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像一把雙刃劍,人們希望得到它,卻又擔心失了自己的風骨……
“錢能通天”?
在開源的世界也是如此。簡言之,開源,也稱作開放源代碼(Open Sourse),意思是將自己的源代碼公布在網絡上,可以免費供其他人使用;
而在開源社區中,開源軟件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同時,如果自己對軟件進行了完善,也要更新到網絡上,形成一個反饋。這其中的所有行為都是自願、志願的行為。
可以說,在開源的世界中,索取與貢獻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開源
如果追根溯源,開源運動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源,最初被稱為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由傳奇黑客,自由軟件斗士、理想主義者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發揚光大,並於1983年9月27日創立了影響至今的GNU計劃。
▲理查德·斯托曼
開源在一個專利制度盛行的美國社會生根,抵擋著微軟等軟件巨頭的壓力,一步步艱難前行。與現在不同的是,在專有軟件盛行的年代,開源軟件被形容成“毒瘤”,並不受歡迎。對於微軟等公司來說,Free Software更像是天方夜譚,Free Software的支持者也只能懷著一腔熱血,逆流而行。
開源軟件的成長之路上也曾變更過姓名,因為最初的Free Software不僅是自由的的含義,同時也是免費的;為了避免人們將Free Software誤以為是免費、廉價、低級的軟件,Free Software在1998年正式更名為Open Source,並沿用至今。
毋庸置疑,開源已經成為當今的主流技術。開源軟件(Open Source Software)成為一種能夠極大提升用戶采用率模型,但類似於Linux等諸多開源產品,其研發和開源的初心,僅僅是一種程序員特有的熱忱,是一種程序員獲得成就感的手段,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正如Linus被問及他自己的Linux已經形成潛在的數十億美元的財富,但卻不能直接獲利的看法時;Linus表示:"如果我沒有把Linux共享出來,我想我也不會因此得到任何錢,所以我的意思是,這(公開源代碼)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開放源代碼
請問:開源軟件就只有道義可言嗎?
道義是一個概念寬泛的詞語,可以簡單理解為道德和正義,是我們社會所稱贊的一種價值觀。但是開源軟件如果只有道義,恐怕軟件的世界將會少了幾抹明亮的色彩。
▲紅帽(Red Hat)
以紅帽(Red Hat)為例,紅帽在開源領域的聲譽一直很高。它成立於1993年,彼時的中國的技術還停留在DOS變成階段,作為一家開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紅帽目前估值已達到140億美元。當然,這個數字比微軟千億美元的估值還相差甚遠,但是,紅帽走出了一條時刻開源軟件的企業發展之路。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開源企業家,那麼,你要從企業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一個明確的商業模式,要讓成千上萬的免費軟件下載,帶來一種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可能有人對筆者提出質疑:開源軟件是免費下載使用,所有更新換代也完全有社區程序員志願完成,那企業該從何獲利呢?
首先我們要認清一個誤區:開源不等於免費。
其次,我們可以考慮多種方式來通過開源獲利。筆者在這裡只談如何通過開源企業盈利(個人如何通過開源軟件獲利暫且不談),第一種是簡單粗暴型,第二種是傳統保底型。
▲區分普通用戶與企業用戶
簡單粗暴型:打造一款滿足企業級性能、安全、穩定、易管理的開源軟件產品賣給企業級客戶。紅帽集團就在企業建立之初,就為自己的商業模式做足了打算。將Linux產品分為自由Fedora用戶社區和更加復雜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產品。畢竟,企業更注重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他們樂於花錢來購買一個能夠支撐Linux應用的企業級產品。
傳統保底型:在傳統的軟件銷售中,最重要的是讓用戶買自己的產品,但對於開源軟件,通常在使用之初是免費的,所以很多開源軟件企業將目光焦灼在提供付費服務上面。但用戶習慣了產品特性時,用戶就對這種服務就失去了購買的必要。還是2008年被Sun以10億美元收購的MySQL,都是開源軟件商業獲利的成功案例。
▲要建立一個活躍良性循環的社區
開源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但是很多開源軟件因其最初是免費的,所以總被當作一種完全出於道義的行為,這種行為似乎不能帶來經濟利益,只能帶來成就感,而現實並非如此;當然,如果你也想通過開源軟件來獲利,那麼你首先要花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在一開始建立一個活躍良性循環的社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開源不僅是一種良性的社區互動,也可以建立一個符合普世道義標准的營利性企業。
原文地址:http://server.zol.com.cn/576/5768589.html作者:魯暢
本文轉載地址:http://www.linuxprobe.com/
http://xxxxxx/Linuxjc/1133954.html Tech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