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當只管該管的事,並且把該管的事徹底做好。插手不該管的事,一方面是可能會把事情弄糟,另一方面是產生權力的不合理使用。
從總的來說,政府的首要責任就是提供一個適合於各行各業健康發展的環境,推進體制改革、建立和維護法制、保證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保障國家利益和消費者權益。
可以說,中國在經濟上所取得的進展,主要是得益於體制改革。推進徹底的體制改革仍然是主要的任務。目前,許多我們希望能夠發生的事情之所以不能發生,是由於體制上的問題,舊的體制束縛了人的和其他資源的發揮其潛能、並且保護著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
在許多方面,改革是開始了,但進行得不徹底,在經濟活動發展到更深入、更高層次的時候,殘留的舊體制就成為主要的阻力。
《中關村企業為何難長大?》(新華社記者王威、張學全、葉國標)一文指出:“產權不清是阻礙中關村老企業向產業化、國際化邁進的核心問題。”文中列舉了四通集團、聯想、方正、希望、大恆仍契約的產權改制所遇到的問題,指出目前中關村仍有二千多家科技企業被不清的產權所糾纏。
中關村只是一個縮影,它反映了全國的普遍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企業很難作出什麼有重大意義的決定與行動,包括:結構與管理上的改變、新產品新技術的投入、與其他企業的合作與並購、人員的使用提升和激勵政策、......。
競爭
龍永圖昨天在中國加入WTO的時候說:“中國要處在一個平等的競爭地位。”
但這只是一個“地位”,這並不等於說我們獲得了同樣水平的競爭“能力”。有了地位而沒有能力,照樣挨打。
有“核心競爭力”這樣的提法,那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分析、決策、執行(包括策略的調整)”的能力,是最高層次的素質。對於政府、行業、企業、團隊、和個人這些不同的主體來說,這種“分析、決策、執行”的能力會被應用到不同的內容上面。
舉個例子來說,在《吳士宏、企業信息戰略、媒體》一文中,我把焦點放在:“互聯網的泡沫破裂了,企業需要拋棄他們的信息戰略嗎?”的討論上面。認為從長遠的市場競爭力考慮,今天,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建立起目光長遠的、生死攸關的信息戰略。
聯想最近宣布“加大人員優化”(“裁員”的同義詞)。在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不斷擴大的時候,為什麼號稱“亞太PC老大”的聯想需要走出這一步呢?直接的解釋是,許多家電企業進入了個人電腦市場,競爭加劇,聯想無法達到原定的市場占有率的目標(30% - 50%)。但是,追根尋源,如果回溯歷史,我們就可以明白,這與聯想把“技工貿”戰略在1995年改為“貿工技”戰略有直接的關系。確實,市場需求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內競爭對手還沒成長起來,給了聯想幾年的好日子。
在《聯想成為被攻破的最後堡壘 透視中關村裁員現象》(劉書,《北京晨報》)一文有這樣的論述:“在並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中關村企業與全球其他產業巨頭的依存關系越來越密切。上游企業英特爾的每一次裁員,都會直接影響到中關村下游企業。...‘聯想神話,能順利演下去嗎?’”也就是說,聯想本身是否會被“優化”掉,已經成為一個問題被提了出來。
因此,一個非常大膽新穎的建議被提了出來:《到了倪光南回聯想的時候》(肖春江)文章提出:“在人品可以信賴的基礎上,應該說到了倪光南回聯想的時候。因為兩個必要條件已具備:一、聯想急需可以立足長遠的企業核心技術,到了必須引進技術權威的時候。二、揚元慶腳跟已穩,柳傳志對聯想的影響向小運動......”。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企業制訂長遠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能力、以及在這種戰略下取得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在回答:“國外企業的優勢體現在什麼方面?中國企業最需要學的是什麼?”的問題時,有這樣的一個答案:“資金、技術、管理、人才”。這種認識反映出中國的很多企業停留在較低層次的一個原因,我們所缺的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東西。正如柳傳志先生所說的:“拿本土的企業家與蓋茨相比,中國缺少戰略家。”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只顧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在談論競爭這時候,我們要強調一種“理性的競爭”。在競爭優勢當中,人們往往提到“質量優勢”和“價格優勢”。如果“價格優勢”被錯誤地發展為“惡性銷價競爭”,那就成了產業健康發展的惡夢。據報導,海爾公司在“質量優勢”的競爭力發展上給予充分的重視,因此能夠處於一個主動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質量優勢”比“價格優勢”更難被打破。同時,“質量優勢”上的競爭,更加能夠促進一個產業水平的提高。
合作
《中關村企業為何難長大?》一文有這樣一段非常尖銳的話:
“科技部政策規劃司司長張景安還提出,中關村未形成開放團結的協作風氣和面向國際的企業運作制度,也影響了企業成長的速度。他說,中關村的企業家中不少人存在著‘小富即安’、‘占地為王’、‘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等封建殘余思想,他們更關心的是怎樣使企業離不開自己,生怕企業搞大了無法控制。一些企業只是埋頭經營自家的‘兩畝三分地’,既不考慮地區的整體發展,也不願與其他企業聯手發展,所以園區大中小型企業之間很少有合作,也沒有建立起分工與協作的關系,更沒有企業走重組合並迅速壯大道路的范例。”
也是在美國的《僑報》上,有這樣的一篇報道:《中科院軟件所 三架馬車通吃中國軟件業》(記者,范鋒),孫玉方先生預期“軟件所不嗚則巳,一鳴驚人”,“正是擁有在研究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使得軟件所一旦走向產業化的道路,就將有著於不凡的實力”,要在系統軟件、中間件、和應用軟件所有的這些領域掀起波瀾。
我不知道“通吃”是不是孫玉方先生的想法,但我們從“中科紅旗”在 Linux 方面的行動來看,合作與協作確實做得很不夠。應當肯定,“中科紅旗”已經在許多方面進行了努力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對地占有了中國 Linux 市場的最大份額。然而,從絕對的數字來看,Linux 在桌面系統的份額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因此,為了一個共同的大目標,“中科紅旗”(據報導,人員不足一百人)看來應當避免自己單打獨斗,應當努力聯合沖浪平台 Xteam Linux、中軟 Linux、藍點 BluePoint Linux、聯想幸福 Linux、和金山以及其他應用軟件開發商,進行合作與協作,向世界展示中國首先取得的 Linux 桌面系統的技術與市場成功。
除了軟件的 Linux 之外,IT 產業的許多企業實際上都有很好的合作與協作的機會,可以形成更好的競爭優勢面對 WTO 挑戰。比如說,“巨大中華”是否可以變成是一間新的組合公司的名字呢?當然這是一個過於大膽的設想。
市場/產品/服務
我們經常說,“市場在那裡,增長點在那裡,可以培育開發出什麼市場”。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商品和服務是由市場導向的。而“市場”則是由“需求”形成。
因此,要把握市場的動向,也就是要把握需求的動向。有“質量優勢”的產品或服務,就是那些更能滿足需求的產品。
據報導,國家已經制定了軟件產業發展的“十五”規劃。今後,軟件產業的發展將以軟件產品開發、系統集成、傳統產業產品改造、網上信息服務和軟件出口為重點,具體包括計算機安全軟件、基於Linux的自主系統軟件平台及其應用、家電嵌入式軟件、企業管理信息化軟件、電子商務軟件等十五個方面。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中國從來都沒有少作“規劃”。
目前,中國產業的市場與產品,許多都是跟隨發達國家。但由於中國的文化和經濟狀態的特殊性,因此就有了自己獨特的需求和市場。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能夠把握市場需求的脈博,作出長期和短期的產品和發展策略。
過去,中國的許多企業,沒有把對市場的研究放在足夠重視的地位,因此嚴重的影響而自己的競爭力,影響對核心技術的追求和掌握,影響了企業的長遠持續發展策略。有的企業誤認為市場就是產品推廣。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企業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層次,今後,企業的興旺發展會更多地依賴於對市場需求的掌握以及由此而制定的產品和服務策略。
掌握市場需求,並不單是一件被動的市場調查,還必須加上分析與前瞻性的預測。有的時候,市場調查並不能發現某種“潛在的市場需求”,一個原因是,所做的市場調查設計得不好,不能發現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另一個原因是,被調查的對象還沒有認識到他們“可以”有這種需求。比如說,對“電子郵件”的需求,恐怕並非出於市場調查。
網絡教育與遠程教育,對中國來說就是一個與世界有所不同的領域。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的經濟技術條件不同,再就是中國的教育的授體與受體的不同,還有就是目標的不同。因此,網絡教育的成功,在中國要有自己的獨創。
又比如 Linux 操作系統的桌面應用,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並沒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但如果我們看到中國計算機普及率低,購買力不高,信息化的願望高等條件,就可以判斷:如果能夠消除政府與企業生產性使用的盜版、如果我們能夠提供足夠好的產品,Linux 操作系統的桌面應用在商業上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基於這樣的判斷,許多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開發商就可以制定出他們的發展策略。
最近,“整治侵權預裝使用計算機軟件的專項行動”使得在銷售利潤壓力之下無法預裝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的品牌機不約而同一律都裝上了 Linux 操作系統。然而,金山公司卻錯過了這個機會,我們剛剛讀到的消息是:“金山公司的 WPSOffice 研發部門正在加緊開發 WPSOffice 的 Linux 版本。”雖然說盜版大大地影響了金山公司的收入,但是,對 Linux 市場遠景機會的忽略,是一個重大的過失。業界及媒體並不是沒有向金山提出過建議,但顯然沒有被接受。
在《中國 IT:能否走出 WINTEL 》(高飛,《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20日)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中國應用軟件廠商可以瞧不起目前基於 Linux 的這點需求,但是卻不能忽視未來的市場。如果 Linux 在應用領域紅火起來,吃香的會是金山等中國軟件商麼,顯然不會,而是韓國的 HancomLinux 等一些較早進入這個領域的公司。當年金山等公司沒有看到 Windows 的機會,然後丟掉了市場。從本質上來說,從這件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並不是以後應該跟從 Windows,而是有遠見和魄力發現未來的市場。沒有這種眼光,就算你曾經押寶押對了,也會在以後無數的機會面前錯失良機,目前的 Linux 就是一個。”
總的來說,成功的、或者未來將要成功的市場、產品與服務,總是為社會帶來實際的價值,只有這樣,才會不斷有客戶願意購買這種產品(價值)。消費者持續接受一種產品,並不是由於廠商的廣告做得好(不幸的是,有時候卻是這樣),而是因為這種產品為他帶來的價值。
下面的消息,是企業開發市場的一個好榜樣:
《聯想首批信息化校園共建校落戶新疆》(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訊)
“近日,新疆烏魯木齊八中、克拉瑪依六中與聯想 IT 1for1 事業部正式簽署協議:與聯想集團共同進行校園信息化建設。這也意味著這兩所學校有關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應用需求將由聯想全部承擔。聯想為此需要實施的內容包括:校園網應用方案設計、方案實施、培訓和應用產品提供等一攬子服務。這也證明,聯想在面對教育市場由單純提供產品向"整體方案服務商"的轉型過程中的表現,已經開始得到用戶的認可。
“......聯想在與學校深入溝通後,為該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應用和培訓方案,獲得了學校的認可。王校長談到選擇聯想合作的理由有兩點,一是聯想能夠了解我們學校的核心需求,同時,聯想新的服務方式贏得了我們的信任!
“據悉,聯想將在一期選擇全國范圍的20家學校開展信息化校園共建工程,並希望未來這些共建校能夠為其它學校進行校園網建設時提供近距離參照。”
但也就是同一個聯想,在市場開發上也走過彎路。大家記憶猶新的就是:
《液晶神話是怎樣破滅的》(吳凌)
“液晶顯示器今年被炒得沸沸揚揚。......6月份,聯想強力掀起了一場"液晶風暴";......於是,有關液晶的三個神話產生了:
1.液晶電腦將在短期內全面取代采用純平顯示器的電腦;
2.液晶電腦將完全平民化;
3.液晶電腦將形成一個由個別廠家壟斷的市場。
“液晶斗不過純平顯示器......今年上半年,液晶產品在整體顯示器市場的份額由去年2%左右增長到10%左右。但相比純平顯示器目前60%以上的市場份額,還是小巫見大巫。......液晶與純平顯示器相比之下的不足之處,使其無法占據顯示器銷售龍頭位置。它存在亮點和亮度問題,其分辨率低、偏光度高(以一定的角度側看屏幕時,無法看清顯示內容)、反應速度相對較慢、大尺寸屏幕設計成本極高,......行家估計,未來兩年內,液晶顯示器將無法取代純平顯示器。”
這顯然是一次不顧消費者利益,違背產品技術性能分析,企圖通過炒作來制造市場需求的一次失敗的嘗試。(中國IT產業向何處去?第一篇結束)
(版權為作者雁鳴所有,鏈接、轉載或復制請與作者聯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原文參見:Chinabyte-硅谷寄語