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日前,第四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啤酒節在哈爾濱市中心休閒廣場開幕,開幕式取消了被眾多媒體報道的“啤酒噴泉”計劃,噴泉噴出了陣陣水柱。(8月7日《新京報》)
這是一則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消息。欣慰的理由,不僅僅是因為“啤酒噴泉”計劃的被取消,大量啤酒得以節約。作為評論人,我們更為這一事件中,新聞媒體和公眾輿論取得了一個小小的勝利而高興。顯然,正是由於此前市民和媒體對所謂“啤酒噴泉”計劃的強烈質疑和批評,才迫使有關方面決定取消了開幕式上的“啤酒噴泉”。這是一個媒體和公共輿論監督發揮積極作用的典型范例。
這使筆者想起了以Linux創始人林納斯·托瓦茲的名字來命名的林納斯定律,即“足夠多的眼睛,就可讓所有問題浮現”。這句話本來是相對於計算機技術而言,意思是“只要有足夠的測試員及共同開發者,所有問題都會在很短時間內被發現,而且能夠很容易被解決”。但實際上,在社會公共事務領域,同樣可以適用這一定律。有時候,媒體和公共輿論就是正義和良知的眼睛,只要我們善於、敢於讓媒體和公共輿論發揮監督的作用,那麼,往往也可以做到“讓所有問題浮現”,並更快更好地得到解決。顯然,“啤酒噴泉”計劃,正是由於媒體和公共輿論的積極及時介入,才使得其浪費奢侈等種種問題得以暴露。有關方面決定取消這一計劃,不僅節約了大量啤酒,更使社會各界都能夠從這一事件中獲得關於節約的教益,而後者更是意義深遠,對於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媒體和公共輿論監督作用的發揮,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其責任,不在於媒體和公共輿論的失聲,而是由於某些部門和利益團體,總是試圖左右乃至堵塞媒體和公共輿論的聲音。譬如,恰恰就在此前不久,南京市有關部門就出台一項政策,要求媒體的監督性稿件必須與被監督者見面,並獲得被監督者簽字才能夠發稿。這一在“保證被監督者也有發言權,防止媒體偏聽一面之詞”幌子下的舉措,客觀上顯然只會導致許多批評性稿件更難發表,媒體和公共輿論的聲音將泯滅於“深喉”中。盡管也有媒體評論對南京市的這一舉措表示了質疑,但有關部門至今無動於衷。這一次,媒體和公共輿論並沒有像在“啤酒噴泉”計劃問題上一樣很快取得成功,也許就是因為這一次,我們觸及的是權力的硬骨頭,並且恰恰是管媒體和輿論的那塊權力的硬骨頭。
其實,要保證被監督者的發言權並沒錯,稿件要實事求是也非常正確,但這完全可以在監督性稿件發出之後,再給被監督者申辯的機會,媒體只要不刻意壓制被監督者、提供一個公正公平的發言平台即可。在一個民主和法治的社會裡,我們應該而且必須讓媒體和公共輿論充分地發揮積極監督的作用,讓更多的“眼睛”明亮起來,而不應該總是想方設法去給原本健康的“眼睛”戴上各種有色眼鏡甚至是眼罩。因為,“足夠多的眼睛,就可以讓所有問題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