到目前的服務器的最新版本,我發現它的進展速度很快,重點是什麼?重點就是它是一個開放源代碼。大家都是在一種知識分享的理念上做這樣的創新,它的一個進展當然相對於我們龍芯,因為我們龍芯基本上還是在實驗室裡面,基本上是在封閉的系統下開發的,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事實上他們兩個可以做一個互補的結合,比如說龍芯走到了這個階段,那Linux就要找出一個共同的定位,結合這個軟件和硬件怎麼樣體現一個比較符合我們現況需求的,然後達到我們剛剛講的創新的目的的一些創新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更具體的。
主持人:龍芯現在被稱為窮人的CPU,是不是Linux更適合廉價的芯片,在廉價芯片的市場更能夠發揮呢?
黎怡蘭:我個人的觀點窮人CPU,我希望把它理解成一種平價的CPU,你剛剛Linux是不是更適合廉價的芯片,我倒不這麼認為,像《史瑞克》和《指環王》,實際上他們都是比較高端的,而且他的視覺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那我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像Sony的PS,它游戲所呈現的效果是全世界都是頂級的,它就是用Linux的,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說,我剛才講了Linux現在的發展是已經我們可以看得到,就是非常地好的。那龍芯現在大概是2002年開始的,到現在也就4年的時間,所以是可以期待的。但在這樣的情況下,Linux因為成本的優勢,還有開放源代碼很容易創新的優勢,所以軟件之所以給硬件是賦予它生命力,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Linux來當做CPU技術成長很好的基礎,還有整體體現很好地互補的作用,這是我個人的感覺,但是我並不會定位在高端或者是低端。也許我們龍芯到了一點的基點之後,我們累計出來只要是在連續創新的基礎上,也許2、3年或者是5年之後,我們的CPU有很大的進展,那個時候我們還可以說它是低端嗎?
主持人:對,那個時候的價格可能就上去了。
黎怡蘭:另外就是成本,事實上我們說龍芯低成本,我們更重視的應該是單位成本,但是到後面研發成本,那它整體的成本可不低,200億的投入,更重視的是它怎麼樣市場化和怎麼樣達到規模經濟,來分攤我們的研發成本,造成了低成本的體現。
主持人:其實對於龍芯和Linux都是處於一個起步期?
黎怡蘭:龍芯現在是一個導入期,但是對於Linux是一個成長期,所以它來帶領一個導入期的產品,那它的發揮是更大的。這就看我們怎麼樣整合。
主持人:剛才黎老師說了要用成長期的Linux支持導入期的龍芯,那麼這個Linux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們剛才談了這麼多,那麼關於Linux自主軟件的創新是不是各個核心,現在有很多的爭議,林院士認為發展Linux才能形成自主創新的體系。您怎麼看?
黎怡蘭:我非常同意,英特爾之所以可以形成一個價值網就是因為它有知識產權的保護,不管是什麼自主創新,必須要有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
主持人:甲骨文要收購Linux,這個跟中國企業做自主創新有什麼可以借鑒和啟示的地方?
黎怡蘭:Linux已經處在成長期,是所有的IT產業這些leader所不可忽視的,但是現在甲骨文現在並不具備一個完整的Linux研發的團隊,在我們研發策略裡面有兩個垢病,其中一個是企業本身所具備的產品研發的能力,如果到今天他研發產品的能力還不到位,並不是說不具備,但是市場需求非常強大的時候,他所選擇的就是並購。我們現在做的是突破式的創新,但是也不能忽略漸進式的創新,因為漸進式的創新是在產品上做進一步的優化,比如說Linux會經常出現一些補丁等等,這都屬於版本上面的創新。那麼他們今天做這個事情我們可不可以當做進一步的創新呢?可以,但是它選擇了並購,在並購的前提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今天並購了一個新的技術的知識,你企業本身必須要具備吸收這樣新技術知識的能力,否則你進來並沒有辦法體現它的綜效,你反而變成了浪費,所以我覺得他們公司是基於對未來市場發展所做的決定。
主持人:突破創新比漸進創新更難?
黎怡蘭:對,風險更大。
主持人:國家也說了,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對於很多的軟件自主創新的公司來說他們起步晚,對於他們來說可能突破式的自主創新是非常困難的,那麼他們怎麼幫助國家和自己推進自主創新的戰略呢?
黎怡蘭:因為困難,所以他還是要做,但是這個困難的部分,基本上是來自於國家政策的支持,比如說財力各方面基金的支持。但是企業在商場上,每天就是要算計,而且每天就是希望能有獲利,所以我覺得企業在這一塊可以彈性一點,比如說應用上的創新,比如說Skype就是自主創新,現在Skype已經發展到了可以賣周邊產品,這就是創新體現了市場的價值。所以我們通常講創新這個東西你必須要有價值,而這個價值是什麼呢?是必須來自於市場正面的回饋。所以我個人的看法就是說,在自主創新裡面我們只要知道這個框架,但是實際上怎麼去操作?也許在企業這一塊,他為了生存和比較,我們必須要有一種支持的態度,必須要給它一種更彈性和開放的創新空間。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了價值,那麼創新和價值,價值和市場需求相關,您怎麼看創新和市場需求的關系?
黎怡蘭:我們以迪士尼的例子來看,他們是很創新的公司,而且我們知道它很多是來自原創的創意,實際上在創新裡面有一個學者,他曾經講過,創新是需要什麼呢?需要模型的,那這個模型是什麼呢?就是必須要有很多很多的測試來證明它是市場需要的。所以這裡面我們反過來舉龍芯的例子,龍芯這個東西推出來的時候,不管是推出電腦或者是推出什麼,首先要進行調研,我剛剛講到的定位,定位事實上是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市場調研,然後對你的市場得到了細分,之後你找到了目標市場,你才能夠精確做一個定位,那麼在這種定位的條件下,事實上它已經基本上是取得了一個客戶的需求了,我們說的客戶導向。那麼一個經過客戶需求的驗證而開發的產品,而產生的產品,一定會得到市場的回饋,那麼這個市場的回饋是什麼?就是它的價值。所以如果回到迪士尼來講,他們在做任何的一個試驗的時候,我那時候曾經參與迪士尼《花木蘭》的電影,那時候我們是他們的代理商,我很榮幸成為他們測試的人員之一。他們在首映之前,會先給我們看毛片,毛片就是說他已經變成了基本的電影出來了,就是著色還沒有,它要得到你們這一些以後會付錢的用戶的回饋,那麼對於他來講這個所謂的毛片,就是這個原畫的動畫影片對於他來講就是一個模型,理解吧?那借由這個模型它變成了一個所謂的市場和創新之間的橋梁。所以我個人的看法就是說,你在一個創新到一個市場,最終可以實現價值,裡面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橋梁,那麼這個橋梁是基於什麼呢?是基於各種形式的調研,還有基於這些使用者的參與來體現的。因為使用者的參與會提供給你更多的創意,然後來完善你的成果。
主持人:其實自主創新不僅是戰略還需要大量的基本工作,那麼創新就是需要很多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需求。我們現在做一個有關調研的准備工作,因為我們說了創新和市場需求之間有很重要的聯系。現在有很多的企業,他基於市場的需求他做外包了,並且現在有一種疑問,我們現在中國大量的自己的軟件企業在做外包,那麼做外包了還怎麼做創新呢?當然這裡面有一種認識的問題,也許外包也是創新呢,所以我們問一下黎老師外包是不是創新。
黎怡蘭:像印度一開始就是外包的關系,他剛開始接外包的時候接的是什麼工作?基本是就是代碼的代工,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端的,但是現在人家已經做到了BPO了,所以像摩托羅拉一些大企業,都把它內部的一些業務,我們為什麼要外包?比如說我這個企業就是比較喜歡做創意的企業,我們回到迪士尼好了,他們把所謂的代理權和周邊商品的設計交給一些公司,他這也是外包,他從外包裡面取得一些利益,對於他也什麼不好?所以因為這樣的外包,事實上我們這些取得外包的廠商,說我們公司好了,事實上外包裡面有很重要的一點,大家都沒有關注到,就是所謂的知識的分享跟技術的轉變,如果你是很用心關注細節的人,如果你接受外包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接受了管理系統和技術知識的轉移,一種流程的轉移,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創新的基礎,因為事實上創新裡面包括的層面很多,有所謂的技術的創新,有流程的創新,有人才的創新,有服務體系的創新等等。所以像印度他們到了2020年,他可以占據全世界的外包市場已經達到了2/3了,已經達到了1730億的規模,我們目前的軟件外包的形式也非常好。我兩個星期前參加了中國軟件質量聯會,我在裡面發表了一篇論文,我提到了你怎麼樣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和核心能力,所以你今天創新主要是為了積累自己的競爭優勢和核心能力,你最重要要體現你的效益,一種是經濟效益一種是社會效益,印度已經體現了,他已經創新了,他創新在他服務的流程,創新在質量的提高。所以它有1730億的外包市場,但是我們現在空間非常大,我們怎麼樣掌握這些發展的潛力,我們首先要了解創新會帶給我們什麼價值,而怎麼樣實現創新的價值,就是innovalue,我覺得印度是很好的案例。
主持人:印度發展的進程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外包不僅僅是我們現在普遍認為或者是印象中的低端的事情,其實它也可以很高端,像印度一樣,從最開始做底層,到後來做BPO,所以外包不只是幫那些沒有什麼創新內涵的東西,其實也同樣可以做很核心的內容?
黎怡蘭:對,我們當初幫一些游戲公司做本土化的部分,我們做本土化部分他們不僅把他們的一些技術做轉移給我們了,另外我們也因為學習了這些本土化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一些技術的提升,我們把它創新了,創新之後我們反而可以接到什麼呢?可以接到本土的一些訂單,可以從事一些制作,所以外包本身就是對創新有很好的促進,從這裡可以體現出來。
主持人:剛剛提了外包的問題,這其實是為了我們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尋求一個切入口,因為畢竟現在我們本土的企業的自主創新從現在來說,基於一個比較低的起點,也基於這麼短的時間相對而言是比較困難的。那麼剛才說了企業,那從整個的產業軟件來說,要實現整個中國軟件產業的提審,那麼從軟件業的自主創新來說,我們應該實施怎樣的戰略?或者是我們剛才談了半天的戰略,具體一點整個軟件業的自主創新,整個軟件業水平的提升,我們能夠靠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可能有點大。
黎怡蘭:事實上我覺得還可以,還是來自於市場的自由競爭吧,我覺得來自於市場的自由競爭是最容易體現創新的提高,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走向了市場經濟,在這裡我們要好好利用市場經濟的一些優勢。比如說我們現在有財務軟件等等,你必須要以一種開放式的競爭狀態,因為開放式的競爭狀態前提下,在競爭裡面我們也有一些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說我自己做不到的,我可以對外取經,像外包也是對外取經的方式,從這裡面我們提煉人家的優勢,把自己的弱勢減化,所以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式。所以市場競爭對於國家的創新是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
主持人:剛才黎老師說戰略還是應該真刀真槍地來。剛才黎老師說到了企業層的高端軟件,但是總得來說自主軟件來做企業級層面的軟件,高端的軟件可能很多人包括用戶有一些疑問,甚至有一些質疑,中國的軟件業普遍來說還是大家認為水平不是特別高,那做高端的軟件,我們有沒有底氣?或者是我們怎麼能夠切入,在中國的軟件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黎怡蘭:所謂的高端你要高到什麼程度?事實上要看企業的規模和業務需要,比如說ERP,它的定義基本上是關注到所有公司的一些企業的活動,業務流程信息化叫做ERP。但是我們的企業如果只是基於信息化的必要,比如說能要上網,能把自己的產品透過你的企業的網站秀出去,或者是公司一些考勤的績效系統,或者是庫存,我們可以逐步地完善。因為公司也是逐步在成長中,所以我的感覺就是這也是一個生命周期,所以當我們今天的軟件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找我們合適的市場配合。然後不斷地跟這些市場的用戶進行一些互動的回饋,互相去促進,我覺得這個是我們現在比較好的做法。你說一定要走高端,但是大家要想清楚,你有這麼龐大IT的費用能支付得起的企業,現在中國又能有幾個呢?一般就是能源企業和金融企業甚至是外商,那麼我們何必一定要看那一塊呢?但是那一塊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也許在裡面有一部分的外包,我們可以學習去成長,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不看基數很大的那一塊呢?一堆的企業需要信息化,我們為什麼不能務實地提供給他們最優化的系統服務呢?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走的路,而且我剛剛也提到了,自主創新事實上我們第一個應該實現自己自主,之後再向上發展。這樣可能比較好一點。
主持人:也就是說我們先吃飽飯再想創新的問題,黎老師提醒我們想著自主創新的戰略,我們始終不要忘記創新和市場需求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要考慮現狀,先把自己發展好了,然後再考慮更高水平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思路,那麼其實剛才黎老師跟我們講了很多創新和市場需求之間的關聯,其實告訴我們,我們做自主創新不僅僅要腳踏實地,而且可能要先修改一下自己的思維,從思維方式上來理解如何處理好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問題。那我們現在請黎老師給我們在思維方式上給一些提醒。
黎怡蘭:我們有六大創新,第一個就是思維的創新,不管是企業還是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一個思維的創新,如果你的思維不夠務實,那麼這個創新可能跟我們真正想要得到的結果會背道而馳,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當然思維是一種態度的表現,所以我再具體講一下創新這個東西,我們現在從一開始的時候,看到一些想法,就是說我們為了提供給一些農村或者是比較低收入的人民,讓他們得到一個創新的實現,那所以我們經常會把創新跟低價結合在一起,那事實上創新跟低價,如果有一個基數來構建它的話,我們是絕對可以認同的。但是創新跟低價是不能劃上等號的,因為一個創新的東西我們必須要有創新的價值,如果實現價值必須具備四個方面,尤其是以科技產品來講的話。第一個必須有實用性,第二個是要有兼容性,第三個要有可靠性,第四個要有穩定性。最終還要有擴展性,要也一個延伸的未來的附加價值,或者是能承受一個新的技術研發的接口。我個人的感覺是你具備了這些思維嗎,你在做任何的前提下,調研是必須的,但是形成這個調研之後具體的思維你必須方方面面地去構建,那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做創新的話,這個創新會帶給我們更務實的感覺,而且它跟市場越接近。越接近我們越得到經濟效益跟社會效益就不是一個很難做的事情了。
主持人:這是很重要的點醒,我們改變了思維方式錢很快就來了。剛才我們請黎老師談得更多的是從戰略和執行上還有從策略的構建上,現在我們談一下兩個比較需要注意的具體問題,一個就是關於我們現在做自主創新裡面Linux在開源這一塊,這也是對於中國的軟件企業從現狀來說比較合適的切入點,那麼現在中國做開源軟件包括一系列標准的制訂,那麼在這方面您覺得目前有哪些問題?有哪些可以提高改進的地方?
黎怡蘭:這事實上一直都是很爭議的話題,因為標准這個東西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你說windows是不是已經成為標准了?當它造成了市場的影響力,它就是事實上的標准,另外一種就是科學上認證的標准,那這個就是基於什麼?就是知識產權的保護,所以我們看到開放原始碼,我覺得知識產權保護這條路是很漫長的,因為要經過很多的保護團體,他們覺得開放原始碼就是應該開放的。另外一個就是市場上的,我倒覺得Linux也可以走這條路,但是Linux是不是一定要走windows那條路呢?我覺得不一定,各有一片天,我們也許可以選另外的蛋糕做,也許已經有了,也許還沒有想到,這個留給大家探索。還有一種標准,就是Linux實現之後這個產品的標准,比如說它可以加入一些協議,或者是加入一些聯盟,比如說家電應用方面的和通訊方面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做。所以我覺得這個話題的確是很大的,但是我們是要不停地去關注它,我們總要找到一個合適地切入點,因為我們中國的基數大,沒有理由不可以建立一個標准,這個時候我們要邀請很多市場的專家、產業的專家、戰術的專家等等來討論,也就是說集思廣益。
主持人:剛才黎老師提到了一個專利的問題,在昨天有一個關於龍芯的消息,就是龍芯由其他代工的半導體,在歐洲賣芯片,就是這個銷量達到一定的量之後,會以每個芯片2美金的專利授權費,其實可能在半年前很多人還很難想象龍芯可以做到這一步,那其實中國的軟件這方面,在類似的專利授權方面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前景?
黎怡蘭:我覺得肯定有,比如說CDR這個東西,比如說飛利浦擁有CDR這個專利,所以全世界再生產CDR的,都要基於他的生產量還付給飛利浦版權費,所以他的收入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買斷他的權利,產、銷權,3000萬,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很好的嘗試,而且走出國外了,最起碼得到了國外知名廠商的認同,就是說我們龍芯已經有一個起步了,這個起步還挺好的。第二筆收入就是這個版權費2塊錢,根據我的經驗版權費這個東西事實上是基於他的量,他是以量制價,你的量越低的時候我的版權費是很高的,因為我有研發成本,我要回收。所以你最起碼要給我一筆費用,來買斷我所謂的經銷權或者是銷售權,還有一筆費用是要源源不斷給我的,這就是我後面你所要給我的版權費。但是這個基本上跟量成一個反比關系,就是量越大的時候,他的回收就越低了,所以最終我覺得這個能夠實現這個規模經濟,我覺得這個對於我們來講,對於龍芯的發展來講是很大的助力。更是促進了我們產業自主創新的信心,這才是無形的價值。
主持人:我從一個記者觀察,我覺得中國的軟件企業在專利權方面的准備,可能這方面的意識不是很強,但是從現在來說,國外的企業從硬件這一塊,關於專利的授權問題可能有一系列的爭議,但是相對來講爭議雖然比較多,但是乖乖交錢的比例比較多,但是在軟件裡面願意乖乖交錢的不是很多,其實我們注意到國外的大廠商,他們處於我們中國軟件業的起步水平的時候,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很多的工作,包括現在很多人質疑國外某些著名的廠商在早期就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現在可以大把大把低收錢,但是我覺得中國的軟件企業覺得自己的水平太低了,沒有太多的意識做這方面的工作,您怎麼看?
黎怡蘭:這個工作是一定要做的,我剛剛說了,創新的基礎就是來自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所以你今天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明,首先你為什麼要創新?你創新的前提人家創新了沒有?我在課堂上經常講,我說你想到一個idea的時候,全世界至少已經跟你有100個一樣的idea,如果人家先登記了、注冊了人家就形成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沒有這麼敏感,首先就是我們知識跟信息管理的思維還沒有建構起來。像之前我們在台灣,因為我是台灣過來的,在台灣的時候我們在上《知識產權》這一門課的時候,老師經常跟我們講一句話“知識產權先期的調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通過很多的知識庫,法律的途徑或者是專業的律師,我們不管是登記一個LOGO還是注冊一個版權之前,我們會通過這樣的途徑對事件進行一個攝取,有沒有人跟我做同樣的事情,或者說已經被人家注冊了。而且裡面還有一個比較難掌控的地方。因為你注冊一個版權通常要經過3個月到半年,經過了評定許可之後,有沒有人抗辯,如果有抗辯你這個版權有爭議,如果沒有就從你申請這個版權開始,到你真正拿到這個專利可能要一年到一年半的過程,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創新的時候就得到了保護。第二個當你做了之後,你也得到了保護了,你怎麼樣去做技術的產業化?首先你是不是要做技術的轉移,或者是你要不要做技術的交易,這都是後面進行產業化的部分。事實上這一塊我們現在企業也相對是比較wake的,因為整條的知識產權鏈我們沒有准備好的時候,我們做知識產權創新是風險很大的。
主持人:黎老師提醒我了,你不做知識產權的保護你這個創新可能就成了無源之水了。
網友:Linux是開源的,怎麼和知識產權的保護結合?
黎怡蘭:我關注Linux4、5年了,根據我的理解是這樣子的,在原始碼那一塊是必須要開放的,但是你在原始碼上面做的創新,比如說應用的部分,你可以配合起來,然後去注冊。因為事實上現在知識產權保護裡面,都可以申請保護了。
主持人:剛才我們提到龍芯開始走海外路線了,中國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怎麼走海外路線?
黎怡蘭:先進國家一些技術或者說一些產品、服務,在這個國家導入變成了一個所謂的成熟,而且即將衰退的時候,在第三世界國家可能剛開始起步,所以我們可以從這裡面獲取利益,這是國際貿易理論裡面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我們當初提過一個想法,比如說我們這個Linux軟件,比如說在一些不是很發達國家,我們可以讓龍芯和Linux結合起來,因為它的成本比較低,他們那邊會有一定的規模,所以市場的需求,然後我們就把我們這個東西提供到比較落後的國家,或者說比較不發達的國家,對於他們來講他們也可以買得起,而我們也進入國際市場了。所以這裡可以做的空間是很大的,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往發達國家去進行,那在這種情況下,你知道嗎?我們不單單可以把我們的硬件和軟件整合起來的產品可以行銷海外,更重要的是以後還有很多的培訓等等延伸的生意可以做,所以這可以做一些海外策略,我們應該是多方去思考的,而且應該是多方去前進的,不一定只是在一個點上去行使一個合作,我覺得更多地應該給自己,因為開放嘛,你有一個很好的思維和行銷調研,那我們透過這樣可以把創新到產業化和商品化,到價值的實現,整個就可以串起來了。
主持人: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只要始終想著創新和市場需求相結合,我們還是有廣闊的天地的,我們不僅可以到歐美還可以到亞非拉去。最後我們請黎老師總結一下今天的交流,請黎老師總結一下對於中國的軟件怎麼做到自主創新?
黎怡蘭:我覺得創新是無所不在的,而且創新是要容許錯誤的,創新是必須要有價值的,創新更需要知識產權的保護。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話“It is never too late to inno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